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探討了關於100分制的影響。馬上有不少朋友說,「但是總得有個標準呀?」「不用100分,用什麼?」更有更直率的:「這太離地了!教師看了沒有用。只有打擊士氣!」
首先,作為學者,最重要的是實話實說。提出問題,不等於就有解決方案。分析問題,有助於認識事情的真相,但不等於就能夠改變現實。而且,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分析得愈深刻,問題挖得愈深,愈難解決。但不等於就此不要繼續深究。
最不幸的情形是:由於分析觸動了現狀,或者與當時的政策唱反調,又或者與民間的文化信念相悖,於是見解被否定,被壓制……這些都是常見的事。當然,不排除有學者知識憑空臆想,的確離地;但更多的時候,是學者的良心所致,也就是實話實說。
第二,現在的情形,到處都有對教育不滿的聲音。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如是。人們不滿的,有些的確是非常過分的現象,有些只是人們認識的差異,有些則是非常表面的瑣事。即使如此,不分析這些現象的背後,這些不滿就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世紀之交,香港的教育改革,花了一整年全城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教育應該是……?」從而把教育的發展,從純粹的經濟話語,轉移到學習話語。那時候的背景,家長不滿學校,教師不滿學生,僱主不滿本地畢業生。改革之前,教育統籌委員會做過七個報告,涉及教育制度裏面的方方面面,有學者統計,裏面的建議超過270條,都是很認真而具體的建議。但好像都不能解決人們的不滿。當時的改革,在全社會面前展示了新的目標,配以新的內容(課程),大家有了新的方向。一些舊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教育界出現了新的氣象。那是一個移風易俗、調動全社會的大動作。
教育要變 絕非無病呻吟
這樣的變革,有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如此大動作的變革,不會輕易再發生。
現在人們的不滿,也說明世上沒有永葆青春的變革。已經是四分一個世紀,社會又變了!環境已變得不復舊貌,人的思想意識也不再一樣。上一次變革沒有也毋須觸及的深層元素,現在成為問題了。
這就是本欄一直不斷強調的:社會變了,教育碰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關鍵就是工業社會關心的把人類分類分等的教育功能,已經不合時宜;因為社會已經不是一個可測的、固定的、嚴格的金字塔。學校的圍牆,已經開始動搖;學生的學習,已經遠遠超過課程的範圍。變幻的社會,已經不可能把學生局限在單一的學歷和職業期望。關鍵的一點,把學生關在分數的牢籠裏面,是蒙蔽了他們,對不起他們。
第三,筆者也非常明白,100分這回事,還會延續一段長時期;不是某項政府政策,或者有哪位英雄振臂一呼,就會改變的。老實說,文首的那些問題,都不容易找到答案。我們要準備與100分共存。那難道我們就忍辱偷生啦?就讓這種其實不合理的、有害的分數制度統治學生的生活?
筆者現在的觀點: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非常多,我們無法一下子全部清理。100分制與觀念的現實,不在話下。但是,(一)我們可以花一點心思和努力,壓縮100分制引起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對於分數的高低,教師可否不要刻意強調?家長不要過分褒貶?又比如說,減少「分分計較」,淡化分數差異的顯著性。
分數之外 騰出更多空間
(二)這裏的壓縮,是為了騰出空間,讓學生有更多不必記分的學習和活動空間。我們閉目想一想,學校裏面不記分數的活動,其實很多很多,裏面也有豐富的學習經歷。不把這些活動當作可有可無(因為不算分數),而是重新檢視和擴大它們的重要性。在疫情裏面,香港的學校其實在這些方面有了不少的突破。
(三)提防把一些不必算分數的活動,勉強納入記分的範疇,例如上周提到的100分conduct mark。固然,以為所有的學習都可以量化,是一個時代的迷思;全球到處都有探討。但是在學校的層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不必受公開考試和行政要求的束縛,開展種種不必數量化、標準化的學習活動。
第四,逐步減少100分制的負面影響,在制度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變化的空間。就大學收生而言,相當多的大學,還是把入學學生的成績(分數),看得很緊。學生報考也會考慮自己的分數,比較適合報讀哪一些課程。而坊間一些報讀「攻略」的出版物,也會「指導」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成績,優化自己的錄取機會。有一段時期,大學還要上報自己收生的平均分數;有些大學至今還要求各個學院上報收生的分數。
這一方面是沒有努力或者能力設計出一套分數以外的收生標準。數年前筆者訪問過一些在校內負責收生的學者,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我們也覺得按分數並不能讓我們收到最合適的學生,但是離開了分數,會承擔『不公平』的批評壓力。」他們的潛台詞,其實是說,按分數收生,並不是最合理。站在理性高地的大學,為什麼能夠允許這樣的不合理現象繼續存在?
大學收生 貴在廣開門路
話得說回來,不少大學,不少大學的部門,都開始有分數以外的途徑(如面見、遞交書面志願……),減少純粹以分數收生,而並沒有引起什麼負面的效果。不妨可以看一看,美國許多大學,而且是名牌大學,近年已經不再要求報讀的學生遞交標準化測驗(如SAT)的成績。他們是如何考慮收生標準的?也不妨看看英國的傳統,中學畢業前一年(Lower Six),就會給報讀生備取(conditional offer)資格,往往就是讓有另類表現的學生,以較低的分數入學。這些都是分數以外的收生考慮。
另一方面,各所大學也正在開放入學的另類門口。最近的亞運會,就可以看到各所院校都會有一些優秀的運動員,他們並不都是憑分數被錄取的,有些大學還大張旗鼓地申明歡迎這些體壇精英。轉念一想,既然體育的成就可以被承認,那麼其他方面的成就可否也被承認?
也有制度後面的潛在文化:搶學生!這就包括大學、中小學甚至幼稚園。100分背後的哲學,是攀比。在筆者進入大學的年代,大學入學率不及1%,分明是擇優的哲學。今天,大學收生已經是中學畢業生的大比例,擇優競爭的程度應該大大減弱。北京、上海、台灣也都是如此。這說明世界上並沒有「不適合讀大學」的學生;但是持相反觀念的人還不少。還有人在說,「大學嘛,就是專門培養精英!」沒有睜開眼看看社會的現實。即使在二十世紀,不少社會精英並沒有讀過大學。人到40歲,還有誰有興趣知道你念過什麼?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精英。精英不再是一個「尖端」的概念,而是一個「多元」的概念。筆者也知道,要大學接受這個概念,不容易……筆者也理解。
最近有機會接觸一些小學校長,都認為向教育當局「交分」,已經不再對學校有太大的影響。善哉!最近訪問內地學校,競爭更激烈,但是小學不少是就近入學,沒有「搶學生」的餘地。這對我們不無啟示。
筆者這樣想:關於100分的討論,絕非無緣無故的高調;而是將來歷史回顧,很可能是一個笑話。對孫子說:「你知道嗎,爺爺那時候讀書,都要爭取獲得100分!」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