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帶着學生在屯門考察。歷史科考察地方的寺廟教堂;語文科寫作教學,參觀工廠,或到戶外觀賞花鳥生態。
繼而走出屯門,到元朗、上水、錦田,與學生們考察祠堂、書室少不了。新界大族中的鄧族與廖族,其宗族祠堂,規模一般較完備,兩進的、三進的,建築物佔地面積寬廣,屋內樑柱、屋外灰雕,不少頗具氣勢與色彩。部分大宗族具規模的祠堂與書室,往後陸續被開發成旅遊文物徑的主角。
山林中的人文足跡
近幾年,多了機會往新界的山野走。走着走着, 留意山林中昔日農村生活的人文足跡;山旯旮的海灣、河谷, 總可以找到村落房屋與田疇。哪怕是人去村荒,沿河溪略平闊的山谷或出海口冲積地,多有鄉村遺跡。偏遠而人丁不多的鄉村,多是客家村。有少至三幾戶的一個小村,村名就以姓氏命名,如張屋、李屋,俗語謂之「三家村」。
交通方便的,人在村在;交通不便的, 譬如要往山上徒步半個小時以上的,大多成了荒棄鄉村。數十年的荒棄,昔日房舍多成頹垣,或已遭草莽樹木吞噬,甚至難見舊遺。
荒村棄屋,即使房舍無一完好,村民仍有在港生活的,先輩墳頭金塔、舊塚新墓,就在村落附近,春秋二祭,村民或有回歸致祭。
偶然在荒村棄屋之間,可以發現僅存或重修的建築,不少就是宗祠或家祠。這類小型客家村祠堂,即使是新修建的,磁磚筒瓦色彩鮮麗,也多是型制簡單如普通客家屋。以至個別鄉村,僅以尚存的頹垣,用作祠堂。這類屋樑瓦頂全塌、僅餘屋腳颓垣的祠堂,猶如長明燈,照亮宗族的傳承,寄托着守護土地的努力。
以下介紹數所小型鄉村的祠堂及周邊行山徑,留個記存。
三椏村曾氏宗祠
三椏村前臨三椏灣,村屋大多荒棄, 河谷及出海口荒田處處。新修建的祠堂是典型客家屋型,簡約版無廂房的一進式。特色是保持入門就見典型的四水歸堂式的天井;屋內前截四邊瓦頂內側斜向天井,既採光通風,下雨時,也可收集雨水。一般本地客家民居天井兩側就是浴廁及廚灶,方便取水利用;這昔日尋常的風水格局,寓意「財不外流, 天井養氣」。
因一般舊屋瓦頂大多坍塌,完整的小型客家屋天井構築變得不常見。祠內天井與正廳間兩側牆柱掛一副紅底金字對聯:「亞聖流芳 三省垂訓」,其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這對聯的原版是紅底黑字,如今仍閒置於祠堂旁的舊屋內,可以新舊對比觀賞。
三椏村海灣外就是印洲塘,航船可以直達村口碼頭,加上近年山旅遊人增多,村內現有3間食肆,也就頗有人氣。前往三椏村陸路可從烏蛟騰村起步,沿犁三古道或苗三古道而走。途中經過犁頭石荒村或上下苗田荒村,可以多留意細察客家村屋、豬圈的遺留,以至感受那榕樹盤繞荒棄村屋的歲月悠悠。
西貢昂窩村劉氏世居
昂窩村位近西沙路與大網仔路交匯, 最便捷可取道黄竹灣村沿路步上。村屋不多,已全荒棄,唯新修建祠堂稱作世居。祠堂朝向西貢海,祠前有一面積不小的半圓形風水池塘,估算是求錢穀豐盈,祠側有古井一口。祠堂背靠風水林,附近土地伯公規模不大,卻足以感受客家山民生活的獨特氣息。昂窩村會是最近車路、荒而未棄的小村,山間古道可通往附近的黃毛應村,也可步行接通麥理浩徑第三段近雞公山的位置。
西貢黃竹山村鐘氏家祠
位於馬鞍山市鎮與西貢公路之間有麥理浩徑第四段,山上分布多條荒棄客家村,有黃竹山村、茅坪村、昂坪村、 石壟仔村(石龍仔村)等。數十年前村民外移,其中部分下移至菠蘿輋周邊的新村。山林內荒村棄屋,多已成頹垣,稍具規模又較完好的,就僅有一間新修或重建的祠堂,包括有昂坪村闕氏祠堂、茅坪新屋劉氏家祠、石壟仔村吳氏家祠。
這其中,鄉村農田原來佔地面積頗廣,村屋數目較多的黃竹山村,反而並無完好的祠堂,只有其中一戶,以僅餘正門牆身的祖居用作家祠。也只有這戶,每年農曆年前,張貼桃符揮春,為沉寂的荒村掛上一筆姿采。這幾條相鄰的荒村,皆有石磴古道及麥理浩徑相連,有行山經驗的,可以連走數村,逐一察看昔日農村形勢及各別略有差異的小型祠堂。
大埔上黃宜坳村(黃坭頭村)陳氏祠堂
位處大埔墟與荔枝山北麓的黃坭頭村,上村已全荒棄,村民外移,也有移居下村的。荒村內、頹垣中,客家排屋其中一間,正廳後側位置備有灰磚石砌祭壇,上下兩個香爐,其上配有兩對鴨蛋青陶磁油燈,供奉祖先木主。重陽剛過,地上有散落的紙錢與祭品,屋前側一口古井,清澈井水隱約可見下壓着紙符。祠堂與祭拜,這信仰、信念的堅持,守護着荒村。人雖去、心猶在,屋雖棄、村未廢。前往上黃宜坳村,可取道下黃宜坳村沿山徑而上,如取道山塘往返,因走的人少,路徑不好走。
因應傳統宗法社會出現的祠堂,走到今天,未必是最堂皇,最高大尚的鄉村建築,也未必然是兩進、三進,大型而雕琢華麗的建築。交通不便,務農維生艱困,也要為下一代謀設想,跨不過1970年代城鎮化與全球化的新界荒僻鄉村,只能經歷空巢化。荒村頹垣,村民出走得不遠的,祠堂或能倖存,能新修、重建祠堂的,展現鄉村復興的期盼。而更多的,會是棄而難顧,只能任憑頹垣在山間默默的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