陳平原:讀書的姿態、樂趣和策略

讀書,讀什麼書?讀經典還是讀時尚,讀硬的還是讀軟的,讀雅的還是讀俗的,專家各有說法。除此之外,還牽涉到不同的學科。我的建議是,讀文學書。為什麼?因為沒用。

編按: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閱讀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消遣。但當我們深入探討閱讀的本質時,會發現它遠遠超出了對知識的渴望和獲取。今天與大家分享著名文學研究家陳平原先生的一篇文章,帶您一同探索閱讀的藝術,從魯迅的「隨便翻翻」到對學術的深刻追求,從閱讀的樂趣到學術的自我消解,每一段旅程都映照着閱讀的不同面貌,引領我們走向更豐富、更深層的精神世界。

比起同時代諸多下筆千言、離題萬裏的才子來,魯迅的學術著述實在太少。(Wikimedia Commons)
比起同時代諸多下筆千言、離題萬裏的才子來,魯迅的學術著述實在太少。(Wikimedia Commons)

讀書的姿態

談到讀書,不能不提及閱讀時的姿態。你的書,是擱在廁所裏,還是堆在書桌上,是放在膝蓋還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還是隨便翻翻,閱讀的姿態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為什麼?這涉及閱讀時的心態,再往深裏說,還關涉閱讀的志趣與方法等。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魯迅是怎樣讀書的。

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中說,自己有個「隨便翻翻」的閱讀習慣:「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不用心,不費力,拿這玩意來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要翻,已經過時的書也要翻,翻來翻去,眼界自然開闊,不太容易受騙。

這「隨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必須記得,魯迅說了,這不是讀書的全部,是「當作消閒的讀書」,「如果弄得不好,會受害也說不定的」。這就是魯迅雜文的特點,怕你膠柱鼓瑟,說完了,自我調侃,甚至自我消解,讓你培養獨立意志與懷疑精神。確實如此,魯迅還有另一種讀書姿態。

就拿治小說史來說,魯迅稱:「我都有我獨立的準備」(《不是信》)。將《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三書,與《中國小說史略》相對照,不難發現魯迅著述態度的嚴謹。比起同時代諸多下筆千言、離題萬裏的才子來,魯迅的學術著述實在太少;許多研究計畫之所以沒能完成,與其認真得有點拘謹的治學態度有關。可幾十年過去了,塵埃落定,不少當初轟動一時的「名著」煙消雲散,而《中國小說史略》卻依然屹立,可見認真也有認真的好處。

回到讀書,該「隨便翻翻」時,你盡可灑脫;可到了需要「紮死寨,打硬仗」的時候,你可千萬馬虎不得。所有談論大學校園或讀書生活的,都揀好玩的說,弄得不知底細的以為讀書很輕鬆,一點都不費力氣。你要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掛在口頭的輕鬆與壓在紙背的沈重,二者合而觀之,才是真正的讀書生活。

讀書的樂趣

在重視學歷的現代社會,讀書與職業之間,存在着某種聯繫。大學裏,只講修心養性固然不行,可都變成純粹的職業訓練,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狀態是,不只習得精湛的專業技能,更養成高遠的學術志向與醇厚的讀書趣味。

讀書必須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種可能性:好讀書,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讀書;好讀書且求甚解—那是學者讀書;不讀書,好求甚解—這叫豪傑讀書。後面這句,是對於晚清「豪傑譯作」的戲擬。自由發揮,隨意曲解,雖說別具一格,卻不是「讀書」的正路。

坍塌的圖書館,靠牆的書架並沒倒下,瓦礫堆中,三個男子還在怡然自得地閱讀。(Wikimedia Commons)
坍塌的圖書館,靠牆的書架並沒倒下,瓦礫堆中,三個男子還在怡然自得地閱讀。(Wikimedia Commons)

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必須跟下面一句連起來,才有意義:「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裏關注的是心境。所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如何解說?為自家功名讀書,為父母期待讀書,或者為祖國富強而讀書,都有點令人擔憂。為讀書而讀書——據葉聖陶稱,鄭振鐸談及書籍,有句口頭禪「喜歡得弗得了」——那才叫真愛書,真愛讀書。讀書這一行為自身,也就有了意義,不必「黃金屋」或「顏如玉」來當藥引。將讀書作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手段,或者像龔自珍自嘲的那樣「著書都為稻粱謀」,那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古之學者,讀書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學者,則是為著述而讀書。今日中國,學術評價制度日漸刻板,學美國,「不出版,就死亡」。於是,大家見面,不問讀了什麼好書,只問出了什麼新書,還有申請到什麼課題。真不知道如果不報課題,還讀不讀書。我的感覺是,這種為著述而讀書的習慣,很容易使閱讀失去樂趣。

作為學者,你整天手不釋卷,如果只是為了找資料寫論文,也會走向另一極端,忘記了讀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教訓。十幾年前,為了撰寫《千古文人俠客夢》,我猛讀了很多好的、壞的武俠小說。讀傷了,以致很長時間裏,一見到武俠小說就頭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學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讀書。我寫過兩本閒書《閱讀日本》和《大英博物館日記》,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復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閱讀樂趣。

閱讀這一行為,在我看來,本身就具備某種特殊的韻味,值得再三玩賞。在這個意義上,閱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這種兼具手段與目的的閱讀,並非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在《大英博物館日記》的後記中,我引了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篇」裏的王子猷夜訪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讀書」也能到達這個境界:「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考試?何必拿學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當然,如此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讀書」,是一種理想境界,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陶淵明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讀書人的共同體會;不僅「忘食」,還可能忘了生死。剛才提到的《閱讀史》中,有一幅攝於1940年倫敦大轟炸期間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圖書館,靠牆的書架並沒倒下,瓦礫堆中,三個男子還在怡然自得地閱讀。這固然是對抗厄運,堅信未來,但也不妨解讀為:「閱讀」已經成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為生命存在的標誌。這本書,穿插了大量關於書籍以及閱讀的歷史圖像,很好看;遺憾的是,關於中國的,只有一幅16世紀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書情景。

讀書的策略

讀書,讀什麼書?讀經典還是讀時尚,讀硬的還是讀軟的,讀雅的還是讀俗的,專家各有說法。除此之外,還牽涉到不同的學科。我的建議是,讀文學書。為什麼?因為沒用。沒聽說誰靠讀詩發了大財,或者因為讀小說當了大官。今人讀書過於勢利,事事講求實用,這不好。經濟、法律等專業書籍很重要,這不用說,世人都曉得。我想說的是,審美趣味的培養以及精神探索的意義,同樣不能忽略。當然,對於志向遠大者來說,文學太軟弱了,無法拯世濟民;可那也不對,你想想魯迅存在的意義。

很多人開始頭腦發熱,聽不得任何批評的聲音,回過頭來,指責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與抗爭。(Wikimedia Commons)
很多人開始頭腦發熱,聽不得任何批評的聲音,回過頭來,指責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與抗爭。(Wikimedia Commons)

兩年前,香港學者饒宗頤先生在北大演講,提到法國漢學家戴密微跟他說的兩句話:中國文學世界第一;研究中國,從文學人手是最佳途徑。公開發表時,這兩句話都被刪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誤解,以為是挾洋人以自重。可後面這句,其實很在理。從文學人手研究中國,照樣可以擴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別看重一點:從文學研究人手,容易做到體貼人微,有較好的想像力與表達能力。所有這些,都並非可有可無,不是裝飾品,而是直接影響你的學問境界與生活趣味。你看外國著名的哲李家、思想家,他們的著作中對於文學經典的引述與發揮,你就明白,中國學者對於文學的閱讀,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淺。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確實應該發揚光大,因此,建國學院,修清史,編《儒藏》,我都沒意見。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談「傳統」,有兩個不同的含義。晚清以降,中國人與西學對話、抗爭、融合,並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新的傳統。比如,談文學,你只講屈原、李白、杜甫、關漢卿、曹雪芹,不講魯迅,行嗎?說到現代文學,因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說兩句。儘管我也批評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舉措,但反對將文化大革命的瘋狂歸咎於五四的反傳統。隨着中國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開始頭腦發熱,大談「民族自信心」,聽不得任何批評的聲音。回過頭來,指責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與抗爭,嘲笑魯迅的偏激與孤獨。我理解這一思潮的變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沈渣泛起」。

說到讀書的策略,我的意見很簡單:第一,讀讀沒有實際功用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第二,關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連的現當代文學;第三,所有的閱讀,都必須有自家的生活體驗做底色。這樣,才不至於讀死書,讀書死。

古今中外,「勸學文」汗牛充棟,你我都聽了,效果如何?那麼多人真心誠意地「取經」,但真管用的很少。這裏推薦章太炎的思路,作為演講的結語。章先生再三強調,平生學問,得之於師長的,遠不及得之於社會閱歷以及人生憂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譜》「1910年」條有言:「餘學雖有師友講習,然得於憂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問》中,又有這麼兩段:「學問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講,講不了許多。」「曲園先生,吾師也,然非作八股,讀書有不明白處,則問之。」合起來,就三句話:學問以自修為主;不明白處則問之;將人生憂患與書本知識相勾連。借花獻佛,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讀書的訣竅。」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公眾號,本社獲授權轉載。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