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諾貝爾獎人才輩出,so what?

德國沒有什麼「輸在起跑線上」的概念。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小學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不只在幼兒園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小學生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孩子智商超過同齡人。
網上看到一段資料,題材是「8,200萬德國人分享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探討德國人的教育,自然是夠吸引的,趕忙看看人家是怎樣的一個教育大觀園。
 
(編按:據諾貝爾奬官網資料,以得奬者出生地而言,美國獲奬人數最多,達257名;英國排名第二,共93名;德國得奬者80名,排行第三。雖然資料顯示德國獲奬者人數遠未達總人數一半,即與上述網上流傳文章不符,不過德國教育享負盛名,仍是值得參考探討之例。)
 

德國怎樣教孩子?

 
據內容描述,德國幼兒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小學半日制,下午沒有課,只有課外活動。英語三年級才開始學,四年級畢業,老師推薦升學,上大學的比例沒中國高。他們認為不要過早開發兒童智力,沒有什麼「輸在起跑線上」的概念。具體做法是: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小學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不只在幼兒園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小學生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孩子智商超過同齡人。
 
他們的教育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基本社會常識,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主動做具體的事情。三、保護孩子感情胚胎,培養領導力。歐洲一般國家對待孩子的做法基本大同小異。
 

香港教育就是反其道

 
這和香港的教育自然是大異其趣的。香港的是如何?正正就是他們做法的反面。例如幼兒園分級清晰,家長一早要部署如何進入著名學校的 K1。香港小學已實行全日制很久了,學校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上課。英語很早便開始學習了,有的幼兒園更標榜「英文幼兒園」,聘請外籍英語教師工作。香港學童的智力開發要愈早愈好,家長和學生心中都有一條起跑線,這條起跑線愈放愈前了,有的前到「學前」就要給劃定。
 
香港小學很難說給學生帶來快樂了。學生課業相當沉重,好像有永遠做不完的功課和測考。學童心理壓力之大,和他們每天書包的重量不相伯仲。香港大概不會就禁止學前教育立什麼法的,即使幼兒園學生要手握筆桿做過量的習作,分明損害肢體發展,但教育工作者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香港的孩子,學習額外的課程愈多愈好,有的更是個別學校的「校政」;中小學生都要為不同程度的公開﹙或不公開﹚考試補課,即使孩子智商低過同齡朋輩。
 
至於基本社會常識,學術上很充裕,但德育方面卻有不足,個人興趣也很難有效地培養。
 
先進國家和香港確有雲泥之別。或者有人認為當中沒有好與不好,大體國情不同、社情不同,不用相提並論。這卻是事實。正如你搬出半數諾貝爾獎來評斷,這個成效,無異是優秀的,但還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要求教育製造出來的成品,要最能配合商業社會、經濟城市的需要,能多快好省﹙編按:中國大躍進時期的術語﹚地培養足夠實用的人才,就夠了。
 

香港培訓最講實用

 
這類人才,不知怎樣形容,但大概用錢鍾書《論文人》筆下所描述的「用人」最為貼切。「『用人』二字,是『有用人物』的縮寫」。的確,香港訓練的人才,要通通「有用」。用在什麼地方?——為僱主製造財富。所以我們的學生最好能自通曉兩文三語,要一畢業,就能在工作上有所貢獻,不用勞煩僱主再花金錢培訓。
 
書寫技能、資料組織能力要在中學畢業前訓練好,所以教學過程要不停操練;也不要花太多心思訓練獨立思考,因這無益於不開放政治體制和嗜財如命的商業社會發展。個人興趣也不要太執着了,什麼音樂文學美術以至體育,在經濟社會中沒有半點兒立足點,提醒你不要沉迷是救你而不是害你。至於你拋出什麼諾貝爾獎來說項,覺得太高太遠了,觸不及摸不到,大概也只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比喻而已。
 
日本人,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人中村修二曾批評日本,以至整個東亞教育體系,他的重點是「東亞教育浪費太多生命」。身為過來人﹙既為東亞人,也是諾奬得主﹚,視野及於東西教育之別,說話自然很有說服力。這篇評論在網上很易搜尋,看了而有會於心,是很好的經驗,即使你只是一個遊了先進國家教育大觀園而只懂讚嘆不敢仿效的劉姥姥。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