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向淺中醫,足部痛症也不例外。在香港,礙於公共醫療資源緊張,除非有明顯創傷和緊急症狀,初期的治療方案都是着重休息,進行伸展運動和處方消炎止痛藥。不少人會選擇看家庭醫生,或到私家專科診所求醫,更多是抱着「明天會更好」的心態,諱疾忌醫。
痛到什麼程度應該去看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如果有方法從外觀和測試得到初步辨別,對預防和及早求醫有很大幫助。以下的痛症都發生在腳踵附近,由於位置接近,十分容易混淆:
常見的炎症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由腳趾伸延至連接跟骨前端,所以痛點位於足弓(內側居多),其次是腳踵底(不是腳踵後)。天冷運動、早上起床或久坐後步行時,筋膜被拉長會導致劇痛,一輪活動後暫時得到紓緩,但不久會再復發。治療師會為患者進行超聲波檢查,同時以手按壓嘗試找出痛點。足弓異常、肥胖、退化、鞋類不適、生活習慣等因素,都是常見的病因。
脛後跟腱炎:小腿後側肌肉末端的阿基里斯腱,因運動過量可導致發炎及疼痛,痛點在後踵對上的皮下淺層軟組織。長時間坐着不動便會發痛,走一會可短暫紓緩痛感。在筋腱發炎而未有鈣化前,患者須盡快接受治療,由於筋腱血液循環不完善,而且處於受力位置,癒合能力會較差。治療師於患處進行超聲波消炎、電療止痛等都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跟腱滑囊炎:這種炎症的痛點位於脛後跟腱炎更深入處,難以觸及,是在跟腱末端和腳跟骨匯合處,負責分泌滑囊液潤滑關節的滑囊發炎。滑囊在關節受壓下受損,由於位置遠離皮層,除了處方藥物外,局部注射也是可行的方法。
變形問題
哈格蘭畸形:腳跟骨骨質增生問題並不罕見,經常跑步者容易患上此症。因雙腳運動過量,或穿着過硬的鞋款,跟骨頂端和筋腱長期磨擦,就會出現增生和軟組織腫脹發炎。腳踵背後會有明顯的硬組織突出,痛點正正是該處,按壓或蹬高腳跟時就會感到痛楚。高足弓和阿基里斯腱過緊或過短是成因,檢查時可特別留意。治療方法有動手術切除部分骨質或軟組織。輕症者則須先停止穿硬鞋或高跟鞋,並暫停運動及多休息數星期至數月便會好轉。期間多做小腿肌腱伸展,以及穿着保護性強的鞋子或矯形鞋墊。
拇趾外翻:正常的腳趾會指向前方,而拇趾外翻的患者大姆趾會內旋轉或斜向靠近第二趾,嚴重者兩趾部分重疊。另外大姆趾趾根關節位突出,俗稱「波子骨」,按壓時會感覺刺痛,跟鞋子內側磨擦,逐漸出現紅腫和滑膜炎。其餘四趾亦因姆趾變形受壓迫於鞋內,有可能出現變形和易藏污垢;前掌受力不平均,促使足底生厚繭(生雞眼)。
扁平足、風濕性關節炎、韌帶鬆馳者較容易患上此症,要避免穿着狹窄的尖頭或高跟鞋,選擇寬闊鞋頭讓腳趾有活動空間,也減低波子骨磨擦。病症初期沒太大感覺,宜開始改善腳部護理。處方消炎止痛藥減輕滑膜炎,可減輕疼痛。物理治療師會教導患者進行腳部運動,增強肌力和強化韌帶,矯形專科可提供姆趾膠托,或鞋墊改善扁平足。
蹠骨痛/前掌痛:連接腳趾骨和腳掌跗骨的蹠骨,即是常見生雞眼的前腳掌位置。患者步行提踵時,因牽引蹠骨關節屈曲,使到前掌的底和背面會感到痛楚及灼熱。可以用手將整排腳趾推壓向上,看看是否感到痛楚。
八字腳:八字是指站立或步行時,下肢出現內旋或外旋,基本上只要從上面往下看腳面,會看到一對腳尖分別指向中間(內八字)或指向外(外八字),常見於發育未成熟的幼童腳上。醫生會詳細檢查腳踝、膝蓋、股骨、脛骨和髖關節的旋轉情況,找出是整體或個別關節變形,還有足弓弧度、以及肌肉等軟組織有否過度收縮或痙攣。
扁平足/高弓足:治療師會觀察腳掌放鬆時足弓的弧度是扁平或偏高,站立時足弓有否消失,步行時腳踵有否偏歪,鞋跟的內外側有否出現明顯不對稱的磨損。腳印測試法用濕毛巾輕微抺濕腳掌底部,站立在舖在平地的報紙上兩秒,觀察紙上的腳印,正常腳形的足弓印記大約佔整體足弓的一半,過多代表偏向有扁平足,過小或沒有印記就很可能是高弓足了。若要準確判斷,足弓和腳掌骨骼結構可到化驗所進行X光檢驗;而檢查腳形、尺寸、足弓弧度或收集步姿等數據,部分專科門診或治療所都設有專業足部測量儀,幫助病人深入檢查,並由治療師提供意見。
投書者簡介:
彭俊耀,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