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對英文的要求似乎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所需、絕大多數職業所要求的英文水平其實卻相當低。(Pixabay)
香港是一國際都會,華洋雜處,加上殖民地歷史,在此地工作和生活的人最好能懂英文,是一普遍共識。
但無可否認,香港也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就目前來說,最通行的書寫文字是中文,最通行的語言是廣東話,這也無庸否認。
對英文要求愈來愈高
英文作為學校學習內容的一部份,自英國殖民統治香港開始已然,而時間愈後,對英文的要求似乎愈來愈高。就以最新進入大學的要求,DSE 英文科評級的門檻是4級,考獲此級者只佔整體考生數目略多於26%(2015年數據)。
個別專業對英文的要求或許更高,但卻不能否認,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所需、絕大多數職業所要求的英文水平其實卻相當低。
兩極化的要求,當中有着一個極大的鴻溝。試想,如用劃一的學科標準要求每個學生,影響一個學子的學習生涯將會很大。
中英兼擅證明學制成功?
當然中英兼擅是一個理想,愈多人達到這目標,愈能證明這樣的學制成功。但中英兼擅的目標,卻不能否認要用某方面的退卻來換取的。
其一是單純的中英兼擅,要犧牲的往往會是「中」。在一個日常生活以「中」為主的社會,人們大概會很容易接觸「中」。不是嗎,你看的是中文資訊,說的是中文(即使只是廣東話),接觸得多,這方面的水準是有保證的。但作為母語,「中」的水平是否就止於溝通的便利,便不無疑問了。我們應要求作為華人的香港人,對傳統文化多一點認識和了解,說話要文雅、寫一篇文字不會有太多病句和錯別字,也要有較豐富的文采或文化氣息,做不到,就是學習過程有所缺失,或因某些原因(如抽時間學習英語)令這方面的水平下降。
其二,撇除中英語文兩科,要犧牲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不是嗎,中文科的學習目的既要求寫作文從字順,也要從中表達相當的文化修養(中文答卷出現文化認知匱乏會被譏笑);英文作為外語,學習更要費神。學生花在兩科語文能力的建立和提升上,所耗需時,直接會剝削學習其他學科或發展個人學習興趣的時間。
這樣的學習過程,一般能力的學生會是平平庸庸,得過且過;能力不及者會是學習過程的失敗者。能闖過這些關口的總會有一些人,但天曉得他們的得着原應較現在所得的為多。
過早學習外語 母語百上加斤
不是沒有理據證明這點的。現在學生接觸英語,應由幼稚園開始吧。幼稚園會教英文字母,學簡單的英語句子。這些學生幾歲?4-5歲的人對語文理解有多少?就是學母語也只是努力建立語感和語意的階段,添加一種外語學習,應是百上加斤。
小學是求知慾最強的時期,但吸收一般知識的用心和時間,一定會被英語學習分薄了。學生即使在課堂還有聽或講英文的機會,回到家中,除少數家庭,講英語的機會應是沒有的。
初中生如果進入(一般學生渴求的)英中,最大的困擾就是適應學習語言的轉換。不同科目都有一大堆詞彙要背誦死記,還要學習用英語適當地表達學習內容,沒有較高的學習能力是無法應付的。
為學習能力較高者而設
就這樣,學制是為少數學習能力較高者而設的。這批學生,能進入大學的是十多二十個百分點的前列者,其餘大概八成就是陪跑份子。
這種人人重視 DSE 過關兼取得好成績的學制,製造一些勉強跨得進大學門檻的學子,但不少經過中小學時期的拼搏,到讀大學課程時已感乏力,有能力和興趣再作學術研究者應所餘無多。就是中小學階段要求太多的英語學習份量,令整體學習沒有得到平衡發展的結果。
少數學習成功者以大學為終極目的,大多數跨不進大學門檻的,將來把英語應用於工作上的比例大大減低,學了而不能應用,或沒機會應用,應是很令人沮喪的事情。
「英文很重要」,這是一句無論家長、老師或社會人士都經常強調的句子。但這句話要經得起科學的分析和客觀的驗證,尤其需要有效地體現在對每一個人的成長都很重要的學習過程上。
幼稚園是否需要過早學習外語、小學階段那個時候何種比重學習外語較有效、中英兼擅要用何種質量來體現、怎樣的中英水平才能最有效應用在職場上等,都是教育的研究者和政策的推動者不應隨便繞過的問題。
如何學好母語,當然更應包括如何學好外語,但又不至於影響正常的學習,應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最近「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 2015)研究結果指香港學生科學能力大幅下滑,和一直以來學制要求中英兼擅有沒有關連?港大醫學院下學年收生只計考生任何最佳6科成績,而不再限於4科必修加2科選修科,估計是不想中文科成績差拖累收生。其他科系可能有相反情況:因英文科稍遜而無法取錄真正有學科才能者。
香港學生要學多少英文才好?這不單應聚焦在優秀的學習人才上,更應普及地評估不同程度不同學術表現的學生。在劃一學習要求上,雙語學習的強度、廣度和密度是很一致的,但它能公平而有效地評估不同能力和學科偏向的每一個人嗎?
原刊於鄭楚雄網頁,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