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藝術相遇──俊美、自我與同性戀

普世價值本就衍生自西方宗教,兩者乃一體之兩面,而前者能否超越後者的影響或羈絆,在理論和現實上,看來都困難重重。從西方聖人畫像的演變中,就反映出如此面相,不過幸好還屬正面,乃普世價值的正面案例。

承接前文:〈宗教圖像、醫療效果及同性戀象徵──從被刮去的聖人眼睛説起〉

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是西方藝術發展的重要分水嶺,人們的世界觀開始由「以神為中心」回歸到「以人為中心」,人文精神擡頭,畫家們傾向將主觀思想注入宗教藝術中,如此也促使聖徒畫像的構圖和象徵產生變化。

其中最為典型例子就是《聖塞巴斯提安殉難圖》。在過去的800多年裏,這幅畫作的創作方式和象徵意義不斷改變,我們可從中窺探各個時期的不同意涵。

《聖塞巴斯提安殉難圖》

塞巴斯提安(Sebastiane,約於西元288年殉難)原為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us)的貼身侍衛軍官。但他卻信奉基督教,暗地裏去獄中幫助那些被迫害的基督徒,鼓勵他們堅持信仰,不要屈服於世俗威權。最終被羅馬皇帝處以極刑。

根據文獻記錄,塞巴斯提安殉教時,是被綁在一根柱子上,遭亂箭狂射。但他後來又奇跡復活,過了一段時間,又被殺死。虔誠、受難和復活,這三大元素令聖塞巴斯提安從14世纪開始,成為基督教中抵禦瘟疫(主要是黑死病)的主保聖徒。

在文藝復興前的畫作中,聖塞巴斯提安的形象類似基督,較為年長,留有鬍鬚,且以半裸或幾近全裸之姿被綑綁在樹上/柱子,故此他被視為「仿效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喜愛以俊美的樣貌描繪基督,也惠及聖塞巴斯提安像,年輕、俊美及裸身取代了過去較為年長、留有鬍鬚的樣貌。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Pollaiuolo兄弟所畫的《聖塞巴斯提安殉難圖》,是宗教教義和藝術創作的完美結合。

《聖塞巴斯提安殉難圖》
《聖塞巴斯提安殉難圖》

在畫中,聖塞巴斯提安被刻劃成一位裸體美少年,被綁在木樁上。6位弓箭手環繞一周,兩人一組,張弓搭箭,將其亂箭射死。該作品展現出人道主義精神,以及挑戰黑暗勢力的勇氣。如此已超越了宗教崇拜及醫療目的,是個人思想和美學觀念的寄托和創造所在。

值得留意的是,畫中的少男身形柔美,較像女性,有被動和順服之感,這與當時崇尚魁梧英勇的男子形象背道而馳。但如此方式符合教義,因為耶穌的身體就是象徵順從和忍受,毫不抵抗。雖然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卻彰顯了復活的榮耀,代表著希望和光明。

如此形象為20世紀男同性戀運動帶來極大啟發,成為這個運動的代表象徵,具有普世意義。

自我告白和男性同性戀

到了19世紀,那些勇於脫離新古典主義教條、反叛權威的青年藝術家們,將為藝術犧牲的困苦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殉難」,也因此將之投射到聖塞巴斯提安的畫像創作上。

此時藝術家的焦點,不只是聖塞巴斯提安的俊美身軀,而是他對內心對真實信仰的勇敢告白。故此,20世紀的那些具有同性戀傾向的藝術家/文學家就勇於繼續開發聖塞巴斯提安的另一寓意──坦然告白自己的性傾向。

最為著名的就是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1925-1970)。他在1949年發表長篇自傳體小説《假面的告白》,披露了自己同性戀的內心世界,後來更請攝影家為自己拍攝寫真,自己扮演為幾近全裸的聖塞巴斯提安,那些紛紛射來的羽箭,象徵着俗世對他的壓迫。

三島由紀夫扮演為幾近全裸的聖塞巴斯提安。
三島由紀夫扮演為幾近全裸的聖塞巴斯提安。

聖塞巴斯提安的象徵意義影響深遠,遍及許多範疇。1976年,以同性戀為主題的《塞巴斯提安》電影面世;還有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電影《塞巴斯提安》(1976)
電影《塞巴斯提安》(1976)

1999年德國愛滋病防治協會所發行的義賣海報,就是以聖塞巴斯提安為主題。聖塞巴斯提安由中世紀的抵抗黑死病的主保聖徒,演變成防治愛滋病的象徵形象;另外,馬尼拉有聖塞巴斯蒂安大學,美國也有以他命名的自然保護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位於菲律賓的聖塞巴斯蒂安大學。
位於菲律賓的聖塞巴斯蒂安大學。

為何聖塞巴斯提安可以跨越時代限制,具有不斷變化的象徵呢?那是因為聖塞巴斯提安的殉難,代表了復活,也代表完美。如此充滿天國至美意象的俊美身軀,安慰了在肉體或心靈上被折磨及困擾的人們(無論是瘟疫、愛滋病還是同性戀群體等)。

推而廣之,聖塞巴斯提安的形象和寓意,能夠超越所有的負面想象和現實,無瑕地、完整地與永恆契合,給人們極大安慰,且具某種程度的普世意義。

對普世價值的思考

因為瓊安娜·盧利女士(Joanna Lumley)的旅遊節目,我留意到遠在近東土耳其的一個山洞壁畫;從那被刮去眼睛的聖徒壁畫中,我得以窺探西方宗教藝術的一個側面,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值得探討的是,中國傳統畫作中,有沒有類似的歷史和功能?與西方宗教繪畫又有哪些不同?原因何在?而中國宗教繪畫中,有沒有類似的普世意義/目的?

觀乎中國的宗教圖像(無論佛道)似乎並沒如此傾向,例如由印度傳入的觀音圖像,本來的象徵意義是宗教上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即使經過本土化後,也只是多了一個送子形象。

觀音形象並沒有如西方聖人畫像般,成為不同範疇的代表象徵,且具有不斷變化的意義。

以上只是初步構想,仍需繼續探討。但最起碼能夠説明一點,那就是一神教和無神論的世界觀,很是不同。這是我們在興致勃勃的高談普世價值之時,需要留意之處。

維基上對於「普世價值」的定義有這麽一句,「這些價值觀基本都超越了宗教、國家和民族,在地球的每個地區都被推崇」。

這句話並非事實,需重新編輯,因為普世價值本就衍生自西方宗教,兩者乃一體之兩面,而前者能否超越後者的影響或羈絆,無論從理論或現實上,都困難重重。

西方宗教聖人畫像的演變歷史就是其中一例,幸好效果還屬正面,乃普世價值思路下的成功案例。

宗教與醫療的關係 2-2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