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發表之後,有社會人士對政府的財政狀況感到憂慮,特別是對政府發債有不同聲音。
發債只是融資的方法之一,本身沒有好與壞之分,重要的是看發債背後的目的。如果是因為入不敷支,要透過發債來維持日常開支,就不應支持。以個人理財作比喻,若因每月收入不夠抵消每月消費,透過透支信用卡來維持消費,那麼債項便會累積,到了某個時間點就會「爆煲」。政府透過發債來支付經常性開支,的確不合適。
不過,如果政府發債是用於投資,又是否可行呢?這個情況就像個人應否做投資一樣。香港樓價高企,要全額支付買樓款項,一般人不易做到,但透過銀行貸款做物業按揭,就能夠迅速取得物業的使用權,可以自住或放租。銀行按揭既是個人債項,也是一種融資方式。利用銀行按揭不僅能置業,也是一項投資,物業升值能帶來可觀回報。
投資基建不屬經常性開支
政府已經說明,發債得來的資金不會用作日常開支,只會用作投資未來,例如投放在基建項目,包括北部都會區及其他基建項目。造地等基建項目牽涉龐大資金,而且屬於社會投資項目,不是一般經常性開支。
通常牽涉龐大資金投資項目的融資方式有幾種:一、用現有資源,例如以財政儲備支付。估計本財政年度年結之時,特區政府財政儲備仍有約7,000多億元,但這些儲備對保障政府財政穩定有重要作用,不能夠全部用光,須以備不時之需;二、透過私人財團協助,利用市場資金完成有關計劃。可是,基建項目龐大,要把項目分成多個獨立單元,其中有部分私人市場或者會有興趣,但不能完全取代政府的作用;三、透過發債吸納資金,集中發展相關項目。
發債是否一個好方法,除了要看發債集資的金額用在什麼項目,更要看政府財政能否負擔。
評估一個經濟體的發債規模,是以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簡稱負債比率)計算。根據202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負債比率為:美國110.15%;日本214.27%;英國100.75%;法國92.15%;德國45.95%。香港特區政府現時負債比率少於10%,發債空間可以很大。
當然這樣直接比較未必適合,因為香港實施聯繫匯率,港元同美元掛鈎,香港沒有貨幣政策的自主權。美國、日本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多以本幣發行,如果政府缺乏資金償還債項,可「印錢還債」。只要債券持有人相信相關貨幣,就不會出現債務危機。
香港因為聯繫匯率的關係,不能隨便「印錢還債」,但不代表香港不能發債,不過發債比率應該維持在合適水平,不能像歐美那麼高。
根據預算案顯示,就算未來五年每年發債950億至1,350億元的龐大數目,債務比率仍介乎於9%至13%之間,這個規模遠低於歐美。更重要的是,香港發債所得的資金用於基建項目,例如造地。土地是資產,投資資產有回報,對經濟、社會發展有正面作用。
香港市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房屋。香港房屋供應少,原因就是缺乏足夠土地,而且商業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都缺乏。如果政府有龐大的土地儲備,不僅能解決居住問題,而且可按照經濟發展的速度,提供相應土地用於發展,把香港GDP的餅做大做強。
特區政府已發行的債券,目的不是集資給政府使用,而是希望把香港債券市場做大做強,債券的息率可供私人市場作為發債基準的參考。例如iBond及銀色債券發行受到市場歡迎,認購超額倍數高。iBond及銀色債券可以對沖通脹風險之外,還給予投資者一個最低回報,例如上期銀色債券,最低回報率也有4%,適合一些不能夠冒高投資風險的市民。
經濟發展稅收增加
金管局會把iBond及銀色債券籌得的資金,投放於低風險項目,例如美國國債。現時美國國債回報率比較高,足以支付香港iBond及銀色債券的利率。
銀色債券只能賣給香港永久居民中的長者,就算銀債付出的息率比政府投資的回報高,亦可當作政府給予長者的福利。銀債支出有限,公共財政可承擔,可視為財富再分配措施之一。
至於綠債,政府已表明,發債所籌集的資金會投放於綠色項目,這些債項便應該計入負債比率之中,未來發行的基建債也屬此類。如果政府發債比率未來五年最高只是13%,仍屬於低水平。但最重要的是,發債所集資的資本,投入指定的基建項目,這些項目能夠帶來回報、造福社會。
發債的投資回報可分為直接及間接兩部分。直接回報,例如政府造地之後,出售地皮收回大量資金,可以償還發債的本金及利息;間接回報就如政府興建的道路橋樑等基建,增加經濟、社會發展容量,使經濟得以發展,政府稅收隨之增加,獲得更多財政收入。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