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蜀文明:三星堆、金沙的考古發現

古蜀文明,歷史少有記載。她是位處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文明,大約出現於距今4700至2875年前,約相當於中原夏商周三代以前至春秋戰國期間。

三國故事,劉備據益州,與曹魏及東吳鼎足而立。劉備稱漢室之後,政權稱蜀漢;這蜀字,上古即指稱今四川成都範圍地區。四川地形屬盤地,由於地勢特殊,秦漢以前,與中原及周邊地區是各自發展;其孤立而獨特的文化,被稱為古蜀文明。

西元前221年,秦國完成吞併六國大業,結束戰國時期列國分立局面,建立大一統政權。而早在西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已派兵吞併蜀地。古蜀文明,於戰國中期戛然而止。

古蜀文明的獨特之處

古蜀文明,有什麼獨特?她是位處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文明,大約出現於距今4700至2875年前,約相當於中原夏商周三代以前至春秋戰國期間。

古蜀文明,歷史少有記載。地下器物的發現,在上世紀中前期有出土。至1986年,四川農民分別在廣漢縣南興鎮三星村及月亮灣挖土,掘得不少青銅器、玉器,引來正式考古規模發掘。在周邊不同範圍,近30多年來的考古成果,包括1985至1989年開掘十二橋遺址,1996年發掘寶墩遺址,尤其2001年成都市青羊區金沙村發掘,以及近年三星堆3號坑至8號坑的發掘,逐漸疏理出以川西成都平原為核心範圍的古蜀文明,是長江上游,前後最少傳承發展2000年的民族文化與文明。

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不少温酒用的敞口陶盉,器型接近中原文明的二里頭文化,在三足同時加上把手及流,成為獨具特式的古蜀器物。
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不少温酒用的敞口陶盉,器型接近中原文明的二里頭文化,在三足同時加上把手及流,成為獨具特式的古蜀器物。

今天常見的酒壺原型,早於約3000年前的金沙/十二橋遺址已出現的陶器。
今天常見的酒壺原型,早於約3000年前的金沙/十二橋遺址已出現的陶器。

古蜀文明的大量考古發掘成果,到博物館參觀,可以觀賞當時技術高超丶製作精美的祭器、明器丶禮器、兵器等,材質包括青銅器、玉器、金器、石器、牙器、陶器等。至於考古現場,會有聚落規模、城邑殘垣、建築基址,展現先民生活與社會的遺跡。

圖為玉璋及小玉璋,多考古遺址皆有發現牙璋、玉璋的器物,可由器物型制的同異,探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與交流。
圖為玉璋及小玉璋,多考古遺址皆有發現牙璋、玉璋的器物,可由器物型制的同異,探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與交流。

古蜀文明遺址遍布範圍多而廣,其發展的歷程,大概可以新石器時代的寶墩文化為其早期(包括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和紫竹等8座史前古建築遺址),以三星堆及金沙/十二橋文化的青銅器時代為其鼎盛期,以青羊區商業街船棺合葬墓(包括新都馬家大墓、青白江雙元村等遺址)時代為晚期。至戰國中期,秦國併蜀地至西漢武帝時期,古蜀文化融合於中原漢文化,古蜀文明告一段落。

崇尚驅鬼 逐疫祈福

博物館的展品,較著目會是完整的青銅面具(尤其大型面具)、黃金面具、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太陽神鳥金飾等。

考古遺址發掘的器物,其原來有何用途?這要走到遺址現場,更多的是被大規模砸碎及焚毀的器物,結合大量面具器物的留存,撇除戰爭與禍亂破壞的因素,推論古蜀文明會是崇尚驅鬼逐疫祈福,施行燎祭,即以大量珍貴器物陪葬,或焚化以示誠意,以行祭祀。祭祀過程由巫祝祭司穿戴面具,或擔抬大型的面具與器物,舉行如儺戲、跳神、藏戲相若的儺祭。祭祀對象主要是大自然與祖靈,包括太陽、土地、山神、大石、祖先、動物、眼睛等。

圖示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當中有4隻展翅神鳥,遶12道太陽光芒飛翔,如反向漩渦式剪紙。線條簡練流暢,構圖精妙,充滿哲學、宗教、藝術內涵,表現古蜀文明黃金工藝的輝煌成就。
圖示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當中有4隻展翅神鳥,遶12道太陽光芒飛翔,如反向漩渦式剪紙。線條簡練流暢,構圖精妙,充滿哲學、宗教、藝術內涵,表現古蜀文明黃金工藝的輝煌成就。

中原文明少有記述古蜀歷史,西漢末楊雄著有《蜀王本紀》,論及蜀王傳承,自蠶叢始,五世而至開明,其間經歷34000歲,這誇張的年份記錄,反證漢代已對古蜀文明的迷失,何況漢代以後。

古蜀文明的謎團不少,例如古蜀人源於何地,其族人與如今西南各民族有怎樣的關連?其與中原文明及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往來又如何?殷商有牛骨龜甲的甲骨文,以及青銅器物的銘文,但卻未發現古蜀地有系統文字的遺存。

三星堆新建場館開幕

上月底,位處三星堆遺址東北部,原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所在,迎來新建場館開幕,是國家西南地區最大博物展館。筆者與好友們急不及待,這幾天摸到廣漢,參觀新館,以及參觀成都的金沙博物館,親炙考古文物,以探索古蜀文明的祭祀、社會與藝術。

中華文明,源流是滿天星光,又相互映照,至秦漢一統而匯為大江大河。期望這幾天成都之行,以及下月參觀香港故宮館的三星堆文物展,可以撥開更多中華文明起源的雲霧。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