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兒子讀小六的時候,難得可以接他放學,順道與住在附近的兩位男同學一起回家。坐在的士裏,兒子立即從書包裏拿出厚厚的英文小說看,身旁兩位好友立即互看一眼,其中一位說「不要再看英文書了,你要看一看中文書。」另一位立即和應,「對呀,你的作文好危險,還看英文?」兒子依舊低頭看,充耳不聞,兩位好友再說一次:「不要再看英文書了!」兒子最後冷淡地應:「我知道,但我不想。」
兒子對中文書愈來愈抗拒
瞬間車廂內只有沉默,剩下揭書的聲音。坐在前座的我完全不搭訕,因為這句「我知道,但我不想」,確是他對學習中文最真切的想法。其實書籍一直是他成長中最好的朋友,從不離開他,甚至洗澡時也有書陪伴着。在他的書包內,一定有兩三本書,什麼類型的書籍都看,包括青少年版的中國四大名著,不過全是英文作為媒介。初小的時候,對於中文字,他其實是頗為喜歡的,會每天自動抄寫一首詩,然後讀一次。不知什麼原因,對於中文的書籍,愈來愈抗拒;對於中文的課文,距離愈來愈遠;對於中文作文,愈來愈敷衍了事。
對於深愛中文的我,除了心裏十分不明白,亦有點不滿,為何如此美麗的中文字吸引不了極愛閱讀的他?只要是英文書,他什麼都看,同時他也很喜歡數字和符號,偏偏就抗拒中文字,為什麼?其實中文的世界裏一樣是充滿生動有趣的故事,充滿奇幻的神話,這是我的想法。記得高小有一次和兒子討論考試卷中的答案,關於某一首唐詩:「夕陽無限好」,他不認同答案,從此他沒有再抄每日一詩,亦不再反抗試卷中的答案,一律依從,與中文書籍保持着相當的距離,只有那套舅舅送的《明朝那些事兒》一直放在枕邊,直至現在。
太多規範 令人感吃力
可能是中文裏有太多規範令他覺得有點吃力,不認同令他對中文的學習裹足不前。每一篇課文都似乎應該有一個特定的意義或教訓在其中,每一篇名人的故事裏都必須有道理作教育,每一個成語都離不開說教,規範似乎是中文最大的特色。但到高中的時候,作文則需要學生有立意,要有個人對事的看法,對情的感受,從規範到個人,學生是如何過渡的?教科書的範文有言及嗎?指定篇章能幫助學生成長或反思嗎?我相信所有的範文和指定篇章皆是精心挑選,並且是有益於青少年的文章,但教授時有予學生時間體會或反思嗎?
閱讀應是快樂的,並且要容許每一位讀者有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其中。但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有既定的感受要認同,每一個成語或故事都必定有教育的意義在其中,這將令充滿好奇的孩子感到乏味。為何故事必須承載意義在其中?可以只有故事嗎?可以容許孩子有個人的體會嗎?作文可以讓孩子對文字產生更好的興趣嗎?或是看到每一個方格就裹足不前,只困於框框的世界中,抒寫成年人期望的答案?
完成了文憑試,看着他從《明朝那些事兒》轉到《曾國藩》小說,以及不斷發出笑聲的《鹿鼎記》,終於找到令他不能放下的中文書籍。閱讀可以只有單純的喜愛,這就是學習,道理讓他們在成長中體會,遠比硬記來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