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一波殺校潮再出發

隨着學生人口的流動,其實不論是否有收生困難的學校,亦應秉持拓荒精神去考慮搬校。因為新發展區的區民對學位的需求,並不只會集中於某個類型或等級的學校。

因人口結構改變,新一波殺校潮已浮現。一如以往,面對這情況社會出現多極化的意見,難有既被接受又不傷及教育體質的解決方案。在新一波殺校潮中,冒出了「人口結構改變」的說法;亦有人聲稱人口結構問題是個避無可避的變因。

嘗試深入思考一下,這個變因卻隱約展現出除縮班殺校外,還有可行的調校方向。核心想法是,身處不同崗位的決策者必須更新固有的一些價值取向。

校園文化的價值要保存,亦可飄移

每個校園都有獨特的文化,特別是在多元學習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師生人員能夠從校園文化中貫徹各自的學習。這需要通過細心觀察才得以發覺,不少本地或海外的研究文獻都確認有這個既虛無又實在的文化存在,更可提供到學習推動力。校園文化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每所學校的獨特性。

社會很多時並不理解學校文化的重要,因而不認同保留各類學校的意義;在學生人數下跌時,更以為只是業界為保飯碗而提出。

遷移校園不會破壞學校文化,不少傳統老校都曾遷徙過,鄰近地區早就規劃搬校行動,本港亦有學校跨區重建;遷校比起重新建設新校較化算。

人口結構改變,明顯地較多年輕市民湧向新發展區,學校跟人潮飄向新區,結果就是搬遷學校。

學生受惠才是重點,教工學校可配合

學校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培育人才,不論教職員還是學校管理層,均應以服務學生為目標;沒有理由指定要服務哪個區或哪些群組的學生。辦學團體宜身體力行及早搜尋有什麼新發展區需要建立學校,一旦出現收生困難時,就可向政府反映搬遷意願。

隨着學生人口的流動,其實不論是否有收生困難的學校,亦應秉持拓荒精神去考慮搬校。因為新發展區的區民對學位的需求,並不只會集中於某個類型或等級的學校。

要放棄汰弱留強思維,關注整體利益

兩年前的一次訪談中,前特首提到學校應「汰弱留強」,又不排除把部分遷徙去北部都會區。如前文所述,遷徙學校去北都或東大嶼都會,是個解決殺校的策略;但必須放棄汰弱留強的前設。因為這種汰弱留強思維是錯的。

強弱的定義難以定奪,某程度上更會帶來零和結果,令前述遷校的機會給一筆勾掉。其實特區內每所學校都是強的,可由奉行近20年的SDA政策作保證;輕言汰弱留強,等同無視了SDA的成效。

學校的強弱是要參照學生的需要。若以公開考試成績作量標,將發現成績低落的學校往往在照顧有特殊需要學生上有顯着表現。若檢視高增值的學校名單,或許不全是深得家長追捧的學校。此外不少在服務、科創、多元學習經歷有良好表現的學校,其實遍布在各個band內。確保不同類型的學校有得留低,才是最好地照顧各類學生;這才是全面關顧到香港教育的整體效益。

向新發展區出發才是出路

未來將會冒起的新發展區包括有北部都會區、東大嶼都會,初步估計前者會起步先,會較快有居民進駐;加上近鄰的大小村落和已發展區,相信幾年內就會出現對中小學位的需求。在此前景下當局是否應該提供優惠政策,讓部分身處舊區的學校搬遷,去服務當區將出現的適齡學生呢?

為免出現標籤效應,當局應及早與各大辦學團體協商,抽調部份運作良好、受家長擁護而校舍卻老舊的學校有秩序地調遷。

客觀效果會令生源不足地區的學位數目下調,讓當前的風聲鶴淚環境及早得以紓緩。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