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醬油 不簡單

中國的飲食傳統文化,無論南北菜式,大都要用上豉油調味,豉油能令簡單的食材變成美味可見一斑。

開門七件事,柴米鹽油醬醋茶,全都是生活飲食之要項。生活窮困時,可能飲茶要戒掉。但是家常食用,調味醬料的醬油(廣東人稱豉油)最不能或缺,常聽父輩說,沒錢買菜,豉油撈飯就可以吃一餐飽飯,可見豉油於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醬料。

中國的醬油文化

中國的飲食傳統文化,無論南北菜式,大都要用上豉油調味。清代李漁〈閑情偶寄‧飲饌部卷五〉談到食笋的方法,強調「略加醬油,從來至美之物,皆利於孤行」,豉油能令簡單的食材變成美味可見一斑。今日物質供應豐盛,食用講究,香港的傳統飲食卻漸見失色,有誰會想起一道簡單而美味白飯吃法──豬油撈飯?它的靈魂當然在豬油,但豉油絕對不能缺席,否則再新鮮煉炸豬油撈上白飯,也是徒勞而索然無味。所以元朗大榮華主廚韜哥(編按:梁文韜)推介的豬油撈飯,就必定用上等頭抽伴飯,豉油的鹹鮮醬香和豬油的搭配可謂一絕,才能將一碗平常的白飯升華。

豉油日常除了調味沾醬,提升食物的原味和食慾外,它其實也是醃製食材的必備調味料。港式西餐廳為迎合平民對西餐扒房的食法要求,改用中式鑊煎煮烹調技法,並以豉油醃製的肉扒的本土食法,也曾風靡一時。最叫人稱讚就是位於深水埗經營40多年的飛鷹餐廳,其招牌焗豬扒飯,就是以豉油醃過的豬扒煎成,可謂是西式餐飲本土化的最佳示範。

輝煌的豉油釀造業

香港雖然寸土尺金,大部分物資食材都要靠外地進口。但本港釀造的豉油原來早年曾有過輝煌的一頁。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內政局不穩,大量華人資本從內地走資來港。其中來自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資本家。他們大多先在內地創業,其後拓展業務至香港。例如「百年同珍」之稱的老字號,創辧人王賴早於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在東莞縣石排鎮創立同珍醬油品牌,其後來港經營外銷,早期在九龍城開設廠房釀製豉油。

根據港九醬料涼果聯合商會的碑文所見,本港豉油產品可以透過當年香港的特殊地位,二戰後又來一場韓戰,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對華實行貿易禁運,當時倫敦、紐約等歐美唐人街華人市場,只能透過香港入口中國產品,豉油乃華人飲食料理必備的調味料,自然業務蒸蒸日上。

當年的豉油廠大多選址在紅磡、油麻地、九龍城和深水埗一帶。其中九龍城更是主要集中地,例如馳名老字號冠珍、同珍與美珍等醬園便在此區經營。60年代後期九龍城巿區因發展需要徵地,醬園集中地段被政府徵用回收,豉油廠需要空曠用地放置釀罐和發酵等工序,故此這些老字號品牌都遷移廠房到新界或後來搬回內地設廠生產。

圖為荃灣悅和醬園門巿部。(作者攝)
圖為荃灣悅和醬園門巿部。(作者攝)

豉油行業的守護神

中國的民間信仰主要集中在儒道佛各家,神明的能力有高低之別,也各司其職。各行各業都有其守護神,又稱為「行神」。豉油行業就有醬油祖師誕──夏泰和吳夫人。相傳醬油是夏泰先師發明釀造醬油技術,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因此各醬油工廠都供泰供奉夏泰和夫人吳氏神位,每年農曆八月廿六日的祖師誕休假一天,東主設宴慰勞工人。

2013年完成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中,豉油釀製技藝被確認,還有相關的豆豉製作技藝、海鮮醬製作技藝和涼果製作技藝等項目都被列入清單。豉油從日常生活的調味品,搖身一變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打醬油 ,殊不簡單啊!

延伸閱讀:張展鴻〈豉油小碟裏的香港:從生曬醬油到港製頭抽〉收錄在陳建源主編,《醬文化:記憶、技藝與身體》,台灣:國立中興大學,2021年。

譚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