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是我一個重點研究課題。這是一個複雜但有趣的課題,所以我近年來樂此不疲。什麼是「香港文化」?從語言學的角度看,當然是「香港」的「文化」;「香港」是定語,修飾「文化」這個中心語。那麼,什麼是「香港」?這當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由於香港特殊的政治角度,加上優越的地理條件,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流動的都市,往昔如是,今日如是。
這種流動性,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是混合了中與西,也揉和了昔與今,並不是一種純粹、孤立的文化。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從香港多元的族群角度切入。
四大族群:本地、客家、蜑家和鶴佬
香港有四大主要族群,那就是:本地、客家、蜑家和鶴佬(福佬)。這個說法的來源,主要是來自港英政府管治初期歐德禮和駱克的兩份報告。
1895年,歐德禮(E. J. Eitel,1838-1910年)出版了《歐西與中土》(Europe in China),把居於香港島和九龍的華人分成3個族群:本地(Puntis)、客家(Hakkas)和鶴佬(Hoklos)。歐德禮是德國人,並於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來,他作為傳教士來到新安縣傳教。
1870年,他到了香港,成為中國研究總監(Director of Chinese Studies)。1878年,他更成為了高等法院的傳譯和翻譯主任,並出版了多本粵語字典。歐德禮的「中國通」特長,使他的著作《歐西與中土》格外受到後來研究者的重視,也是研究早期香港史的重要著作。
到了1899年,另一本研究早期香港史的重要著作面世。時任港府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兼華民政務司(Registrar-General)的駱克(J. H. Stewart Lockhart)發表了《駱克報告書》。他以語言為分類準則,把香港華人劃分為3個族群:本地、客家、蜑家(Tanka),並且仔細地加以統計和記錄了各村落的人口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的福佬和蜑家雖然同是水上人,但其實是來自內地不同地區的。福佬,又稱「鶴佬」。他們祖籍閩南地區(漳州、泉州等地),語言屬閩南語音系。由於閩南語的「福」字發音與粵語的「鶴」字發音相近,故香港人稱他們為「鶴佬」。至於蜑家,祖籍南海一帶,在香港開埠前已聚居香港。蜑家話跟廣州話基本相對接近。
總的來說,合歐德禮和駱克的研究,港英政府和後來的研究者普通認為香港是由四大主要族群(本地人、客家人、福佬人和蜑家人)構成而成。這從劉鎮發教授〈香港客家人的源流〉一文可以看到。該文引述了香港政府在19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當時香港共有444664人,族群之分只剩下本地、客家和福佬,蜑家人因人口不多而併入福佬中,詳見下表[1]:
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到,在1911年,本地人絕對是香港最主要的族群,但在相對接近內陸的「新界北區」,則客家人則相對較多。而到了「新界南區」和「香港島及九龍」,客家人數比例相對較少。
今天,筆者跟大家分析了香港早期四大族群的情況。下一期,筆者將為大家論述這四大族群的歷史和文化特徵。
註:
[1] 劉鎮發:〈香港客家人的源流〉,見劉義章編:《香港客家》,頁50。
「香港文化」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