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事半功倍、收效極大的古文背誦〉
學習和掌握本國語言,豐富自身的文化涵養,繼而對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產生感情,本是自然不過,天經地義。但基於種種原因,在香港卻事倍功半,荊棘滿途,甚至衍生出多少似是而非,本末倒置的誤解和曲解。
例如不少人認為「文言文已經是過去的文字,現實生活中根本用不上,為什麼還要學習這種科目?」或者是「為什麼要花這麽多時間來學習文言文?」
要深入回答第一個問題,幾十本博士論文和鴻儒巨著都無法概括文言文的精髓和「用處」。在此教育當局可考慮撰寫一本小冊子,從科學研究、心理作用、政治經濟、文化内涵和歷史背景,以及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源流關係,予以介紹和解釋。
至於第二個問題,則反映出3個無奈現象。
我們對文言文的態度
一是我們的學習方法出現問題,所耗費的金錢和時間(無論是校内學習和校外補習)都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二是反映出學生的古文基礎薄弱,尤其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在此最值得探討的,是第三個現象──對於文言文的負面態度。孩童學習文言文步步艱難,缺乏興趣,怨聲載道,但這難道是文言文的過錯嗎?是這個流傳了3000多年,延綿不斷,直到現在依然具有強勁生命力的文字的過錯嗎?
如此思路,從微觀上反映出社會上(尤其是家庭)對於中國語文缺乏支援能力,無法應付學童需要。(如此怨懟和反感,是絕對不會出現在英文科之上)從宏觀上看,如此思路反映了在過去100多年,基於歷史演變和制度限制,令我們重英輕中,中國文化和文字被長期歧視和邊緣化。這是歷史巨輪的嚴重錯位,是當權政府的行政偏向,導致人類歷史上如此重要的文化瑰寶,被視如敝屣,長期冷落。
在這些因素下,導致社會上長期忽略中文,致令我們的中文水平如此貧瘠,文化見識如此淺陋。我們真的要去找茬和怨懟的,是以上諸多因素,而絕非中國文化和文字。
我們不能本末倒置,積非成是。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中華文化瑰寶一直都守在那裏,默默的等待每一位中國人的正視和尊重。
所以真的需要詰問的,很可能不該是「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麽多時間學文言文?」,而是「為什麼作為中國人,我們的文言文水平如此不濟?」「到底是什麽因素,令我們的中文能力如此力不從心,如此事倍功半,態度又如此功利?」更進一步的是去問,「到底我們該做些什麼,令自己的孩子熱愛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不再反感和抗拒。」
這種回顧式和反求諸己的問法,既能減少思想上的謬誤,也符合歷史事實,更可以端正心態,對孩子更加有利。
中國文化和民族感情
執筆之際,得知在一個有關國家認同的問卷調查中,竟有三成香港青年人不認同中國人身份。人人皆有各抒己見的權利,但也需要恰當理据,才能理直氣壯。故此,認同民族身份與否,前提是需要對該民族具有一定程度之了解和認識,譬如最基本的文字。
這些青年人的中文水平如何,我們並不知曉。但如果審視一下近年來由本地中國人所撰寫的「解構」和批評國人身份認同和民族情感的文章和言論,大多數都具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歐化句式充斥、詞句累贅、用詞不當、行文不暢,一旦涉及複雜觀念,只能堆砌文辭,用學院詞彙及洋化句式予以套入。
如此慘不忍睹的中文水平,到底反映了什麼?又具有什麼底氣和能力來批評和反思中國歷史和文化?即使對於政權如何反感,那又有多少人真的好好看過中國近代史,予以基本了解呢?又有多少人在一步到位的結論之前,做一些東西方革命歷史的比較探討呢?
這是一個不需要多少理據和基礎,卻能夠大義凜然、振振有辭的年代。在以偏概全、以小道理掩蓋大道理的論述背後,其實是缺乏自信,也無所信,本質上乃浮萍式的虛無。最終受害的,不會是這個民族,只能是外厲内荏,内心無依的個人。
我深深認為,缺乏文化底蘊和基礎,是一切問題之根本,是產生不解、誤解、曲解和亂解的主因。我們需要的,既非謾罵式的反對聲音,亦非口號式的愛國主義,而是高水平的民族感情和文化認知。
這裏需要的是學習和了解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以及最爲重要的文化載體──文言文。
對於中國語文和民族情感,資中筠教授有如此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是用母語思考的。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與他的母語程度有很大關係。故此,對母語的修養愈深,能調動的資源、語彙以及聯想就愈豐富。
愛國不是空的,有了中國語文的薰陶,自然而然就對中國文化,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非常深厚的感情,覺得那是不可替代的,你的這個精神故鄉是不可替代的。不用人家來強制你,這是一種永久的感情。」
是的,「有了中國語文的薰陶,自然而然就對中國文化,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非常深厚的感情」,真是肺腑之言,令人動容。
結語
去年,第一屆「腹有詩書」問答比賽舉辦之際,正值新冠肺炎肆虐,來勢洶洶。在疫情如此嚴峻下,能夠順利完成為時半年,囊括54間小學、400多名參賽學生、14位專家學者,總共9場的現場問答賽事,堪稱奇跡;而今年的總決賽前下了整整一周大雨,天氣甚差,但到了比賽當日,卻陽光普照,天朗氣清,中大逸夫書院的樹木顯得格外青翠。
如此境遇,似乎預示着文化前景的新氣象,也反映出事在人為的重要道理。
香港經歷了這些年的慘痛教訓,代價極大,目前正處於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轉型時刻。教育和文化重建,是這個歷史轉捩點上的頭等大事。在此重建工程中,小學階段無比重要,是培養文化興趣和語文基礎的黃金時期,我們不能錯過,也不容錯過。
這裏端賴有關當局的積極良策,也需要文化機構的大力輔助,更需要本地家長的主動參與,如此三管齊下,必能形成良好的國學風氣,一洗頹風,從根本上改良香港的文化土壤,重塑下一代的精神面貌。
論古文教育 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