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本法》寫明「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不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序言)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總則第五條),只可惜,何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基本法》中並無明確說明,或許這是立法者有心的設計,留有一些灰色地帶,讓他日有釋法的餘地。
又或編寫諸公知難而避,給資本主義下定義確不易,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要整理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定義,極可能順得哥情失嫂意,唯有含糊其詞(見筆者前文〈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灼見名家,2018年6月30日)。有趣的是,在整部《基本法》中,「共產主義」一詞完全欠奉,而「主義」一詞亦只出現過三次,當然,「一國兩制」便是指1997前香港的資本主義和大陸的共產主義政制,而共產主義便是社會主義的一種,是它的極端。
言則資本主義解釋不易,但共產主義呢?相信連街市雜貨舖阿叔、賣菜阿嬸都深知為何物,筆者父母皆廣東中山農民,他們和平後、解放前走難落香港,為的便是怕共產黨,九七移民、《國安法》移民皆是。「共產」一詞直接了當,即是說不容許任何私產的存在,所有東西皆歸公家所有,政府會按需要分配給人民享用,達致全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大同社會。當然,在今日大陸實行的,是幾經修改後有「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
現時的中美新冷戰,說白了實是上次美蘇冷戰的延續,仍是意識形態之爭,是中共堅持的共產主義和美國堅持的資本主義之間的鬥爭,根據馬克思的講法,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筆者3年前撰文介紹共產主義的歷史(見〈共產主義之今昔〉上下兩篇,灼見名家,2020年5月18日和6月4日),本文要講的,是資本主義的歷史沿革。
不少有大學學歷的人,就算不是主修經濟或商管,相信都修讀過「經濟學101」之類的入門課,對資本主義較深入的認識便由此而始。但資本主義實是個十分複雜的題目,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書作《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1991,聯經)中,便有頗詳盡的討論。筆者非職業學者,本文嘗試用較貼地的語言,去講解資本主義。
亞當史密夫的《國富論》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500年間崩潰,之後西歐經過了約500年的重整和復元,遠程貿易活動終於在11世紀(1000-1100)開始恢復,即是說,不少地區的農業生產,已超過自用、可賣去有需要的鄰區,各地的市集又再興旺起來,串連這些市集的交通網絡(公路、河道、運河)亦迅速地重建,而由市集發展成的城鎮,亦開始由從事貿易的商人和從事加工的工人階層進駐,這實是文藝復興(1000-1500)初期開始的一個無聲革命。
到了1500年左右,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險船隊,開啟了一個遠洋探索、貿易、搶掠和殖民的新紀元,加上同時發生的科學革命、宗教改革和稍後的工業革命,歐人便為人類歷史揭開了「現代」(modernity)的新一頁、亦造就了整整400年的歐洲黃金時期(1500-1900,Golden Age of Europe),歐洲各國排隊逐一成為崛起的大國。
而資本主義的萌芽,學者普遍認為亦是由11世紀已開始,資本主義的一些機制,已被一些城市型國家或半自治地區採用,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翡冷翠(又譯作佛羅倫斯,Florence)、熱那亞(Genoa)和低地諸國(Low Countries)的法蘭弟(Flanders)和荷蘭等。
當時,阿拉伯數目字已傳入歐洲,並應用到會計的複式簿記上,這是現代化的必備條件,即是可以用數目字管理,而大批的統計數據,亦可供學者作研究之用。荷蘭和英國,是推行資本主義的先鋒,它們用不同方式的土地和政治改革,加快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讓農業優化和機械化得以發展。
荷蘭率先在1566年開啟了她的獨立運動(至1648年才完成),亦已善用風車(windmill)技術,先在沿海地區脫水大量增加農地、然後再用到食品加工、鋸木、和造船業上,亦創製了高效率的福祿特帆船(fluyt,又名飛翔船),憑此大力發展捕魚業(鯡魚,herring)、遠洋航運(帶貨業,曾在1670年間囊括了歐洲一半的總貨運量)、貿易(如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和金融業(銀行、保險、證券),一度遙遙領先英國。
但英國後勁凌厲,幾百年的圈地運動(Enclosure)致使耕地和牧地大增,加上對農牧業的科研和改進、牛頓領軍的科學革命、紡織業的工業化、航海業更因1588年的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而加速發展,在1611年便開始拓展印度。而比法國大革命早百多年的英國革命(1642-1688),更削減了君權、並大力提升民權、民主。到了1664年,因打敗荷蘭而奪得美洲的紐約和在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1756-1763)中打敗法西兩國,取得北美的控制權,包括加拿大和美東各州。英國遂成為歐洲的新貴、崛起的超級大國,繼西班牙和法國後,成為又一個不日落帝國。
英國人再接再厲,現代蒸汽機由紐科門(Newcomen)和瓦特 (Watt)分別在1712和1776年推出,將人類歷史帶進了一個嶄新的工業革命紀元。而就在瓦特蒸汽機推出的同年,亞當史密夫(Adam Smith,1723-1790)發表了他洋洋13萬言、兩大冊的巨著《國富論》(簡稱Wealth of Nations,全名是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意即國家財富的本質和成因之研究)。
《國》書在史氏生前曾修訂4次(1778、1784、1786、1789)並增多兩冊,後世公認此乃現代經濟學的開山經典,史氏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或「資本主義之父」,他奠定了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之後一個半世紀的學者,基本上是參照《國》書的框架去研討經濟規律的。當然,史氏有同路人,但亦有批判者。
史密夫乃蘇格蘭裔英國人,主要在蘇格蘭生活,肄業於格拉斯哥(Glasgow)和牛津大學,曾在格拉斯哥和愛丁堡大學任教,啟蒙運動大師休謨(David Hume,1711-1776)是他的同裔兄長級好友。史氏用了17年的時間搜集資料、其中兩年在歐洲周遊列國,探訪了當時的知名學者、文化人,其後再用10年的時間去寫《國》書。他仔細分析當時歐洲各國的治國經驗,歸納出一系列人民致富、國家強大的因素/條件/概念,包括勞動力、人口、貨幣、市場、私利、公利、資本積累、物資供求關係、財富與資源的分配、農業與工商業的輕重、政府財政赤字、國債等等。
史氏寫書之時,由蒸汽機帶來的高速工業化尚在起步階段,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在歐洲仍是主流,即是國家的經貿,以公營、或擁有專利權的私營企業為主(如英荷兩家印度公司),旨在用外貿增加國家財富,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的手工業,實弊多利少。工業化提升需要開放市場,經濟自由化的主張便漸成氣候,各政黨在英國國會亦已交鋒多次,史氏在書中便大力提倡,更借用了法國重農學派(Physiocracy)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口號。
有趣的是,《國》書中有用到「資本」(capital)和「資本家」(capitalist)二詞,但沒有「資本主義」(capitalism),史氏當然便沒有開宗明義地給它下一個定義,到了他死後百多年,「資本主義」一詞才在學術討論中出現,言則在文學作品中早已使用。首部《國富論》的中譯本,是1902年嚴復用文言文寫的《原富》,是一部簡化後的輯譯本。
《國富論》之後的發展
史密夫的後學者眾,對《國》書中各個概念作深入研討,並加入高等數學元素,不少更各自成一家,如黎嘉圖(D. Ricardo,1772-1823,亦有譯作李嘉圖)、米爾父子(父James Mill,1773-1836,子John S. Mill,1806-1873)、馬爾薩斯(T. R. Malthus,1766-1834,人口論)、韋伯(Max Weber,1864-1920)、宋巴特(Sombart,1863-1941)、熊彼得(J. A. Schumpeter,1883-1950)、凱恩斯(J. M. Keynes,1883-1946)、佛利民(M. Friedman,1912-2006)等等。到了19世紀末,經濟學成為一般大學學位課程,但首個諾貝爾經濟學獎,要遲至1969年才頒發。
毫無疑問,在史氏時期的資本主義,其過分的放任、缺乏公德心的私利追求,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如剝削工人、童工、貧富懸殊、環境污染等等,受到社會主義者的鞭策和批判,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8)和他的信徒便是最猛力的批判者,黃仁宇便稱他們為「資本主義的病理學家」!馬氏更創製了自己版本的共產主義,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在1848年共同發表宣言,鼓吹不惜用武力推翻資本主義政權,由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時至今日,資本主義仍無一個公認的學術定義,各家說各法。但撇開學術討論從實際考慮,資本主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一套實實在在的治國方略。依筆者的理解,它有下列特色:
- 國民可擁有私產,即是個人的錢財、物業、勞動力、才能、知識產權、貨物、生產資源等。
- 工人賺取到的工資和商人從投資中獲得的利潤,皆是私產。
- 在合法的情況下,私產可以被修改(加工、優化、升值)和自由轉讓(買賣)。
- 私產的擁有、修改和轉讓權,會受到法律的保障。
工人爭取較高工資、和商人優化商品爭取較高利潤,便是私利的追求,而這追求便是增加國家財富的「無形之手」。工人有權以進修提高升職能力,廠家有權研發增值的新產品,而商人亦有權用各種合法營銷手段取得最大利潤,所以私產必須受到法律保障。禁止工會和罷工,或限制銀行存款的出入,或過分管控工資和商品的價格(如房地產或食材),是有違資本主義原則的。
毫無疑問,私有制和法治是資本主義的基石,而絕大部分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有民主的,但民主並非先決條件,不少現有的君權國家,如專制君權的沙地阿拉伯、汶萊、阿曼,或半君主立憲的阿聯酋、卡塔爾、巴林、摩洛哥、摩納哥、不丹等,都是奉行資本主義的。
二戰後的政府干預拉鋸戰
一次大戰後世界秩序重整,1920、30年代更發生了全球大蕭條(由紐約1929年華爾街股災開始),失業率高企,各國皆投入大量政府資源加建公共設施,如起橋、修路、築水壩等來刺激經濟,政府豈能不干預?而在戰時,更有徵用私產之必要,國民便要暫時放棄私產權。
二戰後,全球各國需要更大的重建,政府又再次大力干預,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便順勢出台,凱氏的大政府政策、加大市場監管、慷慨的國民福利,主導了歐美長達30年之久(1950、60、70年代),將資本主義改到體無完膚,公營企業的比重大增、關稅、公司利得稅和人民的各種稅項亦大增,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之後,小政府、少干預的政策大反撲,主要領軍者是芝加哥經濟學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和它的大將佛利民,捍衛所謂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由放任,猛力反擊凱恩斯主義,這是一個資本主義復古的大鐘擺。美國列根總統(Reagan,任期1979-90)和英國戴卓爾夫人首相(Thatcher,任期1981-89)皆忠實擁躉,但經過十多年矯枉過正的不干預,結果問題仍是一籮籮,貧富懸殊加劇,國債、通脹、銀行借貸利息和失業率高企。
經過這兩次拉鋸後,各個民主國家都學到,不能一本經書用到老,現今全球大多數的非共產國家,所實行的資本主義,已不是史密夫那套了,是各色各樣的混合主義,雖仍是以資本主義為骨幹,但夾雜了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機制,亦化整為零,對各問題逐一對症下藥,絕不一刀切。民主的好處,便是讓不同的政黨、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治理不善者便應下台讓位。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自馬、恩的宣言後,已是175年的長期交鋒了,而蘇聯作為共產主義的大佬,其政治實驗的徹底失敗,似乎尚未動搖到剩下來的5個共產國家(中國大陸、北朝鮮、古巴、越南、老撾),而中共更接手成為該集團的大佬。目前的中美新冷戰,無非仍是兩個主義之爭,將來鹿死誰手,實難預測,需時可能比上次美蘇冷戰的70多年更長,是四、五代人之事吧,筆者和絕大部分的讀者,未必有幸見到了。
香港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基本法》寫明只到2047年為止,到時便要改為一國一制的共產主義,這個改變很難一蹴即就,必須有一個過渡時期的,現只剩下24年的時間,就算過渡已經開始或正在積極部署中,實亦無可厚非。
鄧小平講的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相信應可繼續,因為在今日的大陸,跳舞已不再是小資產階級的非法玩意,有些地方更受到官方的鼓勵,而國內的股票市場亦不只一個。賽馬較為敏感,但如果澳門的跑狗和賭場可以繼續,香港的跑馬和麻雀館或可一視同仁。
而港人用慣叫熟的洋名 John、Paul、Michael、Joseph、Anson、Donald、CY、Carrie,去慣行熟的彌敦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太子道、英皇道、波斯富街、軒尼詩道、皇后大道東,又皇后大道西,但望到時洋名亦能照用照叫,不被改成「搞搞新意思」的怪雞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