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國際戰略令人失望 台灣問題上日本用心險惡

美國也再三強調中國的崛起已經對世界帶來威脅,正在以武力威脅台灣的安全,中國可能準備「入侵」台灣。這種講一套、做一套的態度更能惹起日本和台灣政府的「搖旗呐喊」。

不少評論認為美國國力衰弱,甚至瀕臨崩潰。美國走下坡是事實,但距離崩潰、結束帝國霸權,還差得遠。拜登上台後從任何角度都令人失望,從內政、外交到軍事,由阿富汗撤軍、俄烏衝突進退失據、國內外通脹嚴重、經濟搖擺不定、槍擊案頻發,到延續關稅損害美國企業,表面看來乏善足陳,支持度更不斷下挫。

但對美國軍金集團的「貢獻」而言,拜登可能是克林頓,甚至是列根以來,最適合這些集團路線的「紙板領袖」。儘管美國人民或許水深火熱,但美國頂層1%的精英和軍工企業繼續大有進帳。事實上,美國政府目前的策略是廣泛利用自身積累的體量壓制對手來佔便宜。

口惠而實不至的國際關係

很簡單的例子,美國先後搞了東盟和美洲峰會,在反應欠佳之餘,更是雷聲大雨點小。與東盟之間的一系列協議,竟然只提出了約1.5億美元的新投資,還包括將4000萬美元用於清潔能源項目。在美洲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公布所謂「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雖然最後還加了碼,以解決拉丁美洲國家在對抗食品安全、移民和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問題,但計劃撥款仍只得6.45億美元,跟美國國會此前通過的400億美元對烏克蘭援助相比,這些援助計劃數額簡直顯得寒酸。

同樣都是援助,差別為何這樣大?這是因為對拉丁美洲和東盟的資助是真金白銀從口袋掏出來的;但是對烏克蘭的援助就完全不同,擺明軍事開支,轉過頭腳又進入到軍金集團的口袋之中,那自然再多都無所謂。所以正如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其實應該是削減了軍事開支,但轉過頭軍費預算創新高,又要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誰才是受益人?答案也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美國也在加緊推動各種合作組織,包括印太組織和四方戰略合作,然而這種口惠而實不至地重建國際關係組織,又能產生什麼作用?這也不過是「指鹿為馬」的招數,指鹿為馬並不是混淆視聽,而是分別出誰是不問情由的附從?誰是不肯「站隊」的「異見分子」。

這種戰略,對台灣問題用得最明顯。在明面上,一再強調「一個中國」,但又用外交措詞,美國定義的「一國中國」和中國「不同」,也就是等同變相「一中一台」,並且藉此強調中國的威脅。但正如美國對俄烏衝突的態度,美國不會參與直接對抗,但卻透過軍事物資援助,來達到為軍金集團賺錢的利益。又正如一方面指責石油企業謀取暴利,但又拖延俄烏戰爭,延續對俄的制裁,在現實裏,正是美國政府為油企牟暴利而「大開綠燈」。

美國搞了美洲峰會,在反應欠佳之餘,更是雷聲大雨點小。(美國總統Facebook圖片)
美國搞了美洲峰會,在反應欠佳之餘,更是雷聲大雨點小。(美國總統Facebook圖片)

華府正營造新的台海論述

美國的「一個中國」是否改變了?其實是的。最近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在個人官方推特上直接表明「中方持續曲解美方政策,美方不認同中方的『一個中國』原則,仍致力於美方長期以來奉行的、獲跨黨派支持的『一個中國』政策。」所以,整個美國政府對台海政策已經為步入「一中一台」的構想,就在等待時機踏出這一步。

事實上,美國政府也正在營造一種新的台海論述,而且在反覆建構台海的新形勢,包括承認「一個中國」,但這只是中國大陸,不包括台灣,「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已經在美國政府口中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強調「一個中國」政策基於《與台灣關係法》、美中3個《聯合公報》、「對台六項保證」。前後兩者將最明確且具備雙方共識的《中美聯合公報》夾在其中,有時甚至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須知道,除聯合公報外,其他根本不是中美共識,但卻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美國也再三強調中國的崛起已經對世界帶來威脅,正在以武力威脅台灣的安全,中國可能準備「入侵」台灣。這種講一套、做一套的態度更能惹起日本和台灣政府的「搖旗呐喊」。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表示國民黨是親美政黨,「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並扯上「九二共識」和美國的一中政策相比,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是「創造性模糊」。國民黨親美絕對不用懷疑,從蔣介石就開始親美,國民黨也許就只有這一點始終如一。中國中央政府也肯定不會將統一的希望,寄托在從不可靠的國民黨身上。

國民黨親美絕對不用懷疑,從蔣介石就開始親美,國民黨也許就只有這一點始終如一。(朱立倫Facebook圖片)
國民黨親美絕對不用懷疑,從蔣介石就開始親美,國民黨也許就只有這一點始終如一。(朱立倫Facebook圖片)

日本日益升級的冒犯與挑釁

狡猾的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轉變更值得關注。對台灣問題的介入,日本甚至表現得比美國更積極、更激進,這當然不只是華盛頓的慫恿。事實上,日本的軍國主義從未減退,而近年來多次插足台灣政壇。

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加總統選舉,擊敗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當選後,還未開始向選民謝票,更未和黨內會議,第一個拜訪的組織,就是之後易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當時還稱為「日本在台協會」,這個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日方在台成立的特殊機構,在日本政府和台灣當局之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從民進黨因為大量貪腐事件而一厥不振後,日本政府就通過大財團協助蔡英文徹底洗脫陳水扁留下的貪腐爛攤子,日本向民進黨伸出援手,當中不難想到牽涉更多政治交易。2003年交流協會設置安全保障主任一職時,更由防衛省派遣退役少將長野陽一出任。日本《產經新聞》當時的報道更聲稱,交流協會表面上是為了維持民間交流,但事實上具備着大使館的職能。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日益升級的冒犯與挑釁,已成為中日關係無法回避的重大風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及「要創造出讓中國放棄武統台灣的環境」等言論,最近更傳出日本政府最快將於今年夏天派遣現職防衛省官員常駐台灣的消息,雖然日本和台灣政府都顯得異常低調,但是日本干預台灣政局已是長期行動。

儘管台灣問題的主動權在中美雙方,但日本軍國主義正試圖包裝成受壓迫的防禦系統,背後的險惡用心必須慎防!

霍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