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免疫治療藥物 增加肺癌患者存活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莫樹錦教授與國際肺癌專家合作,測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對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成效,發現可顯著提升患者整體存活率,可望成為新的一線治療方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莫樹錦教授與國際肺癌專家合作,測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對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成效。研究以隨機、開放對照組形式進行,團隊發現以免疫治療藥物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結合化療,可以顯著提升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及整體存活率,可望成為新的一線治療方案。

免疫藥結合化療 顯著改善療效

肺癌是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之一,每年約有180萬人死於此病。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肺癌不但為本港的頭號癌症殺手,更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新症逾5000宗,整體個案中逾八成為非小細胞肺癌。近期有多份研究均指出,以免疫治療結合化療對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招募來自18個國家、142間中心共1013個癌細胞已出現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參與臨床三期研究,平均分為3個治療測試組。結果顯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結合化療,較單純化療的成效高。3組測試者當中,「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加化療組」的成效最為明顯,他們的12個月無惡化存活率是化療組的兩倍,而24個月存活率亦增加50%。

莫樹錦教授:無顯著副作用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治療方案,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無惡化存活及整體存活的機率,而且沒有顯著的副作用。我們很高興新方案得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許可納入臨床應用,以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