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4|研究增加收入方案 達至公共財政收支平衡

2024年是香港復常的第二年,大幅度更改稅制似乎不是時機。但一些多年未調整的政府收費,應按照成本升幅,以及考慮市民承擔能力,向上調整無可厚非。

在2018/19政府財政年度及之後5個政府財政年度中,特區政府公共開支有4個財政年度入不敷支。香港出現的財赤,究竟是結構性還是季節性呢?回顧歷史,或可找到參考經驗。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遭遇連續6年財赤問題,要待2003年內地對香港開放個人遊,香港經濟大幅度反彈,財赤才得以隨經濟好轉而消失。

經濟好轉財赤消失

2003年之後的15年內,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香港錄得輕微赤字外,其餘14年都是盈餘。2019年香港第二度面臨嚴重赤財,當年修例風波影響經濟活動。2020年開始,受3年疫情衝擊(2020年至2022年),香港各行各業大受打擊,政府為穩經濟、撐企業、保就業,撥出大量開支,引致年年財赤。

可見,自回歸祖國以來的26年,香港有11年出現財赤。

審慎理財是每個經濟體應堅持的原則。按照《基本法》規定,特區政府財政應盡量做到政府開支與香港經濟增長相適應,即使個別年份不能做到收支平衡,但長遠來說也應努力達至收支平衡的目標。

2023至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也是赤字預算,預計赤字有543億。(亞新社)
2023至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也是赤字預算,預計赤字有543億。(亞新社)

由2019年起至今,特區政府在4個財政年度錄得赤字,有人認為這或會偏離《基本法》。要達至收支平衡,須量入為出,這是普通市民都懂的道理,即支出必須少於或等於收入。特區政府的收入分為經常性及非經常性;支出也分經常性及非經常性。要達至短期平衡,經常性收入應該能夠支付經常性開支。不過從特區政府過往財政紀錄來看,經常性收入不足以支持經常性開支是大概率的事。經常性收入包括政府收取的直接稅,例如薪俸稅及利得稅等;非經常性收入,例如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政府賣地收益、發展商補地價等,會受到經濟周期影響。

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出現赤字,要達至收支平衡,最佳方式是減少支出。因為企業能百分之百控制支出,但收入受到外圍經濟環境影響,變數較多,非企業所能控制。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體,能否使用這種方法?

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制定,要跟隨一些傳統會計準則,通常估算較保守,以免出現實際情況與預算結果有較大偏離。對於預算案中開支部分,準確度較高,因為政府可以根據過去提供的服務成本作出較準確估算,但收入部分同樣會受到環球經濟影響,特別香港是一個細小開放型的經濟體。

目前非經常性收益銳減

2023至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也是赤字預算,預計赤字有543億,但按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該年度的財政預算會出現超過1000億的赤字,比最初的預算多了幾百億。這幾百億的額外赤字並不是因為政府有特別開支,而是部分非經常性收益未及預期。

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及發展商補地價收益都減少,導致政府少了數百億收入。(Shutterstock)
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及發展商補地價收益都減少,導致政府少了數百億收入。(Shutterstock)

政府收入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現時本港股市交投大減、流動性下降,股票印花稅收入大減。政府已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研究增加香港股市的流動性,希望刺激股市交投量。

第二,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減少。美國過去兩年不斷加息,現時美國聯邦基準利率達至5.25至5.5厘,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跟隨美息上升。現時樓宇按揭的實質利率大部分都在四五厘以上,比起最低時的兩厘或以下升了一倍有多,令想入市的市民卻步,物業成交大減,一手二手物業的成交都減少。發展商心態也轉為保守,早前政府連續多塊地皮都沒有發展商承接,結果政府賣地收益不及預期。

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及發展商補地價收益都減少,導致政府少了數百億收入,所以預計會出現千多億財赤。

有人會認為長期赤字不妥當,應該加稅填補財赤,但加稅原則上是不能因加得減。有人提出要增加資本增值稅或銷售稅填補財赤。這些稅種其實在亞洲金融風暴時,香港曾經詳細討論、研究過,但結果沒有實施。原因一方面由於上一次經濟下行周期到2003年便結束,香港經濟重拾上升軌道,財赤問題解決了,沒有迫切性引入新稅種。另一方面,新增稅種會令香港簡單稅制變得複雜,或有反效果,增加的稅收未必足以彌補財赤,卻會影響政府及持份者的關係。

在環球經濟不景氣之時,各經濟體都想盡辦法增加收入,旅遊業是一個重要選項,因為投入資源不多,而旅客在本地消費,能為本地經濟帶來收益。對於旅客而言,飲食、購物是旅遊必須項目。如果沒有銷售稅,對於旅客消費會友善很多。有些經濟體也有銷售稅,旅客在出境時或可退稅,但手續較麻煩。

銷售稅是一種累退稅,不單旅客要支付,本地居民消費也要支付。如果銷售稅率很高,便會影響市民生活素質。2023年香港零售銷售總額為4067億元,徵收1%的銷售稅,就能為政府帶來41億元的收益。如果銷售稅是5%,政府的收益便有200億元左右。但這是一個總收益,未扣除收稅成本及社會行政成本。如果實施銷售稅,所有零售業的銷售系統要更新,以協助政府收稅。一些使用現金交易的商戶也要想辦法記錄交易金額及代政府收稅款。無論政府、商界都要為新稅而作出額外投資。在七除八扣之後,如果稅率不高,政府能收取的稅收有限。如果收取稅率很高,市民擔憂加重生活負擔而反對,對旅客也不是友善的措施,影響香港旅遊業復甦。

現時香港仍有一定數量的財政儲備,能夠多觀察些時間,看看財政是否如上一次經濟周期一樣,渡過季節性波動。(亞新社)
現時香港仍有一定數量的財政儲備,能夠多觀察些時間,看看財政是否如上一次經濟周期一樣,渡過季節性波動。(亞新社)

資產增值稅恐削投資者信心

政府開徵資本增值稅又是否可行?適用的地方是股市還是樓市?截至2023年底,香港股市是全球第八大股市,市值比英國股市(排名第九)還要大。英國有6,733萬人,比香港750萬人多近九倍有餘,但股市排名比香港低。如果說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也必定是國際金融中心。以香港750萬人的財富不足以支撐全球第八大的股市,香港股市交易的資金很多來自海外。投資者之所以選擇香港股市買賣,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沒有利息稅及資產增值稅。如果香港收取資產增值稅,必定削弱海外投資者來港買賣的興趣。

香港應吸引一帶一路資金

證監會的統計顯示,2022年香港管理的資產規模為30.5萬億港元(約3.9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的資產管理中心,僅次於瑞士。能夠有這個成績,就是因為香港稅制簡單,沒有利息稅、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多年前特區政府取消了遺產稅,庫房每年損失數十億元的收入,卻換來現時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資產管理中心,就是因減得加的結果。

收取物業資本增值稅又是否可行,特別是住宅物業?香港自置居所住戶有130多萬,近五成市民居住於自置居所,很多家庭的財富集中於自住物業。如果轉讓物業時要收取資本增值稅,便會減少市民持有物業的意慾,結果物業交投會減少。之前政府考慮市民退休之後的養老問題,推出逆按揭計劃。如果出售物業要支付資本增值稅,現時逆按揭計劃會否受到影響?按揭證券公司會否考慮到稅項的問題,逆按揭所給予市民每月的款項會否減少?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影響持份者數量龐大。

根據預計政府到本年度年結之時,財政儲備剩餘約7000億元左右,相等於政府維持9個月至12個月的開支,原則上政府還有籌碼改善收支平衡問題。

美國政府限制美國個人及機構投資幾大類中國行業,香港股市有八成以上公司來自內地。(亞新社)
美國政府限制美國個人及機構投資幾大類中國行業,香港股市有八成以上公司來自內地。(亞新社)

如果認為現時香港面對財赤是一個周期性問題,那麼當經濟周期見底、開始反彈,香港財政狀況便會有所改善,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類似。如果認為要加稅填補財赤,政府便要針對印花稅、賣地收益減少作出回應。

目前港股流動性不足、交投減少,主要是中美博弈所致。美國政府限制美國個人及機構投資幾大類中國行業,包括AI、大數據、芯片等公司。香港股市有八成以上公司來自內地。恒生指數成份股內最重要的幾隻股票也是科技類,香港的獨角獸很多是創科企業。美國的禁令使歐美資金不敢投資中國科技類股份,而且減持中國公司的股票,包括H股或者內地A股。去年內地GDP錄得5.2%增長,但A股指數徘徊在3000點以下,恒生指數亦跌穿16000點。

對於歐美資金,出於地緣政治風險的顧慮,短期內要吸引他們重返港股比較難,香港應吸引其他地方資金,例如一帶一路及中東國家的資金,這需要長期工作。香港還要努力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令港股產品多元化,減低地緣政治風險。

至於香港樓市問題,主要是現時按揭利率過高的緣故。若美國在今年稍後時間減息,香港樓市有望企穩。如果減息幅度夠大,例如出現買樓供款比租樓便宜,樓市就能見底回升。早前政府推出的輸入人才計劃,對香港樓市有實質支持。現時到港的家庭已達數萬個,香港的住宅租金已上升。輸入人才數目增加,對租務市場有正面效應。

2024年是香港復常的第二年,大幅度更改稅制似乎不是時機。但一些多年未調整的政府收費,應按照成本升幅,以及考慮市民承擔能力,向上調整無可厚非。

現時香港仍有一定數量的財政儲備,可以維持日常開支,能夠多觀察些時間,看看財政是否如上一次經濟周期一樣,渡過季節性波動。同時政府應該考慮研究各種增加收入的方案,為未來財政預算作更好準備。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