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會懂得愛嗎?

人工智能正急促發展,人類視人工智能為彰顯人類智慧成功的里程碑。在日常生活努力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工作,但卻不知不覺地取代着自己。筆者從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的作品《人工智能》中探討人工智能與愛。

人工智能是現今一個熱哄哄的話題。但想不到在差不多20年前,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的作品《人工智能》已將人工智能及其道德議題帶到社會中,而這些議題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大家深究。故事背景的地球因着暖化而帶來大自然限制,生育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制度,機械人成為取代人口生產力的工具。生產技術也成熟至可製造一個懂得愛人的機械人。任職機械人生產公司的亨利,因為親生子生病,故領養了機械小孩大衞給太太莫妮卡,以替代正人工冬眠的兒子及慰藉太太的心靈。

莫妮卡由排斥大衞到接受大衞,母子間開始建立了感情。但因莫妮卡的親生兒回家後,家庭中的關係開始起了變化。最後因一次誤會,亨利和莫妮卡忍痛決定拋棄大衛。而大衞與機械玩具熊泰迪便踏上了尋找做真人類的旅程,旅途中結識了逃亡中的牛郎機械人喬,彼此建立了友情,彼此並肩向尋找藍仙女的旅程而進發。最後大衞在海底發現了被海水淹沒的一座樂園,內裏有一尊藍仙女的雕像,大衞便向仙女一直許願,直至能源耗盡。大衞被冰封了2000年,那時人類已滅亡。地球只剩下透過自我不斷完善而進化的機械人。它們重新啟動了大衞,並希望大衞快樂,所以決定滿足大衞的心願,利用DNA複製一個莫妮卡(母親)。可惜再生人的生命只得一天,大衞與母親渡過短暫而快樂的一天後,帶着眼淚和微笑在母親的懷抱中進入夢鄉。

誰更懂得快樂的真締

故事中的人類為了使自己快樂而製造機械小孩。機械人懂得愛人,但人如何回應對機械人的愛呢?大衞學習沖咖啡讓莫尼卡快樂,努力建立與人的關係,着眼媽媽的感受。但爸爸亨利及媽媽莫尼卡都只視大衞如泰迪一樣,只是一件玩具。劇中玩具熊泰迪一句︰「我不是玩具。」充分交代出人與智能機械人對機械人生命的不同價值。最後一幕講述二千年後的地球,AI機械人取代已滅絕的人類,AI最欣賞人的情感,同時也是最想大衞獲得快樂的「人」。人能製造恆久不壞的機械人,並帶給人類快樂,但人卻不會珍惜;AI機械製造只能活一天的複製人,但AI卻視而重之。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也是一個反思,人懂得教AI去愛,自己卻不能做到,哪誰才是懂得真愛?

窮一生追尋着什麼?

AI大衞窮一生去追尋與媽媽之間的愛,它認為自己是媽媽心目中的唯一。因為這份執着和追求,不論機械牛郎或是二千年後的新AI也盡全力去幫大衞尋愛。今天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有這個追尋愛的能耐嗎?人類因着天然環境的影響,要限制生育,過程中不單沒有對破壞大自然作出反思,更以機械人取代生產能力。研究的團隊更嘗試將人類「愛」的能力加在機械上,這是挑戰人能創造人的價值,是要勝過創天之神嗎?人創造AI的愛,是在追尋愛,或是追尋好勝之心?

結語

人工智能正急促發展,人類視人工智能為彰顯人類智慧成功的里程碑。在日常生活努力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工作,但卻不知不覺地取代着自己。影片開始人類「創造」機械並將「愛」植入,片末AI機械人透過基因複製人類並實踐愛。人類創造的AI不斷學習進化,成為歷久常新的物種。AI複製人類卻只得一天的壽命。那誰更具智慧?誰的生命更脆弱?誰的生命更能持續發展?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