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喝茶、品茶、悟茶看教育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體現了教育的不同層次和深度。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教師和父母可以嘗試和兒童不斷探索和成長,追求一種更為和諧、美好的教育境界。

8月16日,香港貿發局和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了首屆香港國際茶文化論壇2024。我有幸與論壇嘉賓、澳大利亞茶葉協會會長沈祉君先生交流,聽他分享在澳洲推廣茶文化的心得。他說:「茶文化的魅力在於其多層次的體驗,喝茶有3個不同的階段:喝茶、品茶、悟茶。」

筆者發現這與對教育的理解不謀而合。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教育中的不同層次:教書、育人和育人育己、育己育人。每一層次都體現了教育者在不同階段的要求和教育的深刻內涵。本文所談的教育從廣義上包括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教育者則包括教師以及父母。

喝茶:教書

喝茶象徵着教育的基礎階段,即教書匠的角色。這一階段重點在於知識的傳授,就像喝不同的茶時感受茶的基本風味;這一階段須訓練兒童的基本技能,比如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如同學習如何泡茶,雖然簡單,卻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品茶: 育人

品茶是一個更高層次的過程,代表着教育者從單純的知識傳授提升到育人的境界。這一階段強調人格的塑造和價值觀的傳遞,要求教育者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促進他們的多元發展。這如同品茶過程中對茶香、茶色、茶味的細細品味,教育者需要細緻觀察每個兒童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此外,在品茶時感受到舒適和愉悅也代表着教育者在育人的過程中,與兒童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情感聯繫。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教育中的不同層次。(作者提供)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教育中的不同層次。(作者提供)

悟茶:育人育己,育己育人

悟茶代表着教育的最高境界,即育人育己。在這一階段,教育不僅僅是單向的教導,而是一種雙向的成長過程。就如同在悟茶時,茶與心靈的融合。教育者從兒童身上學到純真和創造力,兒童從教育者那裏獲得智慧和經驗。

在悟茶的境界中,教育者開始探索更深層次的教育哲學,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和目的。他們追求的不僅是兒童的學業成就,更是心靈的啟迪和價值的引領。教育者和兒童就像水和魚的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育人育己,育己育人,從而建立共同的學校或家庭文化。這如同悟茶時體會到的茶道精神,道之所在,充滿了和諧與共鳴。

實例分析

如果說喝茶階段主要是單純投入、一味付出,那麼品茶則是欣賞與調整,而悟茶則是接受、包容與大愛,有時甚至是放棄。例如,我們曾以家人或老師的角色輔導孩子的數學功課,特別是那些令他們費解的題目。

喝茶之人重視泡茶的知識和技巧,於是不斷解釋題目的邏輯,鞏固孩子的知識。然而,當他們突然發現孩子終於會了,但一稍微改動,孩子又不會了,於是怒火中燒,難免要大聲斥責。品茶之人則重視茶的品質與多樣性:他們意識到數學可能不是孩子的強項,但孩子喜歡畫畫和音樂,因此開始嘗試用音樂等不同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

悟茶之人則重視在努力之後的接受:在嘗試了各種方法之後,他們明白孩子可能真的沒有理解那個題目的時候,而自己也不是什麼都懂。最終,他們以孩子整體的幸福感為重。驚喜的是,某一天孩子竟然解出了那道題目;即使不會,他們也願意坦然接受。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體現了教育的不同層次和深度。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教師和父母可以嘗試和兒童不斷探索和成長,追求一種更為和諧、美好的教育境界。

陳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