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學習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開學了!又一個新的學年。還是那個問題:學生在我們手裏,我們在為他們做些什麼?

今年的開學日遇上颱風,不過筆者事前做了一個小型的調查,「開學了,你會對學生講什麼?」大多數是問候、歡迎、表示懷念、回顧暑假……但也有一些帶有前瞻性、啟發性、挑戰性。開學對學生講的,不是我們天天會講的,開學應該是一個新的起點。

學年,就像四季,周而復始。每隔一段時間,讓我們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學校裏面,日常的事情很多,日復一日,總有一點慣性,也實在需要一點慣性。沒有一點長遠的運作、不斷的累積,許多學校裏面的努力就不會有成果。

但是,慣性也會令到許多事情變得理所當然而不假思索。也就是說,許多事情,天天在做,就不再覺得需要問一下「為什麼?」就變成了盲目的常規。有些事情,歷來如此,就不會想到可以有另類做法。有些事情,雖然做起來彆扭,又或者大家都覺得成效成疑,但是一直如此做下來,或者改變有困難,也就慣性地做下去。也有一些事情,以往一直如此做,但是時代變了,需要較大的變化,慣性就很容易不知不覺的變成阻力。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言下之意,以前一直是這樣,以後也可以一直這樣。何必談變?

學習天地 豈止「讀書」

這種情形,可以說社會上到處會出現的。只不過,慣性可以讓工商業無法在市場上立足;慣性可以讓從事服務或者公益事業的,不為服務對象接受而需要退場。

教育體系,一般離社會比較遠,社會的影響比較間接。「讀書」,6歲到22歲,經過16年才大學畢業直接接觸社會。因此,教育體系裏面的思維與理念,改變和突破的動力不容易出現。而這些很可能是過時的思維與理念,又往往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加固。可以說,教育是一個相當頑固的守舊堡壘。除非出現有洞察力的英明領袖,又或者因民怨而影響選票,教育很難才能對社會的變化產生適切的回應。

這樣說,並非要刻意鞭撻教育界,也並非為教育裏面的種種守舊辯護。而是實事求是,這是現實,也可以說是一種教育現象。而這種現象,是以狹義的學習作為主要的目標,也就是中國人說的「讀書」。

筆者對教育的認識,有一個演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遲鈍的學習過程。開始的時候,腦子裏面就是「教好書」。後來不論是在自己創立的學校,還是在百年老校,都看到了學生在「讀書」以外的成長。前者是學生學業成績不逮,後者是學生在學業方面輕易優秀;但都有「讀書」以外的成長。然而,學校大部分的精力,還是放在正規課程(讀書)。在大學,尤其是當了舍監,更加感覺到學生的成長,遠遠超越「讀書」。不斷感覺到「後生可畏」,其實是因為他們超越了「讀書」的期望。關在「讀書」的框架裏,我們看到的是考試壓力底下的努力與掙扎,但其學生成長的路,往往不是正規教育的設計。這是「看破」「讀書」的前奏。

「讀書」陰影 窒礙學習

世紀初的教育改革,對筆者是一種啟蒙──學會了從社會看教育,從教育的外部看教育。不斷地觀察社會的變化,逐漸把教育與社會拉近。愈來愈看到,當代的教育,起源於傳統工業社會的人力需求,教育制度的金字塔,完全吻合工業社會的人力金字塔。教育制度的篩選功能,超過了它的扶助功能。學歷的追求──包括分數與成績、升學與文憑──成了學校制度的主題。世紀初的教育改革,第一次把「學習」扶上正規教育的中央舞台,「學會學習」成為正規課程的主軸,而且以「學習經歷」的概念,代替了以知識傳遞作為主軸的傳統。現在回顧,這是廣義地看學習的起跑線。

本欄一直不斷以這作為主題,即以「學習」取代「學歷」,作為教育發展的方向。不過,最近有朋友提醒,筆者的討論,仍然是把「教育」作為關注的對象;為什麼要把焦點局限在「教育」,而不是「學習」?真是一言驚醒,一直以來,筆者雖然是用社會的角度看教育,但落腳點仍然是「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即「讀書」。真正為了學生的未來,應該把觀察與分析的框架,拓寬到「學習」,如此,則「讀書」只不過是學生「學習」生命的一部分。學習,有更廣義的內涵。

簡單來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在與四周的客觀事物互動,在這些互動之中,不斷對周圍的事物賦予意義。這個過程,也就是人類知識的形成過程;學術一點,稱為「知識構建」。這是經過腦科學的探討,學習科學最基本的原理。

這在嬰孩時期,最為明顯。嬰孩就憑自己的大腦,讓周圍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逐漸變得有意義,變成自己的知識。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學習,是最廣義的學習。這時期,我們成人的行為,是有利於還是不利於他們的學習?

上學了,「讀書」了,最先是幼兒園、幼稚園。一方面,孩子離開了家庭的環境,進入了第一個「社會」,學習的天地驟然開闊。但是另一方面,孩子的廣義學習,開始受到規範,「讀書」開始成為他們的生活。「讀書」,是拓寬了他們的學習,還是在局限他們的學習?

各個時期 釋出學習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雖然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有專業的「初心」,不會停留於正規課程和課堂的活動;但是「讀書」,始終佔據了學校生活的中心舞台。這個時期,學生學習能否突破「讀書」的範圍,擴充到更大的客觀世界,延伸到更多的思維模式,也經歷更多的人生現實?

進入大學,其實是一個新的階段。筆者在任舍監期間,近距離看到年輕人如何在逐漸離開正規教育的規範,不斷尋找新的活動、新的興趣、新的目標……也包括尋找自己。因而不知不覺地離開「讀書」的局限,進入了廣義的學習天地。如何進一步發揮大學的「解放」功能?

離開學校,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工作。在傳統的工業社會,就業以後,「讀書」停頓了,個人進入了機構文化與規章制度的規範。傳統的所謂「非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持續教育」、「在職進修」,往往要有正規資格認可才會吃香,其實是正規教育的附庸,不過是「讀書」的延續。在現代社會,工作環境愈來愈沒有規範,工作性質愈來愈瀕於變化,接觸的人群愈來愈多元多變……人們的學習,不斷學習,已經變成了生命的常規;加上科技的發展,元宇宙的逐漸成形,如何讓工作中的個人可以無障礙地作廣義的學習?

然而,近年更加迫切需要關注的,是老年人的學習。不管他們如何度過他們的生活──退休、獨居、失智、殘疾……其實都在不斷與外部客觀世界交往。不管主觀意願如何,其實都在不斷增長或者改變自己的知識,其實是在學習。他們離開了「讀書」,幾乎回到了嬰孩時期無約束的廣義學習。應該有怎樣的觀念、理論、政策的變革,才能讓他們的學習,促進他們的生活素質?

總之,從「讀書」的角度看教育,與從學習的角度看教育,很不一樣。今後將逐一探討。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