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的目標是培養適合新時代發展的良好公民。然而,年輕人在社會動亂時的表現,與此目標似乎相去甚遠。輿論雖向通識科問責,但這仍遠遠未觸碰到癢處:從課程到考試,既沒有說好中國故事,也沒有揭露西方醜陋,絕對是教改其中一個該被垢病之源。不打破「外國月亮特別圓」,建立正面面對祖國崛起於世界的價值觀,教育將沒有出路。
對中西方認知均不足
對於過去的中國故事,教改選擇可以不提便不提:取消初中必修中史科,後經業界爭取才以「濃縮版」再現;中國文化科則隨預科成了歷史;中國文學科也在萎縮殘存;中文科就變為讀、寫、聽、說的能力培訓。我國優良的文史哲精神文明,於中小學課程幾近沒有個體面的立錐之地。
在不重視文科的前提下,世史科的處境亦好不了多少,可是不提也有不提的好:於文藝復興前的歐洲,總體都不如同期的中國;踏入大航海時代,歐洲的歷史基本就是一部侵略、殖民的「黑歷史」。
前置認知不足,高中又只有三兩科選修,往後更是愈讀愈專,如此,怎能讓學生對中國、西方、香港的過去有準確認知?又如何預想世界發展?
我敢斷言不少學生會幻想英殖香港是個講制度、沒貪腐、倡平等的烏托邦,對西人欺壓華人、在港貪污斂財;英首相在二戰時視香港如棄卒……種種劣跡一無所知。社會至今仍普遍有能說一口流利英語,便高人一等的思維,說穿了多少緣於媚外作祟,對英殖留戀,盲目憧憬白人至上。
中學課程「崇洋媚外」?
對當代中國的故事,教改在上世紀末,資本主義優於共產主義的理論氛圍下,不但在商科集中教授市場供求的資本理論,缺乏對現行中國模式的正面探究;而且各學科提及制度時,往往又高舉西方民主、自由的一套,鮮有討論其缺點。相反,通識科「現代中國」單元,就更似為講授中國發展未完善的問題而特設。
無怪乎,學生可以就內地三農、城鄉差距、環境污染等,說得投投是道,認為國內是個民不聊生的落後地獄鬼國,即使看到居民生活質素大幅提升,在科技等多個範疇已超前香港,也一廂情願地覺得是造假。
不過,對西方資本剝削、操縱市場、壟斷傾銷、國債高企等等,不是充耳未聞,就是趨之若鶩地當作是成功之道。更甚是把西方四處挑起戰爭,弄得生靈塗炭,視為推翻獨裁、解放當地人的「義戰」。如果教育其中一個目的是為學生應對未來的話,從結果論,當今中國處於上升軌,英美卻走下坡,那教改還算達標嗎?
教改錯估前瞻能力
學、教、評既為一體,不應只將矛頭指向課程,而忽略撻伐考評局,何況香港學界終歸以考試主導,公開試的出題方向無疑是教學風向標。可惜,考評局特別喜歡在答題技巧上花心思,想出諸多別出心裁的提問方式。
譬如,中文科閱讀卷有好幾次所引篇章的作者,都表示沒想過自己的文章可如考評局出題者般解讀。又如2020年歷史科那道惹爭議的考題,明顯是過分鑽技巧的牛角尖,而罔顧日本侵華史實對民族情感的傷害。試卷與其在花招上下功夫,不如在實質內容方面多着力,不是更能篩選出有真才實學的學生嗎?
基於考評局在現行制度下,有決定性條件做到以評帶教與學,要是公開試能多問幾條題目反駁「中國威脅論」;指出西方雙重標準干涉別國內政;述及我國該如何走民族復興之路;分析一國兩制優勢,甚或多考忠孝仁義的名句名篇,學校在課時緊拙的課堂上,還能容得下其他歪道邪說嗎?學生有了一定認知,仍會輕易受無稽之談煽惑嗎?
總括而言,教育確實要有前瞻,無奈教改在設計時錯誤預估能力導向,可使學生立足世代。同時,在知識層面上,除了沒糾正英殖的隱諱流弊,沒將該批評的昭示,甚至連該說好的中國故事,也沒教好,哪算符合求真精神?既然作為脊樑柱的理念基礎從開始已歪了,又豈是殺通識一科便能挽狂瀾於既倒?若不在學、教、評各個關節,大刀闊斧革新,僅在枝枝末末小修小補,教育依然會在死胡同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