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往福建走了一趟。先到閩北武夷山及南平市建陽區,這範圍是宋代建盞燒製的區域。繼而尋訪以燒製白瓷聞名中外的屈斗宮德化窯址。
武夷山位於閩北,景區山水名勝不少。這趟行程居停於舊街,住宿點隔河正對大王峯,樓下有喚作「炊煙」的網紅食店,陳設具心思,喫食有創意而稍精緻;周邊民居與旅館混雜,生活氣息濃厚。
租車自駕前往景區西北的遇林亭窯遺址。漫步參觀兩條宋代龍窯基址,踏足遍地瓷碎的堆積層。遺址設有展廳介紹窯燒故事、陶瓷製作模型,以及觀賞窯址昔日所產,其中以描金彩為特色的黑釉盞最著名。
繼而駕車前往昔日建盞的核心產區:建陽區水吉鎮;路程不短,高速公路及隧道路況優良,導航清晰。抵達略顯老舊的水吉鎮區,古窯未見,卻碰上鄭墩村明代牌樓及老舊建物,古意盎然。在鎮街先喫一碗扁肉湯,加一件現烤的燒餅,再覓那藏身鄉村的窯址。古窯位於池中村與後井村之間,分布於蘆花坪、牛皮崙、大路後門、營長墘等處。單是大路後門,近年考古發掘已清理出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龍窯基址10座。窯址大多於考古後掩埋及圍封,幸得村民協助,可以闖進大路後門一座窯址參觀。
福建地區古代多產黑盞,其中建盞最知名,釉色深青、玄青,以至烏黑,特色是鐵胎厚釉;與常見的古代青瓷、白瓷不同。
皆因唐代以來崇尚點茶,至北宋士大夫生活沿襲點茶、鬥茶之風;鬥茶要看湯色,以纯白為上,即北宋末李邦彥所記「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黑盞最能顯白,這是黑盞風行當時的緣故。宋徽宗評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這是指茶盞燒製時,坯釉胎瓷受熱及還原氣氛的變化,釉面形成流紋玻璃相,即烏黑釉體能顯露銀色兔毫為佳品。
南宋中晚期,泡茶法漸漸取代點茶法,散茶條冲泡取代碾茶末筅茶沫,更有說明太祖禁令鬥茶,黑釉盞由是衰落而停燒。
離開武夷山,乘動車往泉州,在西街嚐福建美食,逛開元寺,在舊宅民宿停歇休整,繼而赴德化縣。
泉州市德化縣縣城人口頗多,一片繁榮,周邊所在區域窯址遍布,如今統一劃為屈斗宮德化窯遺址管理。先往參觀瓷器博物館,豐富認知,繼而驅車逐一走訪:龍潯鎮丁墘村太平宮窯,寶美村破寨山南坡屈斗宮窯;三班鎮蔡徑村洞上月記窯及記號窯,大寮村美林─內坂窯及大壟口作坊區遺址,四濱村梅嶺窯;蓋德鎮浦板村歧宗初溪窯,蓋德村碗坪崙遺址,大墘村大境祖厝腳殘窯,三福村窯等。
其中有盤活復燒的、有維護重修的、有完好而雜草隱沒的、有考古後掩埋的、有遭田地破毀的,也有持續過百年窯燒不斷的。
長達超過百米的龍窯,依山坡而建。走進窯爐,窯體內部弧度半徑兩米高,窯頂砌磚如龍脊骨,底部階級寬濶;窯口或窯門隱約透光,感覺就是闖進千年隧道。
德化地區早於唐宋時代以燒製青白瓷聞名。元代來華的馬可波羅,其遊記記載:「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德化),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至明代,德化生產青花瓷同時,亦以白瓷聞名,杯碟、水注、小盒,以至觀音塑像等各式白瓷製品大量生產。德化縣境中部戴雲山所產純白高嶺土及瓷土,低鐵高硅高鉀,瓷胎緻密,釉色瑩潤,成品如脂似玉。德化瓷多運往泉州,海路出口販銷至東南亞、印度,以至非洲、歐洲;其白瓷被稱「中國白」,其中又以豬油白、象牙白、孩兒紅等色相尤受喜好。
訪古窯、尋舊跡,沿途鄉間民宅處處,村民友善。秋色已近,禾稻結穗片片,小作坊堆積大量柴薪,開闢柴燒創藝。窯址河岸又覓得大片沉澱池、淘洗池舊蹤,偶見廢棄水碓,腳下踩踏着古老匣砵地瓜瓷碎堆積,兼且沿途尋得喫食充滿地方特色。這趟文化之旅,收獲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