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國經濟學分析香港樓市

近年由於疫情和其他因素,政府財赤連連,同時佔經濟非常重要的地產市場進入寒冬,樓價不停下跌,許多人不然會問,樓價何時見底?香港樓價的升跌,也許跟國家真實財力一樣,不是單一經濟指標就能分析其走勢。

主流宏觀經濟學,非常重視國民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這一項經濟數據,可以說,GDP是反映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最重要指標,可是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不會說GDP完全沒用,它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於其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之準確性則不以為然。

GDP反映國力未必準繩

如果拿個人財務作比較,GDP大抵就像是個人的年收入,一個人的年薪有多少,當然反映其經濟實力,但世界上有許多富豪,他們是不領取定額工資的,例如矽谷的企業家,他們的薪金可能是每年象徵式一美元,收入和財富來源主要是依靠股票或認股權證升值,他們可能每隔好幾年才賣出手頭上一部分的股票作生活費,因此統計下,在某些年份,他們的年收入可能是近乎零。可以看出,僅以年收入作個人經濟實力的指標有多大的缺陷,僅以GDP來量度某國的綜合國力亦然。

然而,以GDP量度國家的經濟實力,比起用年收入來量度個人財力更為失真,因為GDP的方程式是GDP=消費(C)+投資(I)+政府開支(G)+淨出口(NX),奧國學派認為最出問題的兩項分別為I和G,或嚴格地說,總之是關乎政府作的決定,該數據就不能好好的反映現實。如果I是純粹私人決定,倒也未必有太大問題(當然,政府主導的中央銀行決定利率,影響私人市場的投資決定,例如過低的利率引發不良投資,那是另一個議題),但許多時候,I和G都是政府作決定,未必有經濟效益。最極端的例子,一些海恩斯學派認為要保就業,僱用失業者挖開馬路,再僱用另外一班失業者把馬路填平也在所不惜。

如果基建的用量過低,年年虧損,這就是奧國學派經常掛在口邊的不良投資。(Shutterstock)
如果基建的用量過低,年年虧損,這就是奧國學派經常掛在口邊的不良投資。(Shutterstock)

有人會說,上述挖窿再填氹的「經濟活動」有什麼問題,失業者拿到錢可以消費,不是也刺激經濟嗎?如果真的要幫助失業者,倒不如直接把錢放進他們的口袋,挖窿再填氹白做,固然毫無經濟效益(相對只發放救濟金),但未必是最差。更差的是興建一些多餘的基建,例如大橋、飛機場等,那些基建項目倒不像挖窿再填氹,做完了事,興建完畢後,還要花錢維護,如果基建的用量過低,年年虧損,這就是奧國學派經常掛在口邊的不良投資(Malinvestment),對國家帶來的災害可以是非常長久。換句話說,一個國家可以不斷靠增加I和G,例如挖窿填氹和新基建提升GDP,不要說是每年5%,數學上每年要GDP增長50%也可以,但換來的是不良投資項目帶來長遠的財政負擔。由此可見,在奧國經濟學派的眼中,GDP不單止不能反映一國的綜合國力,甚至有誤導之嫌。

分析樓價走勢 難靠單一指標

說到這裏,這有跟香港有什麼關係?近年由於疫情和其他因素,政府財赤連連,同時佔經濟非常重要的地產市場進入寒冬,樓價不停下跌,許多人不然會問,樓價何時見底?香港樓價的升跌,也許跟國家真實財力一樣,不是單一經濟指標就能分析其走勢。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經濟實力除了要看年收入外,社會和個人的財富累積也是非常重要,在這一層面上,多年來在全球城市富豪數量榜名列前矛的香港,縱使GDP增長放緩,綜合實力目前還是首屈一指的。

樓市持續下跌,未來本港房屋供應是其中一個關鍵。(Shutterstock)
樓市持續下跌,未來本港房屋供應是其中一個關鍵。(Shutterstock)

樓市持續下跌,很大部分是在低利率的年代,許多資深的地產投資鉅子槓桿過度,現因銀行call loan被迫賤賣資產所致,這個過程非常痛苦且漫長。另一個因素,未來本港房屋供應是關鍵,上一次發生在1997至2003年的樓災,在政府停止了「八萬五」政策和落實「孫九招」後,樓價開始見底。根據數據,至2028年私人市場貨尾加新供應約在11萬伙,這當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跟上次樓災不能同日而語,不算是嚴重的過度不良投資,中產專業人士也未見如97年的過渡槓桿,因此香港樓價能否見底,公營房屋未來的供應又一次成為關鍵。

無論是公營還是私營房屋,過量投資構成的供過於求,需時消化。如果在本地房屋需求疲弱下,政府和私人地產商仍爭相增加供應,樓價便難言見底。但話說回來,筆者並沒在樓價應升或跌作任何道德評論,制定政策者應該早知,高地價政策對香港經濟帶來的利弊作取捨,筆者純粹按奧國經濟學理論,依書直說而已。

王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