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不是沒有困難,而且困難不少,但它早已具備寒梅傲雪的能力,可把逆勢作為推動力,把自己推上新的台階。
有什麼困難?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主要有兩種形態:一是隨機震盪帶來的商業周期,GDP上下波動;二是長期性的增長或停滯甚至衰落。中國目前也許還處於商業周期的下行階段,但長期性的增長動力依然強勁。
一帶一路RCEP 減逆全球化傷害
負面的震盪是不少的。殺傷力最大的應是新冠疫情,去年上海封城是震盪的一個高峰。新冠雖已日漸離去,但它的殘餘影響總會如幽靈般在中華大地上飄蕩一段時期。舉個例子,疫情期間大量的勞動力變作防疫員工,現在他們都要轉工,找工作也要一段日子吧。疫情期間,政府及個人總會吃掉不少儲備,現在須節衣縮食,補充回耗掉了的彈藥。
地緣政治帶來大量不確定因素。俄烏戰爭及巴以衝突都會傷害世界經濟,不利中國的出口市場,但這兩處的衝突,也起到把俄羅斯及中東多國推向中國懷抱的作用,使中國能源不足所構成的風險紓緩不少。至於地緣政治主導下,美國對中國實施的科技遏制,卻迫使中國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發展科技,並屢有突破。
貿易戰尚未結束,但中國去年的對外貿易總量及順差都破了歷史紀錄,足以證明中國經濟抵抗逆境能力強悍。
發展商建了太多房屋,製造了泡沫,對經濟傷害很大。但我相信,內地房地產問題所造成的困擾,遠遠不及2008年美國的次按危機,原因是中國社會的儲蓄率高達GDP的45%,新增資本積累迅速,就算債務問題嚴重,也有本錢在較短時間內化解。
中國過去幾年也推出了一些社會改革的措施,例如,在娛樂圈中遏制「娘炮」現象,使「小鮮肉」不如從前般吃香;在教育上,也約束了補習班等迫使兒童過度學習的活動。此類政策或許有爭議,但我們很難說其沒有理據。不過,從數字而言,它們對GDP總會有負面影響。
美國曾說要與中國經濟脫鈎,但後來發現脫不了,改口為去風險化,但實際的影響還是在全球化過程中倒退。
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生產力能夠上升,很大程度靠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所推動,現在逆全球化,容易製造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國應變之道是更加開放,西方世界不可靠,便發展一帶一路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此種方向,應可減少逆全球化帶來的危害。
投資率達GDP四成 資本累積快
上述的是商業周期的因素,它們與長期的增長因素有所不同。我曾做過定量分析,發現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七成來自中國的高儲蓄,三成來自它生產效率(全要素生產力)的進步。
中國的儲蓄率近年約等於GDP的45%,人民不消費,把錢儲起來不是會減少內需,不利經濟嗎?非也!
內需有兩大類,一是消費,二是投資。消費的部分,用掉了便沒有了,對未來經濟無甚助益。投資的部分不同,它使到資本累積起來,有利未來的生產。中國的投資率達GDP的43%,如此高的投資率使資本累積的速度變得很快,也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因。
我們當然可質疑,靠紮緊褲頭節衣縮食來推動經濟,是否有其局限?積累到的資本建第一條鐵路效益或許很大,但若已建了100條,再建第101條,其作用是否已微不足道,不能再推動經濟?這種說法是據經濟學中的「報酬遞減律」而推論出來,本身沒有錯,但我們還要注意另一因素,即生產效率進步所帶來的影響,可足以化解報酬遞減的力量。
美大搞制裁 反助中企生產進步
中國過去生產效率增長率很高,主要得益於全球化及開放改革紅利,但近年生產效率的增長速度放緩,大約維持在每年2%增長左右,我相信是得力於科技與教育的投資。為什麼投資會有報酬遞減呢?主要是找不到足夠多的有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但新的科技卻可為投資界打開一道道門,使他們見到新的投資機會,從而繼續得到豐厚回報。例如,若沒有先進的手機,今天的網購如何能活躍起來?如無人工智能,誰可造出智能汽車?
中國的高新科技本來並無比較優勢,但長期的教育及科技投資,卻使中國掌握了科技實力,此種實力原本也不足夠,因為歐美社會擁有不少專利權,中國的生產經驗也不足夠,市場中競爭不過別人。但美國大搞制裁,反而使中國的市場出現空間,容許了自己已擁有實力的企業去生產,有了生產經驗便成就了飛躍的進步。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