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下稱大運會)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圓滿舉行。大運會可以追本索源到1922年在法國舉行的第一屆國際大學運動會,至1959年國際大學運動會改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繼續每兩年舉行一次,只限年齡介乎18至28歲在校和畢業不超過2年的大學生參加。因全球疫情影響,2021年的大運會延期到2023年才舉行。
本屆大運會香港的大學生健兒們無論在金牌或總獎牌數,均創下歷屆大運會以來最佳成績,勇奪4金1銀7銅,排獎牌榜第16位。8月9日,過百名參與成都大運會的港隊運動員凱旋回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康文署官員等到機場迎接,並舉行歡迎儀式,向代表團團長、隨團醫護人員獻花。作為香港前線教育者,筆者對香港代表在大運會的成功感到欣喜,同時反思成功運動員背後香港教育的參與。
體育活動有助學生發展
筆者並非體育專業,只從現行的課程文件見到7個學習宗旨有「健康生活的方式」;5種基要學習經歷中也包含「體藝發展」;體育亦是學校課程中8個學習領域之一。文件中清晰交代體育學習領域是「透過身體活動進行教育」,以達至全人教育的目標。除了發展學生的技能外,透過體育活動也可加深學生對活動安全的認知,培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筆者認為運動還可以讓人變聰明,在同一時間要在腦袋中處理多個信息,既要思考應如何在動作上作出應對,還要預計對手的反應的下一步的策略。在這種日復日的思維訓練下,人又怎可能不變聰明?
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除了提升學生的體能,培養他們的毅力、自律、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外;運動過程中讓腦袋釋出多巴胺及安多酚等對健康有益的物質,有助紓緩壓力及情緒,又可以提升新陳代謝及改善睡眠素質。在筆者的教育生涯中,也見不少在學業上失落的學生,又或是有特殊學習的學生,透過體育運動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因此,筆者一向鼓勵孩子做運動,所謂有病醫病,冇病強身,正確地做運動總不會有害。
體育教育的專業化導向
其實政府近年不斷在宣傳和意識上提升運動的好處,每年的「全民運動日」,加上每天打開電視和收音機都會聽到的「日日運動半個鐘 · 健康快樂人輕鬆」口號。筆者任職學校的二、三年級設游泳課,家長們都希望可以延伸到其他年級。作為家長,我也理解這個想法和要求的合理性,可惜資源有限,未能惠及。感恩學校鄰近泳池,才可以有這課程的設置,如香港能在各項體育設施數量上先作優化,相信能培養更多大運會甚至奧運會的選手。
近日,筆者正為學校是否適合設置健身室作探討,發現在小學的體育課程中,不建議加入器械訓練。筆者嘗試從安全的角度理解,但矮化了體育老師的專業。如果香港體育教育要是往專業的職業導向走,不單從小要讓有潛質的運動員在日常有足夠的專業器材和設施進行有系統的練習,甚至可以引入人工智能作協助,包括適時的反饋和指導。通過有效的評估和追蹤,學校才能夠了解學生的運動狀況,並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和指導,以推動他們的體育發展。
現正是暑假,也是透過親子活動,建立共同經歷的好時機。常常聽到家長為孩子機不離手的情況煩惱,其實年少的孩子一定喜歡跟爸媽交流互動。只要家長願意跟孩子們一起做運動,孩子也就自然離開電子產品和虛擬網絡世界,說不定還會培育出日後的大運選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