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支點:曾俊華「懷璧其罪」

曾俊華雖是中國籍,卻似正遇上「湯若望之難」。

這次特首選舉,正好碰上中國新國力新形勢,「一帶一路」穿越南海和歐亞大陸橋、走向全世界,所以不單是「一國兩制」的內部事,而是關乎中國全球全方位佈局的開局的事。香港這小格局關乎中國走出去這人類前所未有的大格局。新國力和大小格局的新形勢呼喚(三十年前那種)新思維。

達沃會上撐全球貿易、反保護主義,習近平講:「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着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我們希望,各國的大門也對中國投資者公平敞開。」

香港百多年一直是中國和世界唯一未間斷、最穩定誠信可靠高效的大門,但中國對香港一如對西方,愛恨交纏、不斷反覆。際此中美關係新形勢和世界全球化逆流,特首選舉的過程和結果,是中國給世界的一個具體表現──中國要開門或關門、怎樣開怎樣關,要不要利用香港、怎樣利用香港。

二百多年來的中西歷史創傷,迄今中國仍未處理好觸及千百年靈魂深處的陰影,跳不出「悲情心魔」,以至不能抽離、客觀看待西方、現代和世界的事物與問題課題主題,對內對外動輒本能反應陷入狹隘的「華夷之辨、非我族類」盲點誤區,大大小小人與事屢屢搞亂「我與他者」關係,因而誤判誤決錯辦。

超越一國利益的視野

香港門百多年英人代建代管,四十年來中國主導和自己經營,內內外外並不順遂,中國仍未足夠實事求是的反思。西方一直通過香港四十年的「回歸工程」,「大數據」般研究中國的世界觀、思維決策和行為方式。特首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將是中國給世界的新訊號──「一國兩制」打算怎樣正面and/or反面變化、中國走出去打算怎樣用世界共有規則或自己的方式?

在世界擔當「大國」的角色,必需自覺超越一己的利益和觀點,以全球全局全人類為念、多元多度全面實事求是考量,公正對己對人,互相適應和互給空間,才能服眾;必需跳出歷史創傷和糾結的「悲情心魔」,才能以正常、健康心理準確、正確思維決策和判斷及言行,令人心悅誠服。二百年來,中國仍不察、不服現代世界與傳統文明之別,祇懂五千年連續不斷的大中原大一統文明;由個人到集體,有意無意間、有條件沒條件,偏好顯示天朝威儀和形象,被視為復興朝貢體系。走向不一樣大氣候的現代海洋、擔當世界要角,不論什麼方式,中國上上下下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香港是現代世界汪洋大海中、中國(和英國)圍攏起來的「堰息湖」,踐行現代世界通行的多元、自由、開放、寬容、法治、個體、人權普世核心價值與人文質素」。這個與世界對接的「堰息湖」,正是中國學習現代化和現性最好的試驗場、練習所和展示區。

九七問題一個初衷是中國解決中英歷史問題,更是展示中國與西方、現代和世界的新關係的開始。四十年來中國備受歷史和現實的考驗,表現反覆,擺脫不了歷史與文化創傷的「悲情心魔」。現在特首選舉,中國又面臨一次可大可小的考驗。

曾俊華的歷練

數年前,溫家寶說「香港是中國的,也是香港人的和世界的」(大意),他提出「深層次矛盾盾與問題」,期望「香港人民要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保持香港的繁榮隱定」。從長期政府內外表現和社會聲望及民意調查可見,曾俊華比林鄭月娥較符合中港普遍的期望,會有助他基本施政及處理「深層次矛盾與問題」。

按常理,曾俊華二十年來在經濟金融及清潔、規劃及紀律部隊的重要位置上歷經中國的考驗,有國際視野與聯繫經驗、識見和形象,是香港這中外大門的最好「生招牌」。「鬼鬼哋」的他對內是建制與泛民接口,對外是中國與西方接口,可以按中央旨意、省卻中央不少直接間接的麻煩。但現在的形勢,似正正因為這些外國(唐人街)成長的經歷和一直以來(較脗合香港文化)的個體化、自由化洋派作風,他被中國視為「非我族類」。

曾俊華雖是中國籍,卻似正遇上「湯若望之難」。湯若望明末來華,引入先進天文器具及西洋曆法、清初順治帝封為欽天監,依西洋曆法修訂中國曆法,一眾降清的明朝漢臣抱殘守缺誅心,斥他「暗竊正朔」,康熙時被誣繫獄候斬,得孝莊皇太后介入、獲赦後病逝。現在香港某些人(自發或揣摩上意)有一種心魔,個人心魔假國族心魔之名劃地為牢,認為讓他主政等於失去既得一切。

中國獨步人類社會的五千年「以我為主、唯我獨尊」人本文化,二百多年來第一次被更強勢/優勢的西方文明衝擊,幾近亡國亡族亡文。迫於危急存亡,中國需在文化交流、衝突與融會、轉化中決斷取捨,走出一條血路;又要變、更怕變、又不能不變,變時總是妄想無代價、零風險。大小變局中內外及新舊異同雜質交界的人、物與事,得風氣之先、自行煉成新時代新形勢亟需的能力識見,卻必然與既成事實與權力體制、既定政策與路向、既得利益格格不入,勢成水火,常遭「懷璧其罪」橫逆,誅心「腹誹」不絕於史。

滿清第一任駐英公使郭嵩燾,力主「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其實是另一種「華夷之辨」,卻屢遭封閉自私顢頇無能者攻訐排擠欺壓。中共學最先進的西方思想、奉行超前全人類的共產主義,但建政立極後,先清洗國民黨舊社會的放洋精英,再清洗新自己的隊伍中留英美和留蘇聯的精英,稍有港澳和海外關係即是勾結外來(敵對)勢力,等同漢奸賣國。現在中國大量「海龜」,如果單元大一統民族主義不及時開放思想,將來可能歷史重演。

內部長治久安與走出去、成為「可敬可親醒獅」是這二百年來千年變局的「中國夢」。古今中外的「深淺層次矛盾與問題及政經社會歷史人文題課題主題」的驚濤駭浪中,大陸大起大落、大得大失大折騰。

非一般AO

香港百多年英人治港,較順遂以較低代價處理好千百年中與西、傳統與現代、我與他者、落後與先進、變與不變(及怎樣變與怎樣不變)的關係及取捨,無意間建立中西混合的(政經法治行政管理治)「配套體制(multi-institution system)、社會與文化」,為世界各地國族及人民提供全面、一流服務,一直維持良好「國際關係」和「民間外交」。

英人治港並不是為香港引進完整的現代政經社會管治「真品」,而是將各方的條件及元素組合,找到適合中西時空差距的妥協品、代替真品。港大有一套課室、運動場和宿舍內外的培育方法,出產的AO與專業精英在英人半開門BOX中恰到好處、按政策辦事,可以在執行與行政上與世界一流水平接軌。BOX與社會及時代的關係與轉化是他們的自審禁區盲點,政治與管治初階也談不上,遑論國際視野與聯繫經驗、識見和形象。九七回歸後,AO權充政治委任的司/局(部)長,近十多年來急起直追補課,生手上路、跌跌撞撞。

林鄭月娥是典型的港大優質產品,勝任局長在某一方面按政策辦事、執行與行政,但較重官本位的單元單向單軌習氣,脫離社會及時代脈博、政治與管治,不見國際視野與聯繫經驗、識見和形象。相較之下,「海龜」曾俊華不是港大產品,屬於「非一般AO」,也祇有社會及時代感或政治與管治的生活常識(理念水平欠奉),個人稟性思維多元開放靈活,比林鄭月娥較「真.實在」,明顯較具國際視野與聯繫經驗、識見和形象。中國走出去的大格局,亟需香港本身的小格局政通人和、兼容發展,也需藉此給國際社會「多元開放寬容、可信敬可親」的信心。

「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中國用信了二十年的曾俊華,這方向可以通往「中國夢」必不可少的「軟實力」,即使「風險」和「代價」少不了,也是本少利大。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刊登。

洪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