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0:34:4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說多謝

過時過節,大家都會忙碌,可能以為一家人無需要客客氣氣,但說多一聲多謝,又有什麼不妥呢?

以前沒有把多謝掛在嘴邊,現在才明白,把多謝變成條件反射的反應,得來對方的正面反應是如此地有用,而且有暖意。

以前只覺得服務性行業才會不停說謝,後來發覺說謝的人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對方是否應份,不論對方是下屬還是工作上對立的人,總之不停說謝,只顯示自己的教養和禮貌,不問會否有正面的回報,不考究自己的尊嚴,只會覺得如果人家因為我那一聲多謝,有3秒鐘的快樂,我那一聲多謝,不用花錢,不用死細胞,不用動腦筋,何樂而不為?

太習慣家人的幫忙

其實一家人住在一起反而最少說多謝。你母親為你煮了早餐,放在枱上,你吃也不吃,因為趕時間,粗魯地說了一聲:「冇時間呀!」你哥哥為你慣性地把碗碟放在枱上,你專注手機上的訊息,望也不望一眼!你父親為你每天早上拿了報紙入來,你一手便拿來看,當然不會說多謝!

我們對於家人每天做的事情,因為太習慣了,覺得每一次都要說多謝是太拘於儀式,一家人便不用整天說多謝。

有時,正是這種思想,家人會漸漸覺得自己不再受尊重,不被感激。有什麼人是天天免費為你做事情,卻又一聲多謝也沒有,只有家人會如此。

說一聲多謝又何妨?

我每次在酒樓,都會留心觀察,對為你做事的侍應,有沒人說多謝。很不幸地每次都發覺絕少人會。對,他們服務你都是因為你付鈔,他們是僱員、有月薪。但說一聲多謝又有什麼問題呢?對我來說,一聲謝謝,已變成條件反射式,已經不論是什麼人、做什麼事,總而言之,我都會說多謝。我發覺這樣做,自己也高興,人家如果可以幹活幹得高興一些,又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為家人盡心盡力、辛辛苦苦效勞,本來也覺得是職責,多謝也沒有一聲,卻埋怨、批評、嫌三嫌四……儘管是一家人,相信不會希望自己家人做得不快樂一肚子氣。

過時過節,大家都會忙碌,可能以為一家人無需要客客氣氣,但說多一聲多謝,又有什麼不妥呢?

黃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