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隊管理的成敗蕭何

因為是交易至上,球會管理哪怕是一塌糊塗,但只要來了個新老闆,有新資金到,在轉會市場上慷慨出手,球會能鹹魚翻身,這種做法是講制度、有流程、重KPI的組織所不能複製的。

延伸閱讀:〈領隊管理心法:從球場講到會展〉

繼續為在本屆香港書展中于曉嵐兄和我專題主講的「星級領隊心法,職場大捷必學」補白。在約定下,我作為反方,以西甲霸主巴塞羅那的情況,指由於足球的專業性,足球管理學不太容易引申到一般的商業組織之中。

前文拋磚引玉,以告魯夫行軍布陣的哲學,硬碰費爵爺。今回再下一城,以哥迪奧拿、雲加等星級領隊的經歷,叫板已成為哈佛商學院管理案例的費式管理。而哥雲倆口中的主角,就是史上最有足球天賦的美斯。如上周,我將參考2021年出版,由金融時報名作家Simon Kuper的Barca

管理明星

管理球隊,其實大部分時間是管理天才球員,所以説管理球會即是管理明星。球隊從報表上看,主營業務是電視轉播(還不是明星的生意是什麼!)、贊助與商品銷售和比賽門券,但這些收入,都是圍繞比賽和成績而衍生的,在短時間如一、兩季內,成績不一定馬上影響收入,但如果5年、10年都交不出成績的話,那麼球隊的收入一定江河日下。而要成績好,最關鍵的元素,是看球隊有美斯或者沒有。

許多人也許不太相信以上這句説話,覺得足球是團隊競技,而領隊有神來之筆、點鐵成金的能耐,可是,據西蒙40年跟蹤巴塞,總結從包括哥迪奧拿等各代主帥之間,都流傳這一句話:「足球(的勝負)是屬於(場上的)球員的。」哥帥坦言他任內最重要的任務是讓美斯踢全場;對於一流的球員,安察洛堤曾説過:「領隊不用鼓勵他們,他們本身就有澎湃的動力,我們要做的,是不要反面打擊(demotivate)他們!」雲如就嘆氣道:「領隊的角色被嚴重的高估了……巨星如不想有表現,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浪費時間……」

但媒體記者、商業諮詢師和商學院教授,都傾向説領隊是關鍵,原因有二:第一,每周出席賽前賽後的表現秀的,是領隊,各人要為節目的份量加鹽加醋;第二,美斯等巨星通常只説:「我不清楚,I just did it!」──這是實話,巨星不懂、也懶得解釋。

交易關係

足壇的商業化,使球員與球會的關係愈來愈走向按合約計的合約承包商(contractors),多於像以往與球會有血濃於水的「親生仔」關係。管理合約承包商的邏輯,是建立在交易性的指標上的,而不是多層組織內常有的權責義務和反覆互動,交易邏輯少講投桃報李或蝕頭賺尾。

因為是交易至上,於是球會管理,哪怕是一塌糊塗,但只要來了個新老闆,有新資金到,在轉會市場上慷慨出手,球會能鹹魚翻身,這種做法是講制度、有流程、重KPI的組織所不能複製的。

這支「地上最強」,在美斯的進步和老化的過程中,由細哨+美,經美-恩-沙配和M-S-N,後來隊型土崩瓦解成為美斯一人球隊,從光輝到黑暗,當中可能只應歸納為天王的成敗蕭何,領隊管理是「少」關痛癢,至少在巴塞如是。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