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別具特色的本地中產〉
根據前文論述,我的中產鄰居的諸般行爲,可作如此解釋。
首先是跟風務農。他對園藝並沒有多少興趣,但在社會潮流或傳媒報說下,就跟風租田,是典型的「亦步亦趨」和「驚死執輸」。
如此心態,就很容易本末倒置,對於具體園藝的興趣匱乏,但卻對於投訴有本能性的反應。因爲習慣了不容有失和競爭心態,一旦遇到「有可能」對自己不利的情況──旁邊田地的小樹將來有機會擋住他那塊田的陽光,影響收成,就馬上予以投訴,掃清任何障礙,維護個人權益,效率相當高。
在掃清了障礙後,他並沒有因此而享受園藝之樂,更勿論予以操作和學習,而是只要一發現這種興趣之效益不佳(例如收成緩慢,或者孩子新鮮感過後,失去興趣),且對戰略教育目標沒有即時作用,就馬上退出,不再租用。
至於晚上散步,也和他的日常習慣很是不同,違反了他的單一思路,因而覺得奇特不解。當然,如果本地興起晚上散步風潮,他肯定會一馬當先,馬上參與,至於能夠維持多久,肯定不太樂觀。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投訴之後,可以猶如沒事一樣,正常和我打招呼,偶爾還會說,「你的田種得得很好。」以我有限的人生經驗,他是真誠的,真誠地忘記了自己的投訴。這說明了他的投訴,是一種本能上,已然內化(internalization)和條件反射式的習慣,已成為他身體上的重要基因。
我與此君並無宿怨,就是點頭示好的鄰居而已。但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頗爲「奄悶」的特質。最記得他在租田之初,看着我那些盆景,翻來覆去的,問的既非盆景的種類,更非如何欣賞,他所關心的就只有這幾個字──「到底值多少錢?」
精神分裂和自相矛盾
說來有趣,這位中產鄰居在維護言論自由和個人權益上,倒是相當熱心和盡力。例如屋苑的管理有任何不妥當,他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召集鄰居,予以集體投訴,全力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每一個業委大會上,他都義正言辭,極力爭取,令我想起了許多模糊又熟悉的面孔。
咦,崇尚個人自由,不就是等於也要尊重別人的自由和選擇嗎?不就是等於希望社會有更多選擇,更多空間嗎?不是容納不同,接受新事物嗎?怎麽兩種截然不同的特徵──單一排外和自由權益,會出現在同一個體身上?這種自由到底成分爲何,又混合了多少其他成分在内,例如自私?
我們不妨再看看呂大樂教授的分析,某程度上給予了高度概括和答案:
「香港崇尚自由,但並不等於香港社會是一處多元化,多導向的地方。」而中產人士教育兒女上的思路,大多是在「嚴重的精神分裂,自相矛盾的情況下進行的。」
咦,方法單一、工具理性、目標為本、崇尚自由(私)、重視權益、不容異己、排斥不同、致力投訴,如此面目怎麽如此熟悉,手法如此相似?
作為本地中產的一份子,我也難以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以上諸般特徵在所難免,很可能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也肯定站不上道德高地。但我最起碼知道如斯環境並不正常,然後盡可能的去作小範圍的調整,以及保持適當距離。
以上所為,均有助減少精神分裂和自相矛盾。
更重要的是,我不會將自己體內的負面焦慮和無知無畏,用乾坤大挪移的方式,轉移到外界,或者否定他者,或者予以投訴,或者無限上綱,自我膨脹,造成更多負面效果。
呂大樂教授說得感慨,「社會制度之所以有時令人覺得可怕,是因為儘管它們都是人爲的,但往往又會反過來束搏我們,支配我們以致我們身不由己,身陷其中。」「身陷其中」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深陷其中」而毫不自知,且自我感覺良好。
這也是我和這位相隔數層樓的中產鄰居最大的不同之處。
中產鄰居的特徵並非孤例,甚至相當普遍,如此也令我繼續思考,思考本地社會之本質,思考本地中產之特性,這也本該是每一個香港人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互相包融、同舟共濟的多元文化主義?
對於如此複雜的問題和現象,卻有人早就一錘定音,給出終極答案。早於2012年,本地教育學者曾榮光教授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批判》的鴻文中,用上「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來形容本地社會之特徵。他是如此説的,
「依我個人的意見,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香港社會的運作及團結的基礎,一直是一種互相包融、同舟共濟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換言之,不分族裔、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語言文化,均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各自追求理想,這樣一種多元文化的社群主義才是香港公民身分的認同基礎”」
爲了強化自己的觀點,他在文中再次強調,「回顧香港社會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的經濟、社會及政治實踐,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超越族裔、宗教、地緣等差異,並在互相認許、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團結感情的體現與實踐。」
嗯,人類能夠「超越族裔,宗教,地緣差異,和平共存」,這到底是空中樓閣式的美好願望,還是已然實現的美好世界,我每次打開電視新聞,現實依然「濕滯」,美景肯定「有排」,如此美好的烏托邦式論述,宗教性很濃,更是煽情,激動人心,但是走出了教堂,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
至於本地主流能否達到「互相認許、相互包容和多元文化」,真不好意思,起碼從我的中產鄰居身上,真的感受不到,現實中似乎也沒有見過如斯美好景象,精神分裂和自相矛盾的,倒是比比皆是。
本地是否屬於「互相包融、同舟共濟的多元文化社群」,作為教育學者,曾教授不妨去聽聽學校老師們的聲音,聽聽他們在教學工作上所受到的困擾和滋擾,看看他們每天面對無數家長投訴和指教,也再聽聽他們能否贊同我們的社會是「互相包融,同舟共濟」,以及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
任何結論,本該基於事實和證據,以及邏輯分析,而不是美好願望和空想臆測,甚至是基於意識形態。
曾教授那脫離實際,空中樓閣式的高見,也令我們思考,思考到底該如何敍述香港故事,如何歸納本地特色。這一切均必須基於現實和證據,甚至是常識,才具有解釋力和説服力,才可以理直氣壯,不再外厲内荏。
光憑臆測、想像,以及空泛概念,那麽真理就不是愈辯愈明,而是愈辯愈亂,真相也愈走愈遠。我們也將會見到更多精神分裂和自相矛盾,如此並不健康,更不正常。
回顧性反思
香港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和轉型期,我們固然要展望將來,予以規劃,但依然需要作很多很多的回顧工作,了解我們的社會本質和群體特質,予以陳述、分析和解釋。如此才能找出我們的優點和劣根,予以正視和糾正。
在此基礎上的發展,也許更加健康,更加穩當。
在大致弄清楚了那位中產鄰居的心態和思路,我的疑惑也就一一消除,不滿也予以釋然,甚至予以某程度的同情,如此對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均是大有裨益。
香港的中產文化 2-2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