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香港人最常用的中醫概念,頭三位一定是「濕熱」、「陰虛」和「上火」,這些觀念猶如族群基因,成為本地主流想當然的身體認知。
流風所及,作為中醫的,或依此思路主導診斷,開出清熱滋陰藥,或需費盡口舌,跟病者解釋其病因非此,但在方土觀念的桎梏下,説服力必打折扣。
以傳統方土觀代替具體症狀分析,已成常態,如此思路直接來自氣候特色和地域環境。處於嶺南之隅的香港,天氣又濕又熱,人體怎能不產生濕熱病邪?怎能不上火?口腔潰瘍又口渴,怎會不是上火陰虛?故此煲起寒性涼茶就天經地義,服用清熱藥物也理所當然。而遇到溫熱藥物,病者就避之不及,醫者也輕易否定。
這種思路對嗎?
三因制宜 有其主次
中醫臨床注重整體觀,從多方面收集資料,予以分析及診斷,這種思路就是三因制宜。是哪三因呢?第一是天,即季節氣候;第二是地,即地理環境;第三是人,即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及具體症狀等等。
雖是天地人並列,卻有主次,人體症狀才是最終憑據,因為病的始終是人。但因各種原因,人們很容易聚焦前兩者而忽略後者,將傳統觀念及環境特徵,想當然的投射自身,畫上等號,什麼濕、燥、火、寒、熱,全都與外在環境直接相關。
現實有如此簡單的嗎?肯定不是。人與環境之關係並非如此簡單,最後還要看人體對於外界因素之反應,具體症狀才是決定病邪性質的最終根據。
外邪之感,受本難知,發則可辨,因發知受
清初醫家錢潢有句重要名言──「外邪之感,受本難知,發則可辨,因發知受」,很具參考價值。其意思是邪氣在外,無人得知,只有當它侵襲人體,而人體產生相應症狀,才能得知其性質所在。
就如一發燒病人,要分辨其寒熱,那就不只是看氣候環境,最終還是要看其臨床表現。如是發熱而渴不惡寒,那就是風熱感冒,如是惡寒惡風,那就是風寒感冒。為何會有如此反應?因為邪氣進入人體,寒邪可以變寒,也會轉化為熱,這就是中醫所説的「入裏化熱」或「入裏轉寒」。
故此,我們必須從人體反應去推測病因,而不是從外在環境或相當然的觀念,來為病因定性。其他因素只能是參考,病者的具體症狀中才是最終憑據。
值得留意的是,傳統社會的生活環境與現代截然不同,前者直接受天氣和環境所影響。但是當現代人已經住入樓房、開上冷氣、生活安逸,如果還是秉持過時的身體與風土觀,豈不是刻舟求劍?
順帶一提,方土觀念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但卻是來自臆測和想像,而歷史上風土觀之演變,也未必與醫學範疇密切相關,反而處處充滿人為偏見和誤解。(日後再作討論)
新冠疫情 如何定性
另一個明顯例子就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仝小林院士(中央政府派遣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為首的中醫團隊也是採用了以人為首的三維策略(臨床症狀,環境特徵和病毒特徵)來為疫情之邪氣定性。雖然環境特徵和理化實驗都證明濕冷有助病毒活躍,但這只是參考,直接依據還是要看患者群體的具體症狀。
那武漢醫院中的患者群體之普遍症狀為何呢?仝小林院士發現多數人初期表現多為惡寒發熱、氣短乏力、納差腹瀉、舌質淡胖,舌苔白厚膩,脈滑或濡,呈現出一派寒濕狀態。
這就是「發則可辨,因發知受」,故此仝小林院士一錘定音,將新冠肺炎初期以寒濕鬱脾肺為核心證候,將其定性為「寒濕疫」。
藥食同源 也需辯證
先入為主是臨床大忌,由理論或觀念代替具體分析,更是一葉蔽目,導致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例如將「寒濕」誤解為「濕熱」,將本質為寒證的「上熱下寒」或「真寒假熱」誤解為「上火」或「陰虛」,如此用藥就難以奏效。即使誤打誤撞表症有所改善,但肯定會削弱人體正氣,埋下隱憂,滋生其他疾病。例如治療咳嗽用藥不當,釀成慢性支氣管炎。
故此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臨床核心原則──「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即是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一切以病者的症狀作為最終診斷眼目。
如此思路極具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尤其是廣東群體。在中國各省人中,廣東人特別熱衷中醫概念,動輒上火,隨時滋陰,更擅長煲各式養生保健湯水,但舉目四顧,在體質及狀態上達到健康標準的,似乎並非主流。
廣東省中醫院於2012年曾有一名為《廣州地區部分群眾中醫飲食調理的常見誤區淺析》的調查,認為廣東人之食療思路有三大問題,一是注重飲食效用,如以形補形,忽視病因病機;二是強調飲食物質,不解臟腑功能;三是混淆六氣六淫,一味克伐主氣。
而這一切來自於錯誤的風土觀念、中醫基礎薄弱,以及中醫藥知識的不完備。
該研究更認為當飲食的功效與病因病機相悖時,可能適得其反,使亞健康狀態加重,甚至釀生他病。
另一個於2016年的《廣東地區2204名公務員中醫體質調查》也頗具參考價值。撇除「單一體質」及「平和體質」,結果顯示「陽虛體質」的群體以4倍之遙,遠超「陰虛體質」,而「陰虛體質」則比「濕熱體質」的群體多上2倍。
更值得留意的是,如果與2009年的全國性體質調查相比(前3位分別是氣虛,濕熱,陽虛),廣東地區的陽虛群體佔了多數。為何如此?研究認為這與廣東地區飲食習慣(如喝涼茶),工作緊張及生活習慣有關,「導致機體處於陰盛陽衰的病理狀態。」
溫馨提示 毋需盲從
其實看病也好,食療也罷,風土觀念只是參考,自己的身體症狀才是最終憑據。而所謂的「陰虛」和「上火」概念,相當含糊粗疏,且容易誤導,貽害甚多,與其胡亂應用,不如棄之不用。
例如同是口腔潰瘍兼口渴,但一個是强壯青年,一個是纖弱女士,難道都是上火嗎?難道都是陰虛嗎?為何此女士的舌體胖大有齒痕(説明身體水分過多,丁點不缺水)呢?能夠清熱解毒嗎?可以滋陰潤燥嗎?能夠直接用上溫熱藥物嗎?
中醫辯證相當複雜,一點也不容易。但能夠從具體症狀入手,肯定好過先入為主的風土觀念,起碼不會犯下方向性錯誤。有此基本認知,病者也能夠把握某程度的主動權。當某類中醫不從整體症狀出發,輕率一錘定音,說閣下是陰虛或上火或濕熱,或說某類中藥肯定不適合自己時,你就不會過於唯唯諾諾,為了健康及公平的醫患關係,不妨請教對方──證據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