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新冠肺炎之際,中醫是如何作出診斷,定下治療方案的呢?我們不妨參考中醫抗疫專家仝小林教授的臨床思路,如此既可促進對傳統中醫的了解,也有助鑒別那些似是而非的「中醫」論述。
寒濕疫名如何定?中醫治療疫情的思路
仝小林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及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也是這次新冠疫情中,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他的名字港人應較熟悉,因為中央政府曾派遣援港抗疫中醫專家小組來港作指導,他就是這個小組的組長。
當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仝小林院士就帶領團隊在武漢進行臨床研究和治療,對疫情予以中醫定性,然後推出治療方案,繼而推向全國。
那麽仝小林教授是如何定性這次疫情呢?那是一種循序漸進,主次分明的三維辨證策略──患者症狀➙氣候環境➙科學實驗。前者是疾病定性的直接依據,後兩者則為關鍵的參考/輔助因素。
第一步是患者症狀。仝小林院士在武漢醫院中,歸納了相當一部分新冠患者的症狀,發現他們的初期表現多呈現出寒濕體徵,例如惡寒發熱、周身酸痛,氣短乏力、納差腹瀉、舌質淡胖有齒痕,舌苔多為白厚膩,脈滑或濡。
第二步是環境特徵。中醫重視三因制宜,即治病需要根據人體,環境及天氣三大因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新冠疫情爆發於冬季,其時武漢濕冷異常,給寒濕製造了外部環境。後來研究也證明新冠肺炎發病率會隨着溫度升高而降低,溫度下降而上升。如此證明了寒濕環境對疫情的影響。
第三步是病毒的理化嗜性。經過實驗研究,仝小林院士發現新冠病毒嗜好低溫環境,譬如溫度和相對濕度的升高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失活。如此證明了新冠病毒在相對寒冷的環境下更容易生存。
根據以上資料,仝小林院士一錘定音,將新冠肺炎初期以「寒濕鬱脾肺」為核心證候,繼而將之定性為「寒濕疫」,並且擬定了以溫熱藥物為主的「寒濕疫方」作為患病初期的抗疫方劑。因應病情的變化,他也設立了16種「寒濕疫方」的化裁方式,提高了方藥的靈活行和針對性。
寒濕疫的普遍性
「寒濕疫」的定性主要根據武漢地區患者的具體症狀,但如此定性是否能夠普遍化,適合內地其他區域的患者群體呢?
有見及此,仝小林院士於不同地方及不同季節,診斷了來自不同內地區域,以及不同國家的新冠肺炎病人,發現「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地方/國家,發病於不同的季節,感染不同的變異毒株,但我發現只要緊緊抓住『寒濕』這條主線,再針對化熱、化燥等變化,在寒濕疫方基礎上加以化裁,都取得了顯著療效。」
當記者問道,辨別寒溫病性對於新發疫病有何意義時,他如此回應:「辨別疫病的寒溫屬性,對於疫病初始治法的確定尤為關鍵。疫病初治,雖均宜發表透邪,但寒疫宜辛溫,溫疫宜辛涼,治法迴異。」
「我們團隊曾經對疫情初期的隔離病人,做過溫散法和涼散法的療效對比,結果證實了溫散優於涼散,研究結果發表在《藥理學研究》上。這也從科學角度證實了新冠肺炎當屬寒濕疫。」
三個思考
仝小林院士的思路是典型中醫辨證論治,其中有3個重點很值得我們留意。
第一, 主次分明,不可混淆。在中醫診斷的過程中,患者症狀是最為重要的必須條件。而環境因素和科學實驗,只是證明中醫診斷結論的次要或充分條件。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反過來說因為氣候寒濕,所以就是寒濕疫。因為環境究竟對人體有何影響,是寒是熱是濕,最終是由患者症狀所決定。在寒冷的環境中,人體也能夠呈現濕熱證候,在濕熱環境中,人體也能夠出現寒濕症狀。
環境因素只是人體症狀的參考和輔助,而絕對不是診斷的必須條件。
第二,西醫輔助,不可凌駕。同樣的,我們也不能說因為新冠病毒容易在寒冷環境存活,所以這就是寒濕疫。如此論述,不但犯了本末倒置的謬誤,更是用科學凌駕、取締、利用中醫的荒謬思路。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醫來自根本沒有病毒概念的傳統時代,其醫學理論和用藥思路,肯定不是基於元素論及科學實驗。反而正正因為缺乏科學手段,傳統中醫走上了一條和現代醫學截然不同的道路。
故此將科學思路代替中醫思維,肯定是方向性錯誤。最重要的是,如此做法既不可能得到良好的臨床療效,反而因為忽視了藥方的偏性,很可能會導致副作用。
那這是否意味着中醫否定現代醫學,兩者毫不相關呢?當然不是。中醫的核心本質是「整體觀」及「辨證論治」,在思路上不需排斥任何新事物。現代醫學的出現,反而是中醫診斷上的重要參考及助力。根據民國時期名醫章次功的説法,就是「兩種診斷,一種治療」,這是中西醫配合(不是結合)最理想的方式。
但即使如此,西醫思路依然是輔助,是不可以凌駕於中醫思維的。
第三,西醫病名,只是參考。仝小林院士用了「寒濕疫」來為疫情命名,而不是新冠病毒/疫情。這一點非常重要,説明了西醫病名對於中醫來説,只具參考意義。如果過度着眼於西醫病名,就肯定會被現代醫學牽着鼻子走。
結果會是如何呢?那就會先入為主,很自然就會輕視、抛下中醫思路,致力去尋找那些可以殺滅或抑制病毒的藥物或複方。無奈的是,如此做法在藥效上既無法和西藥比肩,也難以發揮中藥方劑本身具有的療效,更有機會因忽略了方藥的偏性而導致諸般副作用。
此乃「中醫」四不像現象的必然結果。
結論和思考
仝小林院士的寒濕疫辯證思路,既有傳統的中醫臨床思維,也合理地運用了現代生命科學,很具代表性,值得細心體會。
中醫臨床的必須條件就是具體症狀,其他因素/詮釋都只是充分條件,兩者不可本末倒置;中醫思維可以參考現代醫學,但須主次分明,才能真正以中醫手段治病,貨真而價實,名正且言順。
抓住這兩大重點,既能增加我們對中醫本質的理解,更能夠加強對於某類似是而非的「中醫」論述的鑒別能力。
那什麼是似是而非的「中醫」論述呢?一是已然過時,卻依然刻舟求劍的方土觀念,二是過度詮釋式的胡扯亂噏,三是披着中醫外衣,本質上卻不中不西的西醫論述及暢銷中成藥。
此乃現代中醫三大毒,不可不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