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 爭拗,可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教育局官員回應問題,指 TSA 不計算個別學生的成績,僅用以評估學生整體狀況,是一低風險測試,固然不錯。有教育學者發表文章,也指出 TSA 不應廢除,但也不主張過份操練,這些話,人人都識講。但家長看到的卻是另一套:孩子被大量的練習折磨得很慘,甚至整個童年成長也受影響。家長在網上呼籲支持廢除,很短時間已得到幾萬個認同。
看看TSA的歷史
更清晰地看問題,不妨回顧 TSA 設立的歷史。這是在2000年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發布的《教育改革報告書》中提出的改革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了解全港學生在中、英、數三科的水平,收集數據,制定改善學與教成效的校本計劃和教育政策,用以改善學生在這幾個學科的能力。學校也可參照該校與全港成績的差異,了解其學生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是否達標。這個評估並不計算個別學生的成績,僅用以評估學生整體狀況,取代了香港學科測驗的原有功能。
這樣看,這是實踐教育專業的一項措施,現在走了歪路,顯然不是成立原意出了問題,而是執行過程出了問題。
專業設想一套 行政措施另一套
行政(教育局、學校當局)干預專業,是問題的癥結。簡單地說,就是教育局無理在 TSA 數據上給學校施加壓力,學校也為提高測試成績,嚴重乖離測試設立的原意,給予學生大量的練習,也為測試加溫加壓。
這些都是查有實據的。例如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就曾指證:教育局會用 TSA 數據為其中一項「殺校」指標,收生有危機學校為免有殺校藉口,唯有「焗住狂操 TSA」。家長的證據更不勝枚舉,較嚴重的指 TSA 練習共有十多本,每天要花超過二小時完成有關家課。
所以既要維護專業,不隨便廢除一項原意良好的學術測試;又要不被歪曲濫用,作為學校提升學能數據的藉口,嚴格的執行監察,是事在必行的。教育局長吳克儉在公開場合指家長如不滿學校在 TSA 上催谷學生,可以向教育局投訴——沒有強化、進一步確立投訴機制,大概只是隨便說說。教育學者指不應取消,也不應盲目操練,用在功利教育的實踐中,也遠離教育現場,於事無補。
強化投訴機制
不要讓事情擾攘一輪,又重回它的基本步,教育局應明令有關官員和學校校長不要再無理用 TSA 向學校或家長、學生施壓,如有違規,一定要嚴肅處理。投訴也不是隨便說說,最少也應像李國章主政時期,因應兩名教師自殺而設立投訴的「陽光熱線」,讓問題能較直接和有效地向當局反映,兼有專責小組跟進執行,才能阻嚇學校偏離教育專業。
當然何謂過度催谷,無法量化,但家長投訴相同案例若多,顯然問題嚴重。何況功課數量超乎正常安排,對學生來說和體罰沒有大分別。濫施補課,也違反每年有特定上課天的規定,教育局查明屬實,便應加以警告,如屢勸不聽,嚴重情況可以「釘牌」(取消資助)。「無良」學校有所警惕,或能稍煞濫操練歪風。
教育當局正視教育實踐不正確風氣,可說責無旁貸,因教育當局不單管政策,也應管執行。凡事敷衍塞責,有違社會期望,也浪費納稅人金錢。
以為 TSA 吵一通,問題就可解決,正如不少社會議題只要熱潮一過,政府官員就可「甩身」一樣,已是不很實際想法,也無助加強社會和諧,無助教育專業健康發展。
據云有家長關注組發動「亂操亂考 TSA 行動」,呼籲家長要求子女做 TSA 功課時不看題目便亂作答,測考時也亂做,令教育局得數據無所用。這樣「玩法」,關心教育專業者自然會「擰擰頭」。但教育當局也不應無視社會怨氣,能否有效解決問題,就看「問責」教育局長如何應對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