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母親節、特首選舉與DSE倫理與宗教科的考試

對於DSE倫宗科被安排在佛誕假期舉行,筆者的第一個感覺是中國傳統的宗教該要回歸了,期望在特首選舉後,香港的教育,能切實的「開新篇」,開出具有新中國特色的新篇。

2022年5月8日(農曆四月初八日)是香港開埠以來的歷史性的一天。說這天是歷史性的一天,是因為集香港佛誕被定為公眾假期的首天、西方母親節、香港執行《國安法》後首次特首選舉,以及DSE倫理與宗教科考試同在一天的日子。這樣的一天,是不是很有歷史性?

佛誕首次被列入公眾假期,源於政府去年修訂《僱傭條例》,由今年開始,把勞工假期(公眾假期)由12天每兩年遞增一天至17天。首天新增的法定假日為佛誕。巧合地,今年DSE的倫理與宗教科考試被安排在佛誕假期(農曆四月初八)舉行,這個巧合,觸發筆者對倫理與宗教教育科(下稱倫宗科)的理念和內容的一些追尋與思考。

佛誕假期開考意味深遠

對於DSE倫宗科被安排在佛誕假期舉行,筆者的第一個感覺是中國傳統的宗教該要回歸了。佛教雖不是中國的原產宗教,可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以來,經歷2000多年,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係、文化藝術、生活習慣有深刻的影響。然而,在過往100多年,香港的宗教文化,偏向於西方的基督教。

今年的佛誕,是本港百多年以來,首次有中國的傳統宗教節日,被安排為官方的假期。DSE倫理與宗教科考試的試卷二,只有佛教和基督宗教的選擇,倫宗科在這一天開考,或許這是佛祖顯靈,啟示香港應多重視中國的傳統宗教文化,除佛教以外,還應重視課程內的孔教和道教文化。

母親節加深孝文化體驗

按教育局的《倫理與宗教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下稱《指引》),倫理與宗教科屬「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範疇。對這一科課程設計的組合和設計的理念,《指引》有這樣的說明:

倫理與宗教科對學生的社交、道德和靈性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學生在人生各個階段都會遇到一些宗教和道德問題的挑戰,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存的目的、身份認同、性與婚姻、受苦、死後的生命等等。本課程由「宗教傳統」、「倫理學」和「宗教體驗」三部分所組成,幫助學生透過探究學習的過程,思考宗教和道德的問題,使學生能對切身的生活經驗作批判反思,建立對個人宗教信仰的理解的自信,並且能夠維護自己的宗教立場(註)

「生命起源和生存的目的」、「受苦」、「死後的生命」是中西哲學的主要內容,實見於哲學的宇宙論、人生論和知識論中。中國的傳統哲學,重視倫理、人生與天命。在華人社會的香港,母親節雖然不是公眾假期,卻是一個大日子。在母親節進行DSE倫宗科考試,是有DSE考試以來的首次。

筆者相信在母親節這一天應考倫宗科的同學,在離開試場後,第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是「今天是母親節,我要……」。母親是他們生命的起源,若同學在離開試場的一刻,連結課程要求的「體驗」,必能深化同學對「孝文化」及中西哲學的意義。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下應考特定的科目,是不是歷史?

打破宗教門戶  擴闊同學世界觀

倫宗科的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為「倫理學」,內容環繞涉及道德的倫理觀,以及個人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倫理問題,例如傳媒倫理、商業及經濟倫理;選修部分為宗教傳統,同學可於佛教、基督教、孔教、伊斯蘭教和道教這五教中,選修一項學習,學習該宗教的歷史背景、教義,並進行宗教體驗。唯目前選修部分只有佛教和基督教,其餘孔教、伊斯蘭教和道教「將於較後日子推行」。

課程的基本設計,函蓋世界的五大宗教。五大宗教的發展,間接或直接展現出中西政治、經濟、世界文化的發展過程。若我們的倫理與宗教教育,能早日推行五大宗教學學習,並打破辦學團體的宗教門戶的傾斜,歸向全面通識,讓同學掌握世界五大宗教的歷史發展,這必然會擴闊同學的世界觀。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包融多元文化。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國際。2022年5月8日(農曆四月初八),香港將踏入「開新篇」的時代,筆者期望在特首選舉後,香港的教育,能切實的「開新篇」,開出具有新中國特色的新篇。若能如此,2022年5月8日(農曆四月初八),肯定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天。

倫宗科需要「開新篇」

按考評局的資料顯示,歷年報考倫宗科的日校學生人數介乎650-700之間,人數實在不多。就以去年為例,日校學生報考這科的人數只681人,屬於低參與的甲類科目。實際的情況是,本港的中學,在高中開設這一科的中學並不多,官校更沒有開設這一科。

然而,以本科立足在「幫助學生加強對宗教及道德問題的分析能力,並鼓勵他們探究和反思在人類歷史上和全球性的相關議題」的理念及配對推行中華文化的政策下,教育局實在該要對這一科進行「開新篇」的考慮。

註:參見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年聯合編訂《倫理與宗教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2019年11月更新),頁2。

梁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