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學習良機,到香港故宮看國寶

現在公眾參觀的途徑,是在網上預購門票,只提供個人購票方式,一人最多可以每次購票4張。沒有團體參觀的安排。教育界不清楚在計劃當中,當局會否推出學校師生集體參觀這項措施。如果有的話,就請盡快公布。

今年因為在3月放學校放了特別假期,所以暑假會由8月中開始,過往暑期的活動,有各種體藝的訓練,以至到內地、外國參觀、考察等等,也有家長會在這段時間安排學生參加各類形式的學習活動。

在今年的假期,筆者建議學校和父母,鼓勵和陪同我們年輕的一代,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認真的參觀,欣賞整個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細看難得一見的我國國寶,認識中國古老的文明,了解古人的智慧,從而產生身為中國人的一份自豪。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夠有這個參觀的機會,教育局和新設立的文化局,適宜盡早和香港故宮合作,推出學校集體參觀的計劃。

籌備5年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簡稱香港故宮)終於在6月22日開幕。7月3日起正式開放給公眾參觀。根據館方介紹,香港故宮展示900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不少是首次在香港展出,有些更加是從未對外公開展出過。香港故宮也會定期舉辦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特別展覽,以及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由於圍繞香港故宮本身、展品介紹,以及有關眾多活動,例如研討會,香港和內地的負責官員、文物專家的講話等等已經受到廣泛的報道,這裏就不一一細表了。

直觀看國寶,教育效果大

作為教育界的一份子,筆者最關心的,當然是香港故宮如何發揮其教育功能,讓我們的年青一代更好地認識祖國的文化。教育局有沒有提供各種配套計劃,方便學校更有效地利用歷史文物,進行有關藝術及歷史的教育,以至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故宮文化進校園」講座時,提及會和香港故宮合作,令博物館成為學校歷史教育外的第二課堂。她期望透過參與中華文化活動,加強社會學習中華經典、歷史和文化氛圍,與及加強新一代的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

讀者看到這裏,是不是和筆者一樣產生一個疑問:究竟當局,無論是香港故宮或者教育局,有沒有想到最直接可以令到學生得益的方法, 就是提供方便,讓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高素質的導賞下,臨場參觀博物館,細看每件珍貴的國寶,欣賞其藝術價值,認識其歷史背景,了解箇中的故事⋯⋯這就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可惜暫時我還未看到有這種安排,而其他周邊的活動,例如參加網上文物研討會、網上觀看香港故宮和展品的視訊等等,雖然也有教育價值,但教育效果始終不及學生直接親臨現場,欣賞展品的。

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純客觀理性的。(亞新社)
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純客觀理性的。(亞新社)

現在公眾參觀的途徑,是在網上預購門票,只提供個人購票方式,一人最多可以每次購票4張。沒有團體參觀的安排。教育界不清楚在計劃當中,當局會否推出學校師生集體參觀這項措施。如果有的話,就請盡快公布。

現在學校只能夠做到的事:由個別熱心的老師,自行上網購票,一次每一位老師,帶3位學生參 觀。這種小規模的,並不「便民」的方式,能夠產生多大的教育效能呢?

開幕禮的當天,吳志華館長表示已售出7萬多張票,佔全部的五成。特別展覽的票也售出了83%。執筆之日(7月8日上午),筆者上網查看,長期展出的展覽和特別展覽的門票已經全部售罄了。8月的門票會在7月12日推出。

教育局及文化局合作推出學校參觀計劃

筆者強烈建議,當局盡快推出學校團體購票計劃,並且以比較大的折扣價錢,鼓勵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香港故宮。因為是設時段的,每個時段也有人流管制,可以避免人群聚集,出現染疫風險。前任教育局長楊潤雄在新政府中出任新設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掌管文化和藝術範疇的政策。如何發揮香港故宮的文化和教育優勢,兩個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合作,而推出學校團體參觀的安排, 應該是不難做到,但是卻為有效的重要措施。

7月考試期後,8月的暑假,就是師生組團參觀的最好時機了。

筆者知道香港故宮從2000多名申請者中取錄了400名義工,進行專業培訓。他們可以投入學生參觀活動,充當導賞員。相信他們熱切期待這項任務,因為可以直接地向我們的年青一代介紹中華文化的精華。他們都擁有一份使命感和相關的認知,講解的時候有充分的情緒投入,感情的表達,精準的描述,定必可以讓學生動容。因為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純客觀理性的。正如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所說,學習國史,要帶着一份溫情與敬意。香港故宮藉着其典藏的眾多精彩祖國文物,正正可以扮演這個角色。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