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之後就是夏季了,在夏季和春季的交接時間,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因為夏季按照五行學說來講是屬熱的。春季,東方甲乙木;夏季,南方丙丁火;秋季,西方庚申金;冬季,北方壬癸水。一年四季是非常有規律的,和人一樣,從出生到死亡,整個過程就是從盛到衰。所以說,一個人很有必要加強對養生的認識,來使自己青春煥發,在幼少年時期能夠茁壯成長,在中壯年時期能夠開闊視野,在老年時期能夠愉悅地度過晚年,延緩衰老。
春夏之交時,不管是青壯年還是老年,都應該注意下列問題:
一、少吃酸
因為春季屬木,木生火,夏季屬火,這說明夏季和春季關係緊密。既然這樣,為了能讓木很好地生火,就要加強木,孫思邈是道學家,也是唐代最著名的醫學專家,還是一個著名的養生學家。孫思邈提倡春季要少吃酸,多吃甘。孫思邈在養生學的著作裡,講這個觀點,說明什麼呢?因為肝屬木,脾屬土,五行中木剋土,木剋了土,土就弱了。所以為了讓夏季脾胃旺盛,就要適當地多補甘,增強夏季脾胃的功能。肝喜酸,所以要少吃酸,因為肝本身已經是酸了,再多吃酸就超負荷、超限度了,這就是度的問題,這是在飲食理論上要注意的問題。
在中國的本草當中有這樣原則:以物養物,以色養色,以形養形,這就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早晨的飲食是養肝的,中午的飲食是養心的,但是中午這頓飯最好也能有幾種肝,有條件的話,用豬肝、牛肝(或羊肝)、雞肝、魚肝做四肝湯,對養目、養頭、養筋是很重要的。
二、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久卧傷氣
人的站立,依靠骨的支撐。身體站立久了,必然使骨體受損,令人腿部乏力,是以「久立傷骨」,在夏季到來之前,不要久坐,坐久了就傷肉;不能久行,走路太久就會傷筋。走路是膝關節的伸展過程,往前邁步是伸,抬腿就是屈。人體的活動,都是一些伸縮過程,胳膊屈、伸、外展、內收,都是關節和肌腱在起作用,所以坐久了傷肉,行久了就傷筋。
老年人散步不能時間太長,很多老年人散步一兩個小時,這一兩個小時是要消耗體力,而不是增強體力的,只能說在腿力的鍛煉上起到增強作用,而不是使你全身更有力量,這個應該認識清楚。
練功,一般在早晨練5分鐘,練的是反應和速度;中午練內養功和氣功,練8分鐘,主要是以護心臟為主;晚上練15分鐘,主要消除疲勞,恢復機能。練功要有節制,假如早上不是練5分鐘,而是50分鐘,上午還要工作,工作也要消耗腦力和體力,身體就透支了,就不符合健康原則了。所以老年人鍛煉時間不要求長,而要求效。散步15分鐘,效果好就夠了;散步兩小時,效果不好,累得要命,呼呼大喘,這樣練又有什麼用?所以說人做事情,要有的放矢,不要無的放矢。
臥久傷氣,過度臥床,易使肺缺乏新鮮空氣的調節,肺的機能不強健,而肺又主一身之氣,所以人體的「氣」因此「受傷」。為什麼睡眠是8小時,而不是80小時呢?這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界限,都有一個尺度,過度、越界就會適得其反。
對於春季的睡眠,要注意哪幾個問題呢?早晨要早起,從春季就養成早晨早起的習慣,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鍛煉身體,這是春季需要做的。既然春季主筋,就要鍛煉腕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這就需要站立來鍛煉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