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也是一種運動?每日要走多少步才足夠?

跟有強度的步行練習相比,平常工作和逛街行走不會出汗、鍛鍊到呼吸、增強肌力。要姿勢正確,呼吸節奏、環境和心理調整得宜等,才可獲得合理的成效。

有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依我說,坐8個鐘就要行1萬步。JAMA Neurology團隊2020年所做研究指出,步行數量跟預防心血管病發和死亡有正關聯。1萬步到底有多遠?若以香港人普遍身高計算,步幅約是0.75米一步,1萬步就接近8公里,即在標準田徑跑道行20個內圈,時間就視乎個人而定。基本上運動時間愈長、步幅愈大、速度愈快,成效就會更顯著。

香港人每天步行數 世界第一?

史丹褔大學2017年在《自然》期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收集全球111個國家,超過70萬名參與者的步行數據,發現香港人平均每天步行6880步居首位,中國6189步排第二,美國4774排第30。這可能是因為香港人下班後和假日都喜歡逛街購物,而且大部分人都依賴非點對點的公共交通工具,筆者每天上班也要走接近500步才去到地鐵車廂,所以平均數值高並不出奇。

研究結果倒是沒有反映參與者,是否一邊喝着珍珠奶茶,一邊在有冷氣的商場步行數小時。跟有強度的步行練習相比,平常工作和逛街行走不會出汗、鍛鍊到呼吸、增強肌力。要姿勢正確,呼吸節奏、環境和心理調整得宜等,才可獲得合理的成效,沒有強度的步行運動雖然未至於「白行一(萬)趟」,但也枉費不少腳骨力。

正確步行小貼士

正確步行由頭部姿勢開始:大家可以戴耳機邊聽音樂邊走,就不要看着手機做低頭族,並且在頸背用點力將下巴收緊,保持眼平視前方,由側面看耳朵會與肩膊對齊。若上身前傾,代表背部肌肉沒有激發,呼吸也不會暢順,膝蓋要承受額外重量,會產生疲倦感。除了提醒自己保持姿勢外,也可以嘗試撐桿步行,幫助鍛鍊上身和姿勢。

兩肩和手部同樣關鍵,輕微的聳肩將肩關節拉後,不要過度用力,這可減少頸背和斜方肌等緊張,再挺直上身以便好好訓練你的核心肌群和內旋肌肉。肩膊用力讓雙手自然在腰間擺動,除非是在急步行。我們也要選擇舒適、有軟墊的鞋子,步行時腳要提起,不要拖着地面行走,腳跟觸地,再到腳弓及至腳趾向前滾動,動作要自然而有節奏的。

1萬步的目標會否過高?

但是,每天1萬步的目標會否過高呢?根據BBC的專題報道,這個運動量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當時有一種名為「萬步計」(Manpo-kei)的暢銷產品,不知怎樣漸漸演變成一個健康「標準」,後來的研究沒有提出更多的醫學根據,所以筆者覺得平均6000多步已足夠,但多行一步必有利。

我們可以將FIIT模式套用在步行計劃,配合正確步姿,就能夠提高運動的效用:

  • 頻率(Frequency):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建議另外每周做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即5天不少於30分鐘的練習
  • 強度(Intensity):可以解作步速和步幅,可先試行以每秒鐘2步的速度,配合0.75米步幅,一分鐘內完成90米為基礎,適應後可逐漸加快速度和步幅間距
  • 時間(Time):每次至少要維持10分鐘以上,中至高強度的帶氧步行練習,再配合其他運動
  • 類型(Type):可因應體能去選擇步行方式,包括快步(每秒2步或每分鐘不少於100步)、急步(步行速度提高,手臂屈曲90度保持擺動,注意腳掌的着地姿勢)、競步(步幅縮短以達到更高的步行速度,幫助消耗更多熱量,但事前必須練習正確姿勢)、越野或撐桿步行(模仿滑雪動作的步行姿勢,雙手拿着撐桿配合擺動,有效激發身體八成以上肌肉)、太極步(強調良好的姿勢,放鬆關節和調動核心肌肉)。

彭俊耀簡介: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