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弓手和媽媽手有什麼區別?

媽媽手屬於一種慢性肌腱炎症,姆指近手腕位置時會疼痛,尤其在手腕轉動、屈曲、握拳和拿重物等動作。如何才知道自己有沒有患上媽媽手?彈弓手與媽媽手又有什麼分別?

筆者從事物理治療工作超過20年,日常工作主要為病人恢復筋腱活動能力,同時解決各種各樣的肌肉痛症。除非意外受傷,大部分病人來到時痛症都拖延日久,無法簡單以消炎或類固醇藥物有效治療,感覺上的確有點被動。有些病人甚至說止痛藥能有效止痛,可否不做復健運動,可是,唯有強化肌肉方可以減少痛症復發,預防勝於治療。

「媽媽手」並非媽媽專利

回到正題,「媽媽手」又名「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醫學上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從字面上可以知道,橈骨莖突指橈骨末端接連腕骨位置一處凹凸不平的骨溝,而表面覆蓋腕背橫韌帶構成腱鞘。顧名思義,腱鞘如劍鞘一樣可以發揮保護作用,那是手腕內一條空心管道,讓控制姆指的拇長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在管內滑動,功能近似腕管隧道。當肌腱在管道內長期因磨擦發炎變粗,鞘管壁發生慢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變厚(可以由1mm以下厚度變成2至3mm),管道空間便變得狹窄,最後產生痛症。

媽媽手屬於一種慢性肌腱炎症,姆指近手腕位置時會疼痛,尤其在手腕轉動、屈曲、握拳和拿重物等動作。要測試有沒有媽媽手,可以試試”Finkelstein Test”:手伸直做一個「讚好」手勢,之後將姆指收入四指之內,手腕向下壓屈曲。如果姆指根部位置感到痛楚,便很大機會患上媽媽手了。

媽媽手的成因可能是懷孕期間荷爾蒙分泌產生變化,而且產後手腕經常維持同一姿勢抱着嬰兒,特別是虎口位張開使到姆指長期承受壓力。媽媽手的患者過往以女性佔多數,但搬運工、髮型師、廚師等長期將力量集中於手腕和姆指工作的人也很容易患上此症。如果炎症腫脹壓着淺橈神經(Superficial radial nerve)便會影響到手部其他位置。

如何讓筋腱休息?

一般治療方法是減少腕部和姆指負荷的工作,也可考慮配載包括姆指套的護腕,或者用長條肌內效貼(KT Tape),由姆指根部沿橈骨表面肌肉,貼至接近手肘內側,增強表面肌力讓筋腱有時間休息。治療師也會為患者安排簡單手部肌腱運動,如橡筋圈、手腕肌肉伸展、舉起中間三隻手指等。其他如超聲波、衝擊波等也會用作消炎和加快肌腱重生。遇到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於受影響腱鞘進行微創手術,減輕管道內壓力。

彈弓手與媽媽手有什麼分別?

「彈弓手」是另一種發生在姆指、食指和中指內側(掌心)的腱鞘炎,學名為「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of the Flexor Tendons)。相比媽媽手,影響更嚴重。

患者初期會感到三指疼痛和部分腫脤,及後會出現手指繃緊伸直困難。痛症同樣因為重複動作造成,例如長期緊握工具或負重,使到肌腱在腱鞘管道內過度滑動引致發炎。這組腱鞘位於手指和掌心交界的第一環狀帶(A1 pulley),當控制手指的屈肌腱因磨損而發炎腫脹,在A1管道內滑動出現困難,手指開合時便會感到繃緊和痛楚,更可能發出「啪啪」的聲音。

嚴重時,筋腱更會被卡在管道內無法移動,於是患者手指無法伸直,又不能夠握拳,外觀好像維持扣板機(trigger)的手勢。

集三大「科技痛症」於一手?

上述沒有提及的成因還有因年長而滑膜鞘分泌功能衰退、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發炎症。而時常滑手機、使用滑鼠和電腦鍵盤等,使到兩者和「滑鼠手」合稱「科技痛症」。三大痛症有沒有機會同時發生,就要視乎手部姿勢和用力的位置。

現在很多工具設計都標榜人體力學,大家應選擇材質輕巧堅硬、具備防滑易握手柄,或可分散力量的輔助工具;手機螢幕也不是愈大愈好,也要考慮重量和可配合無線鍵盤或滑鼠使用。當然還需要適當休息、量力而為,都是十分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