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流傳一張圖片,一名父親於麥當勞内為孩子慶祝生日,雖然圖片真假存疑,唯事件在本地引起熱烈討論,帶出了家長將「最好的」給予子女(全力付出和金錢至上)是否合理的辯論。本文認為,無論從思路、效果和社會整體上來説,金錢標準和兒女至上的養育方式,都是弊端重重,更會導致諸般反效果。
貧瘠思路和兒童本質
第一是思路。金錢至上反映出社會上教育思維的單一和貧瘠。政治學者鄭永年教授曾用「金錢原教旨主義」來形容以資本作爲主要/唯一手段的社會現象。在此意識形態下,一切價值均以金錢作為唯一標準,錢是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最佳手段。故此人際關係、社群關係,甚至家庭成員之間均可化約為以錢為本的量化關係。
現今的香港社會正呈現出「金錢原教旨主義」的諸般特徵,尤其在教育兒女上,更是明顯。如此思路下,一場花費萬元的生日派對,肯定比數千元的更有價值,與麥當勞式「寒酸」生日會更是雲泥之別;一把上萬元的大提琴,肯定比數千元的「次貨」更佳,孩子就能夠更「熱愛」音樂,更爲專業,更容易進入學校樂團;愈是收費昂貴的補習班,就更能夠達到作育英才的拔尖良效……
故此,父母是否愛孩子、是否盡責、是否成功,均以量化價錢作為標準。姑勿論如此做法是否合理有效,但肯定反映出我們培育孩子之思路的單一和貧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可能忽視了價值和内涵、摒棄了常識和理性、失去了想像力和創造力,更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本能。
第二是反效果。如果「金錢原教旨主義」和「全力付出」真能夠作育英才,那也值得。但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對孩子缺乏底線和放棄原則的付出,最終很可能適得其反,後果堪憂。這裏與兒童心理本質密切相關。
兒童心理本質為何,一直是近代心理學家的關注點。西方重要的心理學家包括榮格(Carl Gustav Jung)、弗洛姆(Erich Fromm)、皮亞傑(Jean Piaget)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等均質疑兒童本質單純的前設,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是「生物性和社會性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前者比重極大,從而歸納出兒童具有「自我中心化」的心理本質。
對此心理狀態,法國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分析相當清晰,認爲「兒童以他自己的感知和想像,從自己的視角或立場來看待和理解世界中的一切」,「在無知中就把自己當做權衡世間的一切標準」。
理想的教育,就是將孩童從自我中心的狹小天地脫離出來,漸漸發展到顧及他人、體諒、理解、珍惜和尊重,成爲一個尊重自己、顧及他人、心智成熟的人。但是金錢至上和全情付出的養育邏輯,加上某類家長的四大法寶──嬌生慣養、百依百順、袒護包庇和縱容放任,只會不斷鞏固孩子自私自利的本性,認爲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對父母付出毫無感恩,對他人缺乏同理心,對社會更是缺乏責任感。
所謂「權力可以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現代的「三低港孩」雖缺乏自理能力、情緒智商和抗逆力,卻擁有呼喚父母的絕對權力,而這種權力卻是父母所主動放棄和賦予,最終受害的肯定是整個家庭。
這方面《大學》中已有「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的説法,意思是人總有偏愛,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惡習;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得更是深刻,認爲不當的教養方法,「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說盡了父母盲點和溺愛惡果;這裏亦包括耳熟能詳的「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的道理。但這類傳統智慧,在現今社會已被置若罔聞。
第三是社會整體的浪費。我們的社會在如此邏輯和規律下,耗費了無數資源,只是孩子豪華生日會上堆積如山,卻毫不實用,也根本不用的禮物,就可見一斑。這些都屬於社會上的嚴重浪費和資源錯配,相當可惜。
認清現實和博弈出路
在此並非否定金錢之重要和家長之付出,而是説明在兩者之外,我們還有很多選擇,予以平衡,包括原則底線和價值觀念。如此運用金錢,也可用得其所,帶給孩子更有意義的效果,例如讓孩子參與生日會的規劃和布置,懂得如何節約和待客,更可明白安排過程之不易。
現代父母養育孩子,真是一點也不易。撇除社會之急劇變遷和未來之難以預測外,我們所面對的孩子,是一種更加「進化」的複雜群體,相處起來更不容易。
根據學者研究,因爲營養豐富、資訊泛濫、網絡影響和性早熟等因素,導致現在的孩子出現「假性成熟」的特徵,即生理、知識和聰明程度上的早熟,但在心理層面和價值判斷上,依然處於孩童狀態。
以上諸般因素,令家長們難以應付和掌握,很難不產生集體焦慮。在前路難測,後顧無依的狀態下,唯一可以憑倚的,就是量化金錢和無條件付出,如此苦心孤詣,委實難以厚非。但如果只抓住這兩個救命水泡,有可能帶來的只是沉淪,而非重生。
有見及此,我們必須在煽情付出和金錢奉獻外,正視社會現實和孩子本質,進行觀念上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本質上該是相輔相成的「命運共同體」,而不是個人主義的「唯我獨尊體」,運作上本屬於相當理性的博弈範疇,是互動關係,而非主僕關係。而博弈論的重點之一就是展示出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否證「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就可以實現集體利益最大化」的觀念。
故此,追求孩子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帶來孩子利益的最少化,最終也導致家庭利益的最少化,結局雙輸。即使最終得到某些回報,但代價巨大,包括價值觀紊亂和已然破裂、無法彌補的親子關係。
故此,我們必須走出一面倒的「零和困局」,父母和兒女之間建立起平等共存及相互協商的關係,保留斡旋空間,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成長,達到最終的「合作共贏」。
這也許是「麥當勞父子生日會」事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修繕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