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舊日痕跡──萬華區內龍山寺

龍山寺整個社區都很有味道,下次來台北,我還是要住在板橋,然後在清晨時分,再次舊地重遊,再去一嘗龍山寺旁那無比鮮美的鱸魚湯,漫步在艋舺街頭,感受那別具一格的老台北風情。

承接上文:〈也說台北龍山寺〉

我對宗教建築特別感興趣。在外旅遊時如果經過教堂或者廟宇,我都會進去看看,既是欣賞東西建築,也是感受不同的宗教氣氛。

西方的教堂往往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神聖感,置身其中,個人相當渺小。《舊約》中記載了世界上的第一座教堂──一座用金銀寶石和綾羅綢緞所製成的帳篷。那是西元前1450年,猶太人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在曠野中逃亡了40多年,這座帳篷,就是眾人祈禱之所。後來的教堂,都是根據這種原型所建造。

西方教堂建築的設計具有心理效果。你看,從入口到聖壇之路被有意識的拉長,人們需要漫步向前,此乃情感聚集的重要過程。那高聳上升的柱廊和瑰麗斑斕的彩色玻璃窗,擴大了主客體之心理距離,使人產生神秘感和敬畏感,容易感到敬仰和懺悔。

西班牙教堂(攝於Malaga)
西班牙教堂(攝於Malaga)

中國文化重視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如果從佛教來説,宇宙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故此寺廟建築空間的要義不在其神聖或神秘,而在於以氣爲基本的空間內涵。氣雖然視而不見,觸而不覺,但卻無所不在,而寺廟的建築設計,均注重氣的流暢自如。

如果說歐洲教堂是靈的空間,那麽中國的寺廟就是氣的場所,氣氛是輕鬆、自在而平和的。

是的,寺院是有自己的氣場。不知爲何,內地的某些寺院總是充滿了吵雜之聲,即使人不多,一群人的聲音也能夠劃破寺院的肅穆莊嚴,淪為旅遊聖地。我在廣州時去得最多的,就是光孝寺。那兒的氣場就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嘈雜聲音,現在已經沒去好幾年了,真不知現況如何。

當然,還有另一番的氣場,那就是出家人的神情和氣度。葛兆光教授有一體驗,某程度上反映出内地佛教界的特色。他時而去參觀名山大刹,作爲學術界領軍人物,寺院自然招呼周到。他聽到某些住持自我介紹時,往往刻意強調自己是「處級」或「副處級」等官方頭銜,令他頗爲錯愕。

說到此處,倒令我想起兩件事。

我還在本地念大學時,曾經獲得一個佛教團體的獎學金。舉辦團體預備了齋宴,安排得獎學生們和某位老法師會面。地點在哪呢?在灣仔君悅酒店頂樓宴會廳的私人包廂,那頓齋菜,該是我平生吃過最爲精致的素菜了。不過老法師沒有怎麽動筷,也處之泰然,視之如常,這種場面,他該是見得多了。

還有另外一事。好些年我陪同古兆申先生往廣州作昆曲演講,接待方安排了古先生和學員們一起遊玩六榕寺,還請了一位法師給大家開示。該法師全程閉着眼睛,搖頭晃腦的舌燦蓮花,我很快就溜之大吉,往寺内閒逛。

開示完畢,我不禁問古先生怎有耐性聼完。他微笑道,也不要緊,也挺有意思,然後笑着加了一句,「不過挺有幹部風範」。

這就是「古式幽默」和涵養,這方面我差得太遠太遠了。

進入龍山寺

還是說回龍山寺吧。

進入龍山寺,最爲明顯的感受就是那種虔誠的宗教氣氛,這就是龍山寺的氣。我來此處多次,感覺上很是平靜,信衆們都不約而同的降低聲量,專心禮拜。

龍山寺内的信衆
龍山寺内的信衆

我常常站在一旁,好好的觀察來往的人們。這位女士的神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神態虔誠,專心參拜,整個人似乎籠罩着一種純樸祥和的氣息,令人動容。當她瞥見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經過,她便馬上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攙扶着她,走出門口。

台灣雖然經濟停滯不前,政治爭拗無日無之,但是在民間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保持着一貫的純樸。

回看這幅攝於2015年的相片,倒令我想起了台灣攝影大師柯錫傑的一副作品──《盲母》。這是柯錫傑早期的成名作之一,攝於台南鄉間,背後是一位以乞討爲生的盲眼母親自食其力,不願不勞而獲的故事,讀來令人惻然。

盲母(柯錫傑攝)
盲母(柯錫傑攝)

柯錫傑的攝影有兩大特色,一是毫無規範,二是靈感至上。他的許多作品,都是抓拍(snapshot),沒有多少思索和計算,而他的名言是「我會一直攝影,直到我死的那一刻」。這並不容易,好奇心、靈感和精力三大元素缺一不可。

拍攝宗教建築和人物的最佳方式,就是在那兒住上一段時間。70、80年代歐美經濟蓬勃,《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可以在某地住上數個月之久,有充足的時間了解當地文化,醖釀靈感,予以深入拍攝。

現在當然無此待遇。作爲攝影愛好者,就需要發揮想像力及感受力,才能達到瞬間的共鳴和融入,在極短時間找到對象最具特色之處,按下快門,留下別具一格的影像。

在這方面,我肯定是個天才。好多年前愛玲曾說我的攝影很具直覺性,我將如此評價視為我攝影生涯中最大的稱許和鼓勵。

藝術本來就是需要真誠的自吹自擂,自我陶醉,換句話說,也需要自信,這方面我也該甚有天分。

尾聲

步出龍山寺,寺外常有一些老人在此聚集,觀其裝束和談吐,多為低下階層。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的裝束頗有內地特色,譬如這兩位紮著頭巾的老人,令我想起了苗族人。孫述宇老師曾在台南教書,他看了這些相片後,告知這些人很可能是所剩無幾的國民黨老兵,語氣頗是唏噓。

龍山寺外的老人
龍山寺外的老人

龍山寺附近的建築和光線都相當有味道,處處都是攝影的絕佳題材。我是台灣歷史迷,更對台灣娛樂圈史如數家珍,甚麽「南豬北張」、「崔苔青」或「催台青」、「龍兄虎弟」及台語歌等等,都相當熟悉。

這樣拍起照來,感覺很不一樣。

那個時代的台灣,確實令人緬懷。

龍山寺外
龍山寺外

說起來頗爲可惜,台灣如果能注重文化建設,保留49年後的獨特文化底蘊,繼而發展傳統文化,覓得自身特殊定位,將來歷史回顧,執政者肯定會留下千古美名。如今的台灣進退維谷,定位尷尬,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漸漸流失,許多美好事物,都只能留在我們的回憶裏。

幸好還有龍山寺這類傳統建築和社區,令我們能在歷史和現實中,好好感受台灣的氣息和脈搏。

龍山寺整個社區都很有味道,下次來台北,我還是要住在板橋,然後在清晨時分,再次舊地重遊,再去一嘗龍山寺旁那無比鮮美的鱸魚湯,漫步在艋舺街頭,感受那別具一格的老台北風情。

艋舺的光影
艋舺的光影

龍山寺 2-2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