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由於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故人們對此熱烈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甫過,就迎來了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之名,乃源於正月為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故正月十五就被稱為「元宵節」。元宵節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誕生了。元宵節的誕生還有一段不同凡響的歷史。漢高祖劉邦駕崩後,朝政大權落入呂后手中。呂后大肆逼害劉氏宗室,有把呂氏家族取代劉氏江山之勢。呂太后死後,齊王劉囊為保劉氏江山,乃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等設計平定了「諸呂之亂」,並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遂將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中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賀。從此以後,正月十五遂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又名「燈節」、「燈夕」,蓋因其重要活動就是點燃彩燈。對於為何要在元宵節點彩燈,則說法不一。第一種說法是,漢武帝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為尊貴的太一神。由於要徹夜舉行,是故必須終夜點燈照明。第二種說法是,東漢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遂下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其後,此種佛教禮儀日漸成為元宵節的主要習俗。第三種說法是,道教將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節」,此即「三元說」。由於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是故上元節要點燃彩燈。
元宵節點燃彩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及至唐朝,賞燈活動更為熱鬧。每逢此日,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寫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隋唐之後,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流傳日廣,進而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至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到了清朝,滿族入駐中原,元宵節等傳統習俗仍得以保留,但元宵節只放三天假。不過,假期雖短,仍甚熱鬧。清朝的元宵節不僅可以賞花燈、猜字謎,還有戲劇、歌舞、雜耍等娛樂活動。康熙年間,滿城火樹銀花,夜夜歌舞昇平,堪稱盛世景象。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 是中國獨具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它來源於民間口謎。三國時期猜謎之風日盛。及至南宋,謎語變成元宵節必不可少的遊戲。人們一般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彩繽紛的彩燈上供人猜想。由於謎語既能啟迪智慧,又妙趣橫生,故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而流傳至今。
中國民間有在農曆正月十五闔家團聚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朝。《武林舊事》一書提到,元宵節流行的食品還有很多,「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䭔、科斗粉、豉湯……」,此處所謂「節」,就是元宵節。從宋時的《平園續稿》、《歲時廣記》等史料觀之,元宵又稱「圓子」、「乳糖圓子」和「糖元」。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故人們以元宵命名之。此乃用元宵指代湯圓之起源。在宋人的詩文中,對元宵的描寫亦甚多。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元宵之名,盛於明朝。《明宮史》載:「初九日後,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細麵灑水滾成,如核桃大。」由糯米做成,或實心,或帶餡。餡分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不同品種,食用時可以煮、煎、蒸、炸等。元宵又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祈求。元宵又名「浮圓子」「湯糰」「湯圓」,宋人周必大所撰《平園續稿》云:「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坐間成四韻。」
清朝同治年間的《巴陵縣誌》載:「『元夜』做湯圓,即呼『食元宵』。」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二》「湯圓」云:「湯圓,一曰『湯糰』。北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
「走百病」乃是中國一些地方在元宵節的禮俗,又名「烤百病」或「散百病」。參與者通常為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到郊外等,意在袪病除災。斗轉星移,元宵節的風俗活動日新月異,不少地方有耍龍燈、耍獅子、日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doctype>作者簡介:
馮天樂,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優異)、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顧問、海濱文化導賞會榮譽顧問、香港失明人互聯會中國歷史文化顧問、中國文化研究院「燦爛的中國文明」專題作者、香港電台節目《講東講西》客席主持、《協進之聲》編委。馮博士曾主持香港電台節目《中國點點點:閱讀中國》、新城電台節目《大中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