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之圍城》和教育的互動

城寨本身似是香港百餘年來的歷史影照,學校不妨借用電影的鋒頭,向學生講解城寨的前世今生和回歸前清拆的事情,可以成為一堂充實的國民教育課!

因五一黃金周後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帶起高漲的輿情,原本觀看過預告片時拿不定主意入場,結果都非捧場不可。多個原因:電影描述80年代的情懷,非懷舊一下不可;政府部門親往康城支持電影展影,更說是滿有香港情懷的電影,更非要去分享下不可;還有那故事舞台九龍城寨,謎一樣的神話似地方,只曾遊逛過寨城公園,惟有借光影空間觀賞一番不可。

執筆時還是5月底,網上新聞指電影全球票房數以億計,相信電影帶來的話題性不可輕視。

值得欣賞的港式電影

本欄不是影評,無可否認這部合拍片很值得懷舊;銀幕所見讓人回憶起舊香港電影。

若認為電影描述香港情懷的話,可能時代上有點誤算。電影情節中有的情懷,如你幫我、我幫你,是否會出現在九龍城寨就不得而知;但肯定在戰後和之後內地政治動盪時,大約是50、60年代時的香港地的大小街頭小區內會存在。

生活在80年代的人睇此片的,懷港產片的舊者佔多數;電影呈獻最着力的莫如港式功夫片的情懷。報載電影在港澳台內地掀起熱烈議談,甚至在大中華地區和海外華人圈子內引來迴響,也是合情合理的;80年代培養出來的港片功夫粉絲遍布內地和大中華地區,而且外流港人分布世界各地。

回到電影本身,這是很有誠意營建出來的光影作品,不論希望懷舊下還是感受講人情味的舊香港生活,應該去捧場。新一代港人從銀幕上,可以通過某些角度分享那些年的港人港情。

那些在黑社會的日子

然而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出現一個關鍵字眼:黑社會。不論主角話「不想入黑社會」、本身就是黑社會的「大老闆」還是城寨內貌似寨主的「龍捲風」,在在提醒觀眾處於黑社會故事中;電影講的就是在黑社會的生活。

在黑社會過的日子真的會是溫韾有情義,抑或打打殺殺又過一天?人人心中有數。肯定地講,電影把黑社會和當中的生活過度美化了。帶同年輕人入場觀賞的成人務必在旁加上「家長指引」 。

我們教育界業者日忙夜忙地在學校從事建立學生認識正面人生,美化黑社會的電影或許在轉瞬間就將教育成效打個折扣,甚至「歸零」。

社會上很為吹捧電影時,學校、教師尤其負責訓輔的,必須抓緊機會澄清:電影內的兄弟情不是真的,只是給美化了的虛像。「一入黑社會就是一世」,才是較接近真實!而且以拳腳、暴力是不能解決問題,以暴易暴只會把問題難度提升和複雜化。

在社情一片叫好聲中,我們必須毫不含糊地指出: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把黑社會美化得太多了;電影歸電影,光影情節與真實人生是兩碼子事!

欣賞是否等於認同?

就電影水平而論,《九》片是值得人們捧場,但欣賞不等於認同。從教育青少年角度而言,師長必須小心處理,不要放任讓他們入場欣賞睇戲就算數,配上適當的指導是必須的。

除黑社會這個關鍵字外,九龍城寨的形象也需要加以說明。上世紀人們對城寨的印象大多是藏污納垢、龍蛇混集,為何會有這個三不管地帶?在電影以外我們應該提供機會讓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去了解歷史原由。篇幅所限在這裏難以闡述,城寨本身似是香港百餘年來的歷史影照,學校不妨借用電影的鋒頭,向學生講解城寨的前世今生和回歸前清拆的事情,可以成為一堂充實的國民教育課!當然,這是回望過去的做法。

現在的寨城公園就是以前的九龍城寨的未來。懷舊容易失足於過去的漩渦內,我們應該展望未來。今日香港不宜持續懷緬逝去的往日情,學校應帶領特區新一代向前行出新境地,就如寨城公園那樣,有着更廣闊的一片天。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