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是全港唯一有書院制的專上院校,而且,更是先有書院後有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於1963年,今年剛好是60周年校慶。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以下簡稱「中文系」)是創校成員學系之一,因此同樣在今年成立60年。
中大中文系的起點
但60年前並非中大中文系的起始點,早在中大創校以前,3間成員書院的中文系已經存在。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是我們學系現在所用的名字,中大成立以前,3間成員書院所用的名稱或有不同,新亞書院(成立於1949年)初有文史系,內分中文、外文、中史、外史4組,由錢穆先生為系主任;後來中文組稱為中國文學系。崇基學院(成立於1951年)稱之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聯合書院(成立於1956年)稱為中國語文學系。據《聯合校刊》第二期(1961年)所載,「本校中文學系為全校學生最多之一系。」(頁8)可見中文系頗受當時學生歡迎,到了2023年的今天,中文大學中文系依然是文學院裏本科生學生人數最多的學系,能夠做到長時間廣受學生歡迎,恒久不變,實在難得,同時印證了全系師生持續不斷與苦心孤詣的努力。
在上世紀的「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裏,我一直記得,中大中文系的編號是4109(現在的編號是JS4018)。那時候人很天真,特別喜歡中文大學的湖光山色,覺得地靈便會人傑,如果有幸入讀,以後必當學有所成!彼時大學聯招要選擇20個課程,依次排列第2至第20的都十分痛苦,可以的話,我想填寫20個4109(中文中文系的聯招編號)的選擇。心裏想,如果只能獲派第二志願,那我的聯招派位便算是失敗了。今天看來,這種想法未免過於極端,到不同學校、學系,人生的體驗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許多時候人也不必時刻比拼高下。英雄莫問出處,只有能夠努力開創一片天,也就不枉任何學校作為母校的多年栽培!
傳統裏的創新
發展不一定等同走在潮流之上,秉持傳統,適時創新,固守傳統優勢也是在發展之餘不可片刻遺忘的。在研究上追新,十分認同,也必須如此。但在大學本科生的培養上,固本較諸創新更為關鍵。香港中文大學的使命乃是「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什麼「傳統」和「中國」在「現代」和「西方」的前面呢?這不是優劣的對比,也不是詞彙的使用習慣,而是以「傳統」為本,參之以「現代」,適時改進與創新;以「中國」為本,會聚「西方」的優勢,貫通相融。因此,我時常認為中大中文系的課程的優勝之處,正在於抓住了這種結合與融會的重心。
想起過去在母校的學習過程,老師講授的內容隨着時光的流逝而逐漸遺忘,當然每次校友聚會總會勾起許多大學課堂的回憶。不敢忘記,也決不忘記的唯有師恩。中文系的課程裡,有必修科,有選修科。所謂必修科,同學時常謔稱為「迫修科」,即學系強迫我們修讀的學科。只要沒有選擇權,任何好東西我們都會以為不好;其實,為什麼會有必修科的出現呢?那是因為我們以為這是最重要最好的東西。讀大學本科的時候,當然不會明白這個道理。只記得當年中文系的必修科特別喜歡編排在最早的課堂。曾經有一個學期,星期一至星期六,6天裏有5天的早課,絕大部分都是中文系的必修課。最可怕的是星期六早上也有課,在一幢學生宿舍裏,唯有中文系同學是「晨興理荒穢」的。好處是午後中文系同學都可以跑去當私人補習老師,賺些外快,幫補學費,好不快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情最重要還是打好基礎。中文系的學科結構分為四大範疇,同學選科,學系研究,皆圍繞着四者出發而各不偏廢。必修科的課堂更是迎新營組聚的好時機,文學概論、實用語法、古籍導讀、文字學、聲韻學、文學史專題等都是大班。從前的課堂都要抄筆記,老師認真的板書,從右至左,整整齊齊,洋洋灑灑;同學們大多帶同自己的筆記簿,筆走龍蛇,聊天的時間也沒有,鴉雀無聲,一課完畢,大家都累得筋疲力竭。當年的課堂我都錄音,因怕老師講授太快,自己未能吸收;錄下來了,然後每天黃昏開始便到牟路思怡圖書館的一角,重聽老師的講授,以及整理課堂上所抄錄的亂七八糟的筆記。今天,老師要為學生提供整理好的筆記,更要將講課的PPT也同時奉呈,好客之都,就是香港,所言不虛,此為顯例!
必修的還有小班教學的寫作訓練、詩選及習作。前者是白話文名篇的閱讀與創作,後者則是古典詩歌的閱讀與創作,二者同樣是以讀帶寫的課程,而且古今並重。記得當年的寫作題目,有古有今,更結合時事,關心社會,口講無憑,援之以筆,傳之以文,也使不同的科目與當下扯上了關係。所有的必修科目,結合起來就是任何以中文為專業的人都必需具備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學懂了也不過是中文專業的皮毛,但沒有這些皮毛的話,也就枉論什麼進德修業了。
科目的名稱畢竟只是為了主題範疇而服務,以上的必修科,分別歸屬到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文獻、語言文字四個範疇。從前,老師跟我們說,中大中文系是全香港最完整的中文系,讀書的時候不求甚解,老師說完整便完整了,我們也不深究。今天我也特別強調要有這個基礎,根基打不好,往後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必修科就是最牢固的基礎,也是中大中文系最要維繫的傳統。
創新永遠也在進行,止於至善,永無止境。這麼多年來,新的科目當然一直有出現。不過,學系的傳統是以固有的科目的主導,即使新舊老師來去如同潮水,研究上固然希望無限創新,但開設科目為的是本科生的基礎訓練。科目的內容時有更新,但開設的學科不能如此,否則的話,學生便沒有奠定良好基礎的機會。曾經,我自己稍有涉獵漢代的賈誼《新書》,於是開設了一科「古代文獻專題」。這種專題形的科目,專門為了準備開辦新科目而設。後來,我自己對此科目興趣不大,便沒有浪費學系開辦常設科目的名額。這種專題形式的科目,往往為學生帶來一些在研究路上的新動態,可算是中文系在科目開設上的創新。
推廣國學不退讓
弘揚傳統學術,本是中大中文系的使命。在創系之初,各書院的中文系開設的科目,大抵即是經子選讀、文史選讀、《莊子》、《史記》、《論語》、《孝經》、《孟子》、《荀子》、中國文字學、散文選讀及習作、詩詞選讀及習作(新亞,參錢穆〈新亞書院沿革旨趣與概況〉),國文、詩、詞、中國文學史(崇基,參《崇基校刊》1954年1月第五期)等。上世紀90年代就讀本科課程的我,當時就修讀了《論語》、《孟子》、《史記》、《漢書》等與國學有關的科目,今天,我在系裏開設的就是《論語》、《孟子》、《漢書》等科目。可見一直以來,推廣國學都是這裏的傳統與責任。
近年來,中大中文系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地方,那便是有着自己的系歌。國有國歌,校有校歌,雖然香港中文大學沒有校歌,但卻有學系有着自己的系歌。有趣的是,要有系歌並不容易,但非絕不可能。可是,系歌有注釋,無一字無來處,典故蠭出,唯有中文系系歌如此。
中文系的系歌由本系榮譽教授何文匯博士作曲、作詞、主唱。何教授學富五車,多才多藝,退休後筆耕不輟,人文學科老師著作豐收期基本上在遠離繁雜的教務工作後,此乃顯例。中文系系歌名為〈勇往〉,歌詞如下:
1. 河從遠天降,淼淼勢奔放,呼起眾物生氣旺。
龍吟聚英傑,物潤見生長,華夏志業古今皆偉壯。
2. 仁和知相養,無和有相仿,深體太極生卦象。
緣情欲綺麗,狀物貴清朗,五色相宣八音皆美暢。
3. 抱五典,踵偃商,道路遠我不回望。
也好今,又自創,國故趨新更有輝光。
4. 承傳有方向,黽勉志高亢,推廣國學不退讓。
情懷繫中外,願力起香港,揚厲美善此身當勇往。
(重覆3、4段)
4a. 文明道,道自廣,廣比中天麗日照四方。
不是中文系師生,看了以上的歌詞,但知優美,未知確詁。中文主修的人,看了歌詞自必心生景仰。這裏帶出了中文系之所學、中文系特色、中文系之抱負、中文系之社會責任。系歌的注釋,不在這裏佔篇幅,可參中大中文系的網頁。
中文系之有系歌,始於2008年。在往後的日子裏,如中文系迎新營、中文系系節等,皆有師生起立同唱系歌的環節。這是一種獨一無二而又感覺良好的體驗。試想想,大學生的迎新營時常予人過度放縱之感,中文系的迎新營則不然。從學生年代起,我參加了不同時候的中文系迎新營,內容正向之餘,後來更會唱起這首意在推廣中文之路勇往直前的系歌,怎不教人激動!
何教授是《易》學專家,曾經在中文系講授《周易》多年,可惜的是自何教授在本系榮休後,此科便一直懸空。專科只能等待專教,科目沒有汰除,也不應該隨便增加,《周易》科也一直在等待着後繼有人的一天。唱着系歌,便可以順道學習《周易》在生活裏如何應用,誠為美事。此中首句「河從遠天降」,便是典出《易.繫辭上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仁和知相養」,則出《易.繫辭上傳》:「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整首系歌,意涵蘊藉,除了《周易》以外,更見出自《論語》、《老子》、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柳宗元〈與韋中立論師道書〉等之典故。
系歌同時也帶出了中大中文系的使命──「推廣國學不退讓」。在中文系裏,學習的、研究的,包括了中國傳統學術,本無可疑;但要推廣,即將象牙塔裏的學問影響到塔外的世界,一點也不容易。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容易的事情,推廣之餘,更不能退讓。因為,這本來就是中文系的社會責任。在2023年的這一刻,適值是與香港中文大學一起成長的中文系的60周年系慶,故為之文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