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

故宮曾經想過在北京另覓地方蓋一個現代化的展覽館,但多年爭取一直未能成事。一般遊客去一次故宮,花一日半日看宮殿,還能有多少時間看文物呢?說不必建香港館,去北京看就可以了,未免身在福中未知福。

香港故宮館開幕了。

我接觸的很多香港朋友對故宮有誤解,其中值得加以解說匡正的有兩方面:一是認為在香港設故宮館是不必要的,因為從香港飛到北京才兩個多小時,去北京看故宮藏品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在香港看?二是以為故宮的東西來來去去差不多,還有什麼值得再深入了解的呢?

香港故宮館和香港故宮展應該發揮能力,好好為這兩個問題釋疑。

書畫館和馬文化館

承香港故宮館長之邀,看了預展,感到故宮真是厚待港人,拿了很多好藏品來。香港人大可利用良機,吸取藝術靈氣。

因為晉唐宋元書畫館(8館)和馬文化館(9館)要付120元的票價,大家的焦點自然放在這兩個館,然後是陶瓷館(3館),但其實古代工藝(5館)的故宮文物十分值得看。

晉唐宋元書畫是珍品,毋庸置疑,光計時代,已經無與倫比。雖然數量不多,3個月共展30件(每個月只有10件,而著名的《洛神賦》摹本到8月才展出),但這次的展品仍然可觀。李嵩的《花籃圖》因為寫實、多彩,最易入我等的俗眼,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藝術皇帝宋徽宗的《雪江歸棹圖》等等也易為常人欣賞,但書法的王羲之《雨後帖》宋摹本、米芾《研山銘》,書畫的黃公望《天池石壁圖》、倪瓚的《梧竹秀石圖》,也是名家名作。

宋摹王羲之行書《雨後帖》。
宋摹王羲之行書《雨後帖》。

對一般人來說,抽象的書畫,尤其是山水畫,並不易領會欣賞,十分需要有人點出其中妙處,這方面8館的說明並不足夠。有些基本的展覽習慣,例如書法附上釋文,亦沒有處理。大概策展者對觀眾期望很高,視為久已沉浸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美術界中人。

馬文化館(9館)也有一幅媲美以上作品的名畫,就是趙孟頫的《人騎圖》。這也是一幅元畫,在趙孟頫的作品裏也是名聲甚噪的。如果8館的書畫只能展一個月,這件《人騎圖》在9館能展出多久?

展品蕪雜  主旨遊移

香港故宮館一直以來強調自己不是故宮分館,多次說香港策展有角色,會發揮香港的優勢,作中外對話。9號館的馬文化藝術展借來羅浮宮的展品,大概就是想做館方向來主張的中西對話。不過,作為觀眾,我不明白為什麼開幕展選馬作為主題,是因為香港有馬場;北京奧運會時,香港是馬術比賽場地嗎?

至於展覽,似乎展品有點蕪雜,令展覽的主旨遊移模糊:既有郎世寧的大馬、趙孟頫的名作,甚至東漢武梁祠的《出行圖》拓片,那是要探討畫馬的藝術嗎?這方面有值得鋪展的地方,但是策展者又似乎志不在此。但見與馬沾到邊、能拿來展的,都放上來。於是展品還有故宮吻獸的天馬和海馬,有青花罐上只佔下部很少位置的一圈海馬。

東漢武梁祠石刻清代拓本。
東漢武梁祠石刻清代拓本。

部分展品甚至不是馬,與展覽的主題關係迂迴,例如攔路擺放的一件清宮朝袍,很招視線,但放上來只為了它有馬蹄袖?至於羅浮宮來的馬展品,為免喧賓奪主,數量比故宮的少。這處理沒有問題,只要精到,量少也可足用。但是羅浮宮展品一樣犯了雜的毛病。薩珊銀馬首對着武梁祠拓片,只有時代上有些共通性,但展覽根本沒空間探討東漢與薩珊波斯的關係。放上印度錫克教主騎馬的一張最令我摸不着頭腦,孤獨一張,連皮毛的「對話」都沒有。不過,雖然我已看了很長時間,但是展品太多,未必沒有漏看文物或說明,而錯過了策展人的心血。

薩珊波斯銀鎏金馬首。
薩珊波斯銀鎏金馬首。

要說中外對話,不要小看了康文署的博物館。雖然限於資源,康文署的博物館做不少世界巡迴展覽,如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阿富汗出土的寶藏,行內人稱為罐頭的展覽(但這些是好罐頭),然而在繁重的工作中,他們仍心繫自主策展,曾經有傑作,其中很得好評的一次,是文化博物館從世界各地搜羅古代不同文化地區的椅子,展品雖多,介紹點題,非常有系統。

這次展覽的工作量奇重,而康文署的博物館竟然迎難而上,令人欽佩。香港故宮館有比康文署博物館遠為優裕的展出條件,工作也不比康文署博物館的館長繁重,按理應該做得更出色。馬文化展或許是小試牛刀,雖然效果未彰,可以期以他日。

陶瓷展展示方針有待改善

3號館的陶瓷展也是重點,新聞稿把焦點放在孩兒枕,把旁邊的德化窯達摩像冷落了。故宮的陶器不算出色,這是故宮的人自己跟我講的。這不難理解,因為秦漢陶俑、唐代三彩都是明器,本來不是內府珍藏,自然比不上河南和陝西,但是論瓷器,故宮可稱獨步,不但藏品多,品類全,而且有悠久的研究歷史,收集的瓷器碎片非常豐富,馮先銘、耿寶昌都是大家。故宮的瓷器擺出來,幾乎可以做一部中國瓷器史。

香港故宮陶瓷展有這展品架勢,可惜沒有這樣的展示方針。說明簡括,不提供基本線索,對沒有瓷器基本知識的人,只能是走馬看馬。甚至看到後面的五彩、鬥彩、珐瑯彩、粉彩,可能會覺得跟到香港藝術館看瓷器差不多,看不出故宮的名堂之犀利。

其實多些線索,多些說明,不見得會是知識負擔。如果怕因此引起人多滯留,可以實行分館賣票,光看陶瓷館票價20元,那很多人自然不憚多來幾次,每次只看一個館,細味精華。這收費方法使香港居民盡得地利之便,可以長時間吸收。至於遊客,仍然可以買統票一日看完,但說不定其中極有心看博物館的,會因此多留幾天,使香港的酒店餐飲業也連帶受惠。

五彩魚藻紋蓋罐。以前在故宮展覽裏應該曾經來港,再來,依然活潑柔麗。
五彩魚藻紋蓋罐。以前在故宮展覽裏應該曾經來港,再來,依然活潑柔麗。

我在香港故宮館前後磨了6個小時,但幾乎錯過了很多精品的一個館。受5館的展覽名「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誤導,我沒有留足夠時間給這個館。將近閉館我才去到,只能走着看,瀏覽文物,理不了展覽的框架。即使這樣飛速看,仍然見到意想不到的展品。

1982年香港商務出版《國寶》,哄動一時,賣了好多外語版權。這書裏選的100件故宮文物,有好幾件在這個館中,包括做封面的元代朱碧山銀槎。老人手執書卷,倚老樹,讀得津津有味,器物雖然不大,但很有氣派。展館的燈已關,在禮貌請離開的背景聲中,我還是忍不住舉手機拍下來。沒想到在此暗中相遇,故宮真給了我們太多好東西。

德化窯達摩渡江像。此像常拍正面,看展覽時從這個角度看,那袖手大袍中、畧為回首的姿態,忽然令我想起唐代豐腴雍容的女俑。
德化窯達摩渡江像。此像常拍正面,看展覽時從這個角度看,那袖手大袍中、畧為回首的姿態,忽然令我想起唐代豐腴雍容的女俑。

港人身在福中未知福

許多香港人不明白故宮,才會提出為什麼不是去北京看故宮文物這個問題。故宮是明清宮殿,保安極嚴,不可能讓中國現存最大和最高級的木建築物冒火災之險,用現代的條件展示藏品,所以故宮的文物長期沒法大規模展出。從前是長期展覽鐘錶珍寶,現在多開了後宮院落,展出青銅、玉器、瓷器,甚至書畫,但比之故宮的藏品,能展出的只是鳳毛麟角。

故宮也曾經想過在北京另覓地方蓋一個現代化的展覽館,但多年爭取一直未能成事。一般遊客去一次故宮,花一日半日看宮殿,還能有多少時間看文物呢?重遊北京的,又有幾多人願意為看文物,與遊人擠搶門票呢?說不必建香港館,去北京看就可以了,未免身在福中未知福。說不定不想跟遊客擠入故宮的北京人,來香港時想順道去香港館,細看故宮文物呢。但願香港故宮館加油,不要讓他們失望。

紛然濁世中,槎上老人猶自悠閒看書。
紛然濁世中,槎上老人猶自悠閒看書。

張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