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經典電影──《背對背,臉對臉》

《背靠背,臉對臉》是一部深具跨時代意義的好電影,是體會中國人官場文化的上佳示範。在如此「日趨浮躁、務實功利」,且電影審查嚴格的時代,很值得一看再看。

1994年是電影史上的特殊年份,既是電影誕生100周年,也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佳作紛呈的時代,包括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活著》,以及姜文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三者都獲得國際重要獎項。

然而同時期卻有一部名氣不大,但無論在深度及廣度上,都絕不亞於前者的好電影,那就是黃建新的《背對背,臉對臉》。

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一直高踞9.3,但其IMDB的評分並不高,只有7.4。如此説明了一個問題:這是部很「中國」的電影,只有中國人才能拍出來,其中玄虛妙處也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明白。

我這個中國人早在大學時期已看過這部電影,而且多次重看,但要看出些滋味還是這幾年的事。

小地方,大背景

這套電影的故事相當簡單,是一個地方文化館代理館長在升遷過程中的諸般遭遇,以及與身邊人物的互動。簡單故事的背後卻呈現了中國人官場中那種盤根錯節、複雜微妙的權力及人際關係,猶如一部以小見大的《官場現形記》。

中國的官場文化複雜非常,導演的場景設置也就相當微妙──外邊是厚重的古城牆,裏面是陰暗的廟宇建築(文化館所在地),兩個場景猶如大小不一的框架,完全回避了任何可能的開放性。電影中無論是公務出差、考察采風,還是外出旅遊,這類「走出去」的場景均被省略。

既然如此,那人人唯有擠在如此封閉空間,為了一點可憐又吸引的欲望而爭鬥傾軋,兩敗俱傷。他們即使想衝出去,卻又被撞回來,想突破自己的固有觀念及傳統束縛,又有重重牆壁在外阻擋。

此片攝影特意將文化館的空鏡頭重複出現,由下到上、由外到裏、由局部到整體,配以漸重漸強的音樂,不斷強化着它的封閉與威嚴,以及對人的異化作用。觀眾既能站於城牆之上,也能深入辦公室中,既看別人也看自身,領會出屬於自己的意義。

電影中最後一組鏡頭,是王雙立匆匆走過清晨空蕩蕩的文化館,迎接未知的好消息。遠景鏡頭苒苒升起,這座沉默的古建築千百年不知見證了多少中國人在它腳底下營營役役。此時古舊的城牆上,兒童們正在玩着老鷹抓小雞的古老遊戲……

王雙立走進空蕩蕩的文化館。(《背對背,臉對臉》電影劇照)
王雙立走進空蕩蕩的文化館。(《背對背,臉對臉》電影劇照)

小人物與大角色

《背對背,臉對臉》的每個角色都相當精彩,臺詞更是精煉,將每個人的特徵表露得如此鮮明,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

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位一直無法轉正的副館長王雙立。他出身低微且勤奮肯幹,既有傳統美德也會聰明圓滑,更諳熟官場中逢迎傾軋,可到頭來落得個傷痕累累,心灰意冷。

值得留意的是,王雙立愈是具備才幹,卻離自己的目標愈遠。原因令人唏噓,一來欠缺上層路線,二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只不過是上層官員權鬥中所擺弄的一枚棋子。最終他如傳統士人一樣,悟出知足者常樂的道理,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諷刺的是,此時卻傳來他又有機會轉正的「好消息」,他意味深長地微笑了一下,匆匆離家,跨過厚重的大門,走向文化館的深處……

王雙立的飾演者牛振華是我相當喜歡的演員,演技真實自然,隨意自如,又可細膩地傳達出耐人尋味的深厚意蘊,也因此片獲得當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可惜的是他於2004年在北京發生車禍喪生,終年48歲。

右一是東京影帝牛振華(1956-2004)。(《背對背,臉對臉》電影劇照)
右一是東京影帝牛振華(1956-2004)。(《背對背,臉對臉》電影劇照)

劇中其他角色也相當精彩,例如刻薄陰損的李會計、看似憨厚卻也懂得耍弄權力的老馬、官味十足的冷局長,以及那位官場老江湖徐副局長,這些人的言行舉止,都堪稱中國官場的教科書級演示。

值得留意的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由張嘉譯所飾演的建築公司石經理,那時候他20多歲,居然演出了老江湖的感覺;另一位則是由王勁松飾演的臨時工侯新生。他現在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副院長,是一位將講台當作舞台的好演員及好老師,也曾在《典籍裏的中國》中扮演陸羽,內心戲真摯感人,觸動人心。

左為張嘉譯,右為王勁松。(百度百科圖片合成)
左為張嘉譯,右為王勁松。(百度百科圖片合成)

有啥好看的?現實主義電影的沒落

和第五代的其他導演相比,黃建新無論是背景經歷和導演手法,都別具一格,故此獲得如此評論:「如果說第五代創作的基本文化特徵是重寫歷史,那麼黃建新作為一個個例,則是忠實的時代之子」;「黃建新的電影從來都不是利用社會政治的巨大歷史落差,在銀幕上對已經被現實否定的歷史重複地否定一次」;「(他)不會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去精心營造視覺奇觀和編造故事。他總是與時代同行,以一種真正關注現實的立場去發現當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用精湛的電影形 式來記錄並展現著其中種種矛盾與悖論」。

是的,無論是80年代的「先鋒三部曲」(《黑炮事件》、《錯位》、《輪回》),還是90年代的「都市三部曲」(《站直了,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黃建新都一直關注着改變中的城市和躁動不安的群眾。

與同時代那些重視宏大敘事的導演相比,他更像一位敏銳而冷靜的社會觀察者和批判者,關注點一直是那些城市裏的小人物,故此作品也始終保持著某種開放性,韻味深長,可予人持續反思。

黃建新導演像一位敏銳而冷靜的社會觀察者和批判者。(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圖片)
黃建新導演像一位敏銳而冷靜的社會觀察者和批判者。(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圖片)

有意思的是,進入新千年之後的黃建新偏離了舊時道路,成為業界的金牌監製,側重那類主旋律紅色大片。有論者認為「那個曾經敏銳犀利的社會觀察者與批判者隱去了昨日的鋒芒,箇中甘苦不得而知」,也意味着「日趨浮躁、務實及功利的時代終獲勝利」。

其實在《背靠背,臉對臉》的台詞中,黃建新已有如此感慨,「這年頭,人們都忙着掙錢,誰還看電影啊,有什麼好看的。」在政治因素和市場經濟的浪潮下,寫實電影的生存空間肯定是愈來愈邊緣,上映審批更是難上加難。

無論如何,《背靠背,臉對臉》都是一部深具跨時代意義的好電影,是體會中國人官場文化的上等示範。在如此「日趨浮躁、務實功利」,而且電影審查嚴格的時代,很值得一看再看。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