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反修例運動帶給我們的意義〉
上文提及「扎根或許是人類靈魂最重要,亦最為人所忽視的需求。這是最難定義的事物之一。當個人透過真實、活躍且自然地參與群體的存在,便有其根,這一群體生動地保存着某些過去的寶藏和未來的預感。」這引自西蒙韋伊的《扎根》一書,筆者認為對2019年以來的影響能帶來啟示和反思。
不少讀者反映,他們展望筆者有更具體的建議和行動,筆者再作深層思考、閱讀、交流和觀察後,為文希望引發更多討論、體諒,以及提醒我們展現與生俱來的溫暖。現時香港的情況猶如在有限肥料的土壤內不斷折枝,種植新的植株,但由於營養不足,未有一株能健康發芽。我們急切需要做的並非揠苖助長,而是施肥料、澆土壤所需的水份及提供足夠的陽光,讓香港家園可健康成長。
以言語治癒香港
第一步,我們需要願意認清香港的現實,這亦是拯救香港的重要一步。若不清楚植物和土壤的狀況,或仍以主觀投射個人意識形態,我們難以針對植物所需而作下一步。因此,民間可組織不同形式的對話會,盡量邀請不同背景、政見、立場的市民交流,以鼓勵我們跳出舒適圈,了解不同港人的觀點。
對話會的規模則視參與者願意投入的程度而定。閉門和公開的對話有不同的效用,閉門能使與會者更願意分享,而公開形式仍是步向社區復和、體認的重要一步。社會領袖認清前文中提及的種種不滿只是基本責任,聆聽市民的悲憤和苦痛,面對歷史上的傷疤,才是治癒的開始。
面對不同身份認同和價值觀的膠着,靜觀其變當然是選項之一,但筆者更鼓勵大家了解能量消弭後,如何重整旗鼓,在有限空間和時代巨輪下為香港「望、聞、問、切」,以創造施肥、澆水和光照的條件,希望仍有心力的市民能一同發出點點微光(同時我們須接納不同人處於不同的消化階段),這些曙光足以證明香港未(完全)死吧!
第二,施肥料,為香港注入所需養分。面對不少市民精神枯竭、積累的疲累、消弭的能量、難以言喻的沮喪憂傷、日常負擔的疲憊,現在的所需的養分並非什麼強制性的規條、象徵性的舉措、政治引導教育,而是提供空間讓不同組織相濡以沫、保存分享苦難的渠道。這份純粹珍視鄉土和素樸珍貴的歸屬必須捍衛,例如地區小店、民間研究機構、農業和農作物的發展、鄉村的小食和習俗等。
另外,非政府組織應增加對精神健康的資源。確實不少人感身心疲憊,若有「樹洞」、專業人士、輔導員的支援,以外展形式、主動地向需要支持的人士作出支持,才能慢慢地讓港人重拾能量。
被捕者和在囚支援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透明過來人的分享和在社交媒體中分享經驗,在受苦中仍能得到一些慰藉,療癒個人以至香港。施肥仍是農民對植物的基本責任,因此當權者理應釋出善意,實踐對人民關愛的責任,令香港這塊土壤再次變得適合植物生長。
以文化治癒香港
第三,灌溉充足水份,即保留香港文化和精神,包括文字、語言、飲食文化、娛樂、電影、宗教的多元共融、書店空間等等。最近政府提出加大力度進行土地發展,包括開闢郊野公園土地,筆者懇請當局三思。在凝聚香港之時,我們須討論的是保留香港什麼特色,再討論未來該如何發展。
水份促成植物的光合作用,亦是植株能持續扎根的重要元素。「一樣米養百樣人」,當然不同港人對他們珍視的香港特色有不同偏好,就此,筆者只想提出兩個方向,引發大家的討論:一方面是華夏文化,一方面是香港特色。就前者而言,現代化和商業化或許令部分人忘卻日常文化根基所在,由我們的姓名由來、節日慶祝、飲食習慣等,都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當然,有人會辯稱現代化的本土文化能取代傳統,那大概是因為部分人未必看見傳統的意義。
若我們與傳統完全脫節,歷史留存下來的建築、共同回憶、節慶(如端午節、中秋節),以至地名、景物、街頭小食和飲食習慣亦會漸失其特色和代表性。因此,筆者認為基於傳統價值的扎根有不可取締和清晰的地位。筆者明白價值觀的衝突在不同地方都會發生,但若忘記傳統根基,重建香港的基礎便變得空洞和薄弱。就後者而言,香港特色文化有很多元和彈性的發展空間,由值得保存的老店和街道名,以至中西文化衝擊下而成的俚語、流行文化、時尚、香港製造產品亦可推廣到內地和世界各地。
第四,充足的陽光。陽光是讓植物反地心吸力而向上生長的能量來源。這些能量源於我們不想被取代、消逝的東西,包括藝術、音樂、詩歌、體育、進步的動力、表達的空間等。這些陽光可來自在2019年具深刻經歷的人的分享,亦可來自當權者所提供的空間──物理上和心理上的空間。筆者建議民間可舉辦大型的音樂和體育健身活動,讓市民可再次聚集一起,為共同健康或治癒出力。筆者不建議由政府舉辦這些活動,而是放手由非政府機構籌辦,但可資助大小型機構舉行團體運動、健身、聚集。
透過這些活動,我們希望聚集建設香港的同伴,互相支持和鼓勵進行中或籌備中的計劃,重新讓市民參與和發聲,但需注意的是這過程須按部就班,難以一蹴而就,始終經過2019年後部分人對體制失卻信心,亦未必想參與一場他們認為的”show”。
唯有共融,香港才能再出發
踏入新時代,我們既要保留重要的價值觀,亦要學習和平共存。或許短期內我們難以看到對話的誠意,但至少個人層面,我們能分享大家面對的困難,再慢慢拓展出交流的空間和條件;或許短期內我們難以拓展權利,但我們可以強調責任──實踐個人責任和監察執政者履行責任,即服務市民;或許短期內我們難以推動變革,但我們一同等待枯木逢春,讓自己在社區扎根,看清不同政治理念的居民,其實也是香港人。
筆者對自己香港人的身份,並非出於被操弄的本土意識,而是對這空間、土地、文化、人間的關懷,希望我們都能耐心地盡自己所能,保留香港文化和人文精神。
如何扎根的方向十分清晰、鮮明,那就是要建立充滿關愛、溫柔、親密的植被和土壤,使不幸被苦難拔了根的香港人可繼續生存和生活。扎根就是重拾生命的溫暖,這包涵自身發出的溫暖、認可周遭的溫暖、珍惜身邊的溫暖。2019年運動使我們反思珍愛香港的方式,需要考慮香港的特色和性質,才讓我們繼續保留、傳化和創造香港人的空間。
重建的過程是相當艱鉅的,甚或比破壞、「攬炒」更需思考和決心。但是,我們對香港的珍愛是不會動搖的。我們對重建香港的意志是堅定的。
作者簡介:
香港青年,嶺南大學畢業,香港賽馬會學人,並獲香港卓越獎學金於倫敦大學學院修讀公共政策理碩士,致力成為更好的人。關注香港人的幸福感、香港前途、 民生議題、精神健康、宜居城市發展,熱衷於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堅信香港值得我們的更好。曾於《南華早報》和《香港01》撰稿社評和政策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