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當局一口氣發表了新田科技城土地用途建議的公眾參與活動報告、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以及科技城的環評報告3份重要文件。可惜這段時間全城先因「球王」訪港極度亢奮,繼而因「球王」拒踢怒不可遏,沒多少公眾理會這重要課題。科技城的發展涉及整個香港長遠產業發展、房屋供求、基建規劃和保育的可持續性,以上3份文件實在值得大家深究。
根據《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科技城佔地300公頃,其中240公頃位於現時規劃用途屬「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但環評報告指出實際上當中超過六成是棕地、已填平的魚塘和已發展的用地,餘下四成的90公頃魚塘,當中近半已荒廢或沒有進行養殖活動。當局把這240公頃原屬保育用途的土地改作興建科技城及配套設施,豈不是乘私人「先破壞」濕地之便,承接了「後建設」科技城的角色?
再者,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指當局將透過建立擬議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對濕地採取積極保育管理措施,補償因科技城發展而造成的濕地功能損失。不過有環保團體指出,擬建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面積已由兩年前政府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建議的520公頃,削減35%至338公頃;更甚者,其中40公頃受保育的魚塘將劃作「漁業優化區」,進行「現代化水產養殖」,達到一面發展科技城而另一方面使區內的生態承載力不會有淨損失。這個”do more with less”(少投入,多收穫)的嶄新「保育」手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有待證明。
能否成功上位成為國際創科樞紐?
房屋供應方面,包括科技城在內的新田/落馬洲地區將利用60公頃興建高密度公私營(七三比)住宅,全面發展後將可提供5萬至5.4萬個新單位,容納14.7萬至15.9萬人口,少於該區和科技城預計會創造的16.5萬個職位。理論上,就算所有該區居民均會在本區就業,每天還有至少6000名區外市民需要利用交通工具進出新田/落馬洲工作。現實裏,扣除17歲以下和65歲以上的未知數目非勞動人口後,將來在科技城工作的人才,不少會是來自區外,或是家居深圳和鄰近地方。對於後者,港深當局應簡化出入境管制措施,方便這些每天跨境工作的人士。
發展新界北的構想始見於2013年《施政報告》,經歷了8年的反覆研究和規劃,2021年華麗轉身成為北部都會區,當中亮點是建設新田科技城作為推動北部都會區以至整個香港未來發展的新經濟引擎。
筆者對創科業一竅不通,對科技城在落後全球各地創科搶灘行動的形勢下,能否成功上位成為國際創科樞紐,不敢胡說八道。不過溫故知新,上世紀70年代數碼科技研發和商業應用席捲全球,催生美國加州矽谷。1999年特區政府雄心勃勃,企圖以「蚊型」面積的鋼線灣打造矽谷式的創科綜合社區,最終發展模式走樣變形,成就了今天區內互不相干的「創科孤島」數碼港和為數77座共約2800單位的貝沙灣豪宅屋苑。
建設新田科技城的理念,是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科創園區緊密合作,產生協同效應。也許筆者孤陋寡聞,政府宣傳強調港深跨境合作聽得多,但闡釋港境內天各一方的新田科技城、白石角科技園與鋼線灣數碼港,三者如何合作、分工及產生協同效應,卻似乎着墨不多。切望三個項目的管理層本着各自的定位,多多溝通,互相扶持,力拒山頭主義,為港爭氣。而政府有責任力保科技城不會像國際邁阿密足球隊訪港那般「走數」,令港人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