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咱們中國人的文化就是飲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的文化,此話題聽來有點「不新鮮」,飲食男女自古皆然,這也許是老新常談罷了!飲食文化是本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地域環境不同,以及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的差異,形成了各自飲食文化的特色。
林則徐與英國大臣鬥法
民間傳說清末林則徐與英國大臣鬥法的故事,情節非常有趣。1839年林則徐被委任欽差大臣來廣東虎門執行禁煙。英國大臣接報後,設飯局宴請林則徐,想出妙計捉弄他一番,於是席上請他吃冰淇淋。林則徐從來沒吃過洋人的冰淇淋,看到冰淇淋冒着白煙,就誤以為很燙,翹起嘴呼呼大吹。席上英國大臣洋人環顧左右,呵呵嘲笑。林則徐默默無語,告辭的時候說明天回請。
第二天,英國大臣來訪,眾人請上餐桌,林則徐吩咐先來一道菜:老母雞湯燉豆腐。老母雞湯上面厚厚的一層油,即使煮的再滾燙,雞湯看上去都不會冒煙的。英國大臣以為是冷湯,拿起勺子舀了豆腐和湯就大口吞下,即時燙的裂嘴齜牙,痛苦萬分,這道雞湯的厲害可想而知。
傳統的雲南過橋米線也是以滾熱雞湯來灼熟生鮮配料,豐味濃郁的湯底吸收了食材的精華,再配上細滑的米線,過程講究,否則妄動亂真,吃不知其味了。林則徐在一旁看到洋人的窘樣,即時樂得哈哈大笑 :「不好意思!這道湯是熱菜。」據說後來這道菜還流傳到歐洲,「林則徐的厲害,中國飲食的厲害。」就叫「厲害Leahai」。這則傳說故事屬實與否不重要,晚清國力衰敗,面對西潮東漸的衝擊,大概也反映了當時晚清飽受西方列強欺凌的一種人心表態吧。
飲食文化只需和而相敬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言:「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飲食是全世界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飲食文化差異上則顯而易見。林則徐的飲食經驗,華人飲食餐桌上很少見冰淇淋此物伴食,初次見冰淇淋冒煙就以為呼吹可以降溫,引來洋人呵笑。所以林則徐的反應是正常的表現。
相反,洋人習慣刀叉取食,見到這道老母雞湯則以為舀起大口進食便可,這種冒進行為,卻沒想到雞湯油面封住了熱度,入口則滾燙難咽,最後還是出了「洋相」。東西文化差異在此可見一斑,見諸於日常,只要懂得其道理,不必強求一統,和而相敬即可皆大歡喜,各自精彩!
亞聖孟子勸人「君子遠庖廚」希望可以保持仁愛之心;莊子則鼓勵人到廚房去欣賞屠夫的手藝,人生的生活和經歷之多元變化,莫過於此!儘管飲食源遠流長,東西各有差異,但也不必事事求同,飲食是一代又一代人舌尖上典籍的努力傳承,孔子強調食不厭精,這大概是想通過飲食重新建立飲食和人的秩序,小事往往內裏蘊含大道理,如何權衡輕重,只待慧眼去辨識,慧心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