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心康@EdUHK短片:讀古詩,製繪本

所謂「三分詩,七分讀」,讀古詩,必然要讀,才能感到學習古詩是一種美的享受。和孩子一起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的意蘊,體味詩的意境,更是其樂無窮。

持續兩年多的疫情,孩子們只能斷斷續續的回校上半天面授課,因停課在家上網課的日子卻不少。孩子在家上網課,學科的學習、品德及價值觀的教育,家長的承擔也愈來愈重,老師也感無奈。第五波疫情,海嘯式的襲港,基於疫情嚴峻及抗疫的需要,行政長官指令學校提早放暑假(後改稱特別假期)。

這突如其來的「暑假」,孩子沒有外遊,不能暢遊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沒有暑期班,只能跟爸媽呆在家中抗疫,對孩子的體能、心靈和學習必然有負面的影響。受疫情影響身心的,除孩子外,還包括教師、家長及大眾。

為協助學生、教師、家長及大眾修煉身、心,度過這個早來的「暑假」,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李子建教授與他的團隊[1]以「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為本,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體能和心靈活動製作了《修身・心康@EdUHK》系列短片[2],以讓他們宅在家有心靈性和修身性的學習參考。

系列共15條短片,短片環繞「中華文化」、「自我調節」、「健體運動」、「歇息的力量」4個主題製作。筆者有幸與李子建教授一起就中華文化這主題,製作了「讀古詩,製繪本」這短片。短片製作的要求有三:其一是連結多元維度,其次是在疫情中增強學生及家長的生命力,最後是持守正確的價值觀。

讀古詩製繪本  打消孩子抗古心理

「讀古詩,製繪本」,「讀」和「製」是兩個關鍵活動。在「讀」古詩和「製」繪本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動口、動腦和動手,是故最合適的方法,是以古詩教學法中的「繪圖法」引領孩子學習。製繪本的先備要求,是一本空白的繪本書。為打消孩子抗「古」的心理,強化他為學習古詩要努力,在開始學習前,得先和孩子一起製作一本空白的繪本書。

然後,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在繪本內畫出詩的內容,抄上詩句及寫出語譯。最後,因應古詩內容的意涵和所蘊含的文化精華,引導孩子在繪本的特定專頁對生命力、中華文化和價值觀進行深化情感向度的表達,強化知、情、意、行。有關如何運用「繪圖法」進行古詩文教學,讀者可上網參閱「修身‧心康@讀古詩‧製繪本」的短片。

短片環繞「中華文化」、「自我調節」、「健體運動」、「歇息的力量」4個主題製作。(「修身‧心康@讀古詩‧製繪本」影片截圖)
短片環繞「中華文化」、「自我調節」、「健體運動」、「歇息的力量」4個主題製作。(「修身‧心康@讀古詩‧製繪本」影片截圖)

回應設計要求的「連結的多元維度」,本短片的中心點是中華文化與生命教育,是文言詩的美、價值觀的建構與情感向度的提升及文言詩文與我的日常生活,屬靈性、社會、自我與智慧的維度連結。

短片以古詩取材,乃基於教育局要求學校在24/25學年以前在中文課程增設93篇文言詩文建議篇章,小學的40篇建議篇目中,有31篇是文言詩。同時,教育局局長也多次於不同場合,強調價值觀教育,他更明言,價值觀教育植根於中華文化[3]

對於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誠如李子建教授所言,是「古詩文是語文課程發展的趨勢」。對於價值觀教育植根於中華文化,是「返本」,可「返本」必須「開新」,短片提供了一個「返本開新」的參考。

三分詩七分讀  學習享受古詩的美

第五波的疫情,確診者數以萬計,因染病而離世亦多逹數千人。在限聚令下百業蕭條,失業率急升,生活上的轉變,加上政府抗疫政策帶來的壓力及危機,影響個人的情緒,家長與孩子不免容易產生磨擦。這個時刻,解決「磨擦」、「沮喪」及「憂慮」,要走出陰霾,最重要的是有「家樂」,以「樂」抗疫。

在抗疫不停學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讀古詩文,一起製繪本,共同享受學習與製作的成果,並為孩子在復課後學習古詩作出預習,是一舉兩得之事。

所謂「三分詩,七分讀」,讀古詩,必然要讀,才能感到學習古詩是一種美的享受。和孩子一起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的意蘊,體味詩的意境,更是其樂無窮。不過,若爸媽和孩子都抗「古」,要克服這心理,便要化古典為新穎,化熟悉為陌生了,家長這可在製作繪本的時候,和孩子抄錄原詩後,按孩子的興趣,譯成外語。

筆者在此把羅隱的《蜂》對譯成英文:

 《蜂》                         《Bees》

不論平地與山尖,    No matter the plains or the tops of the mountains,

無限風光盡被佔。    Infinite scenery with beautiful flowers is occupied by swarms of bees。

採得百花成蜜後,    After picking flowers and making honey,

為誰辛苦為誰甜?    For whom their hard work and for whom their sweet honey?

各位,看過中英對譯後,還有抗古的心嗎?

註:

  1. 團隊包括李子建教授、施仲謀教授、鄭保瑛博士、雷雄德博士、甘偉強先生、謝采揚博士、王莎女士、劉月瑩博士、潘紀恩博士、區婉儀女士、梁振威先生、李燕紅女士、黃嘉樂先生、崔朗聰先生、呂穎琪女士。
    成員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健康與體育學系、中國語言學系、國學中心、心理學系、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及大學圖書館。
  2. 詳見修身・心康@EdUHK
  3. 參見教育局局中人語,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價值觀教育植根中華文化 端賴各界同心協力推動(28.11.2021)

梁振威