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學習書法的多以二王為主流,右軍的書牘,東晉時已甚為識者好。
右軍書牘遭劫
東晉末年,大司馬桓溫之子桓玄不擇手段地收藏了大量王羲之的真跡,桓玄後因逼晉安帝讓位不果,被劉裕起兵討伐, 兵敗被追殺時,桓玄把所藏王羲之的真跡都一併丟到長江裏去,據說約有15000多件。
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博學多才,能書。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帝好草書,狀貌亦古,乏於筋力,既無奇姿異態,有減于齊高矣。」蕭衍推重鍾繇、王羲之、獻之,開重視以神韻為評論書學審美的標準,他大量的收藏鍾、二王的真跡。到他兒子梁元帝蕭繹被困江陵,投降前,強把梁武帝的14萬卷圖書燒毀,其中便包括王羲之真跡760多卷。
唐太宗愛變害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他在位時以重金搜羅王羲之的作品,真的假的都有,據張懷瓘的《二王等書錄》所記,太宗收藏右軍書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紙:真書五十紙、行書二百四十紙、草書二千紙,共計約4500多件。太宗大行前要求把王羲之的作品陪葬,真的假的右軍作品便又遭一劫。但在五代十國時的盜墓者溫韜打開太宗昭陵時,唯獨未見《蘭亭》的真跡。
太宗酷愛翰墨,書宗右軍而多英俊雄邁之氣,後世評為古今帝皇書法之冠,存世的有《溫泉銘》、《晉祠銘》與《屏風帖》,《溫泉銘》激越跌宕,字勢多奇拗,他也是以行書入碑銘的第一人。太宗在位時讓諸皇子及大臣們摹習右軍的書翰,是以不少羲之的簡牘至今尚有摹本留存。由於他的愛好,也影響了高宗李治、武則天、玄宗李隆基等在書法上也都有一定的成就。
高宗書法蒼勁豪邁,圓潤俊華,存世的有《李勣碑》、《萬年宮》、《紀功碑》、《孝敬皇帝壑德碑》;武曌在李治時已能仿李治筆蹟代批奏摺,他精飛白及行草,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存世的有他親自撰文、書丹的《昇仙太子碑》。
玄宗李隆基善八分、章草,書法工整、字跡清晰、秀美多姿,傳世書跡頗多,以行書《鶺鴒頌》、隸書《紀泰山銘》及《石台孝經》等最名。有唐一代,因太宗李世民的偏好及在取仕上着重善書者,故盛唐時的君主多能善書,中唐以後,能書的唐代君主已無紀錄了。
錯生帝王家的李煜
五代十國君主中,南唐後主擅長行書,陶谷《清異錄》稱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他存世墨蹟不多,知道的只有《禮記經解》約126字,後有米芾的跋語,應是李煜僅存的書蹟,但是否所謂金錯刀則有待考證。亦有稱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上的一行標題就是李煜金錯刀的真跡,這一行11字行筆爽利、輕重分明,重如鐵柱、輕如鋼絲,出鋒處如白刃露光,轉接處棱角分明,真有些金錯刀的氣勢。
不愛江山愛丹青的趙佶
宋代的君主善書的有徽宗趙佶、高宗趙構和光宗趙惇,趙佶學薛稷、黃庭堅,後上索褚遂良,變化二薛而創「瘦金體」,書風瘦直硬朗,橫帶鈎、豎帶點、撇如刃、捺如刀、豎鈎幼而長,筆劃間遊絲牽引帶,源起於褚薛而更為勁瘦。存世墨蹟甚多,如大楷《穠芳詩帖》、《草書千字文》、《小楷千字文》、刻碑如《大觀聖作碑》等。
十二道金碑的趙構
南宋高宗趙構是徽宗趙佶第九子,年少即醉心書道,他自道善學《蘭亭》,能真、行、草書,用筆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對南宋的書法有一定的影響。趙構存世墨蹟有《草書洛神賦》、《正草千字文》、《賜岳飛手敕》及《光明塔碑》等。宋光宗趙惇昏庸體弱,任用奸臣,是宋最不思朝政的君主,存世只有《五言聯團扇》一件。
明、清兩代尚有多位君主善書,在此暫停,有機會再談。
現今學習書法比古人容易,主要原因是範本很多而且印刷精美,唯古人書寫的機會多,今人有機會書寫的時間不多。以前當教師的拿着粉筆便可上課,多會三書一畫(毛筆、硬筆、板書、黑板畫),今時多以電子媒體處理教學,能書善畫的便不多見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